9.结论实验结论(结语或小结)是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后的理性认识,以 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概括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集中体现了论文的 学术水平,在论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它不是论文的必须组成部分。 结论一方面要高度概括说明本文解决了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规律,获得了 什么创新,建立了什么方法,对于本文的创造性作出扼要的总结。另一方面要明 确本研究和同类工作的异同之处,简述本工作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或建议等。结论具有严密、概括和准确的特性。 10.参考文献作者为了表明论文中的某些论点、数据、资料和方法的出处, 便于读者参阅和查找而引用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证实 论文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是作者科学道德的主动体现。参考文献仅限于和本文 有关的重要和关键的文献,它具有继承、真实和准确的特点,一般为10条左右 (论著),综述性文章可适当增加引用文献的数量。著录文献的原则是准确、清 晰、完备、规范和便于检索。所引用的文献是作者亲自阅读过公开发表在正式刊 物上的资料。要求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关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国际标准(IS0/DIS690)《文献工作一文献题录 一内容、格式和结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著作一出版年制和引文引注法三种。 我国根据上述标准,制定了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 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作一出版年制。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生 物医学期刊对原稿的统一要求》(温哥华式)也规定了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 11.致谢作者对于参与了该研究的部分工作,给予一定帮助、指导、提供 方便,对实验提供捐赠或资助的有关单位或人员可以书写“致谢”。致谢置于正 文末,参考文献之前。致谢必须实事求是,并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
11 9.结论 实验结论(结语或小结)是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后的理性认识,以 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概括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集中体现了论文的 学术水平,在论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它不是论文的必须组成部分。 结论一方面要高度概括说明本文解决了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规律,获得了 什么创新,建立了什么方法,对于本文的创造性作出扼要的总结。另一方面要明 确本研究和同类工作的异同之处,简述本工作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或建议等。结论具有严密、概括和准确的特性。 10.参考文献 作者为了表明论文中的某些论点、数据、资料和方法的出处, 便于读者参阅和查找而引用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证实 论文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是作者科学道德的主动体现。参考文献仅限于和本文 有关的重要和关键的文献,它具有继承、真实和准确的特点,一般为 10 条左右 (论著),综述性文章可适当增加引用文献的数量。著录文献的原则是准确、清 晰、完备、规范和便于检索。所引用的文献是作者亲自阅读过公开发表在正式刊 物上的资料。要求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关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国际标准(ISO/DIS 690)《文献工作-文献题录 -内容、格式和结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著作-出版年制和引文引注法三种。 我国根据上述标准,制定了国家标准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 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作-出版年制。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生 物医学期刊对原稿的统一要求》(温哥华式)也规定了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 11.致谢 作者对于参与了该研究的部分工作,给予一定帮助、指导、提供 方便,对实验提供捐赠或资助的有关单位或人员可以书写“致谢”。致谢置于正 文末,参考文献之前。致谢必须实事求是,并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
第二章实验设计基本知识 医学机能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验科学。机能学实验是在有个体差异的生物 体上进行的,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实验前进行科学、严谨、周密的实验 设计,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 第一节选题 一,选题要求和选题的类型 科研设计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当或合适的实验题目。这是科研设计或实验设计 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选 题的好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一)选题的基本要求 1.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假说或立论”根据基础医学或生物医学的基本理 论与实践,在前人对于某个问题研究或经验体会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逻辑思维 形成并提出一个初步的、有待于实验证明的理论认识,即“假说或立论”。“假说” 的科学、严谨、严密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2.创新性创新就是要避免选择无意义或简单重复前人工作的课题。选题的 创新性是成功实验的灵魂。 3.目的明确、具体、清楚选题愈明确、愈具体,反映作者的思路愈清晰, 能够解决的问题愈深刻。 (二)选题的一般类型 12
12 第二章 实验设计基本知识 医学机能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验科学。机能学实验是在有个体差异的生物 体上进行的,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实验前进行科学、严谨、周密的实验 设计,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 第一节 选 题 一.选题要求和选题的类型 科研设计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当或合适的实验题目。这是科研设计或实验设计 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选 题的好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一)选题的基本要求 1.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假说或立论” 根据基础医学或生物医学的基本理 论与实践,在前人对于某个问题研究或经验体会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逻辑思维 形成并提出一个初步的、有待于实验证明的理论认识,即“假说或立论”。“假说” 的科学、严谨、严密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2.创新性 创新就是要避免选择无意义或简单重复前人工作的课题。选题的 创新性是成功实验的灵魂。 3.目的明确、具体、清楚 选题愈明确、愈具体,反映作者的思路愈清晰, 能够解决的问题愈深刻。 (二)选题的一般类型
根据研究的对象、性质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1.实验观察性质的题目在基础医学机能实验中的立题经常属于此类选题。 它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验条件,掌握必须的技术方法。 2.调查研究性质的题目此类题目多涉及到现场工作,在现场进行。 3.分析资料性质的题目要注意资料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4.经验体会性质的题目此类题目是作者在自己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对 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商榷、讨论、分析、归纳、整理等。也可以是对于某一个 新技术、新方法的经验总结 5.文献资料综述性质的题目是对某一课题近期国内外进展性资料,经过综 合、归纳、整理而成。 二.选题的基本原则 基础医学机能实验,无论是急性实验还是慢性实验,目前多数属于动物实验 观察性质的题目。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本、专科学生在选择实验题目时,需要遵 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选题要有科学性、创新性,有发展前途。 (二)难度适当,量力而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能否圆满完成所选择 的实验项目: 1.实验条件是否具备,如仪器、设备、试剂、场地、时间等。 2.实验经费是否充足。 3.技术条件和业务能力是否具备等。 (三)题目具体、目的明确,富有特色又不要过度繁杂。 (四)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五)充分考虑到专业对口(如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 等)以及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 第二节科研设计与实验设计 在确定选题,即“做什么”之后,科研设计是从总体上解决“如何做?”的 问题,而狭义的实验设计是具体到每一项(次)实验“怎么做?
13 根据研究的对象、性质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1.实验观察性质的题目 在基础医学机能实验中的立题经常属于此类选题。 它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验条件,掌握必须的技术方法。 2.调查研究性质的题目 此类题目多涉及到现场工作,在现场进行。 3.分析资料性质的题目 要注意资料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4.经验体会性质的题目 此类题目是作者在自己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对 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商榷、讨论、分析、归纳、整理等。也可以是对于某一个 新技术、新方法的经验总结。 5.文献资料综述性质的题目 是对某一课题近期国内外进展性资料,经过综 合、归纳、整理而成。 二.选题的基本原则 基础医学机能实验,无论是急性实验还是慢性实验,目前多数属于动物实验 观察性质的题目。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本、专科学生在选择实验题目时,需要遵 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选题要有科学性、创新性,有发展前途。 (二)难度适当,量力而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能否圆满完成所选择 的实验项目: 1.实验条件是否具备,如仪器、设备、试剂、场地、时间等。 2.实验经费是否充足。 3.技术条件和业务能力是否具备等。 (三)题目具体、目的明确,富有特色又不要过度繁杂。 (四)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五)充分考虑到专业对口(如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 等)以及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 第二节 科研设计与实验设计 在确定选题,即“做什么”之后,科研设计是从总体上解决“如何做?”的 问题,而狭义的实验设计是具体到每一项(次)实验“怎么做?
科研设计是在拥有一定的机能科学和生物医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统计 学原理对某项实验或事物观察所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或实验安排。科研设计既无 现成的公式可套,也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可以说一项科研(实验)工作的价值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科研设计的质 量和水平。 进行科学严谨的科研设计,可以增强科研过程的科学性、可靠性:保证准确 完整地回答所选课题提出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水平:多出成果、快出 成果,少走弯路: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可靠、可信、完整:并有利于实验数据 的统计学处理,能够获得科学的实验结论。 进行科研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完成任务,克服 盲目性。设计要周密,安排要合理,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资料。对于实验结 果及其误差要有切实地估计,使科研(实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 适用性、可重复性和经济性。 总之,科研设计是针对某项科研题目制定的总的计划方案。它范围大,包括 的内容广,即有原则思想,又有具体细节:实验设计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实验而订 出的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仅仅限于具体实验的本身,主要涉及一次实验中具体的 做法和步骤。因此,实验设计包括在科研设计之中,它在科研设计的思想原则指 导下,可以制定出若干个具体的实验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个较小的科研 题目来讲,科研设计和实验设计完全可以结合起来一并进行。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对照原则: 对照是比较的基础。通过对照可以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消除 或减少实验误差。所以实验设计必须设立对照组。若没有对照组、对照不合理、 不完善或各对照组之间无可比性将直接影响整个实验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对照必须遵循“齐同可比”的原则。否则对照失去意义,不但对照无效,反 而造成假象,导致错误的结论。 1.对照原则的要求: (1)组间一致力求保证各组之间,除被试因素以外,其它各方面的条件 致。统计学上称为组和组之间的均衡设计。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观察 14
14 科研设计是在拥有一定的机能科学和生物医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统计 学原理对某项实验或事物观察所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或实验安排。科研设计既无 现成的公式可套,也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可以说一项科研(实验)工作的价值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科研设计的质 量和水平。 进行科学严谨的科研设计,可以增强科研过程的科学性、可靠性;保证准确 完整地回答所选课题提出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水平;多出成果、快出 成果,少走弯路;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可靠、可信、完整;并有利于实验数据 的统计学处理,能够获得科学的实验结论。 进行科研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完成任务,克服 盲目性。设计要周密,安排要合理,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资料。对于实验结 果及其误差要有切实地估计,使科研(实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 适用性、可重复性和经济性。 总之,科研设计是针对某项科研题目制定的总的计划方案。它范围大,包括 的内容广,即有原则思想,又有具体细节;实验设计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实验而订 出的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仅仅限于具体实验的本身,主要涉及一次实验中具体的 做法和步骤。因此,实验设计包括在科研设计之中,它在科研设计的思想原则指 导下,可以制定出若干个具体的实验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个较小的科研 题目来讲,科研设计和实验设计完全可以结合起来一并进行。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对照原则: 对照是比较的基础。通过对照可以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消除 或减少实验误差。所以实验设计必须设立对照组。若没有对照组、对照不合理、 不完善或各对照组之间无可比性将直接影响整个实验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对照必须遵循“齐同可比”的原则。否则对照失去意义,不但对照无效,反 而造成假象,导致错误的结论。 1.对照原则的要求: (1)组间一致 力求保证各组之间,除被试因素以外,其它各方面的条件 一致。统计学上称为组和组之间的均衡设计。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观察
对象一致:②实验条件一致:③操作观察一致;④时间进度一致:⑤生理状况、 给药途径一致等等。 (2)例数相等从统计学角度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相等最合理。故 应当尽量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一致。但是,具体到某个具体的实验,由于各 种条件的限制,其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有些差别。 (3)前后对照除去时间不同外,处理前后的各种条件都应当按照组间一 致的原则均衡设计。即前后条件一致。 (4)其他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应当考虑,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双盲”方 法,“双盲”是指患者(或实验操作人员)与结果判定人员之间的“双盲”。 2.实验中对照的方法 根据实验目的和性质的不同,对照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常用的对照方法有: (1)无处理对照又分成三种形式: ①正常对照即以正常人或正常动物的各种数据或反应作为对照: ②非正常对照以病人或动物模型作为对照,这是医学机能学实验中最常 用、最有效的对照方法之一,包括空白对照、假处理对照和安慰剂对照等: ③处理前后对照将处理后的数据和处理前(无处理)的数据对照。在急性 动物实验中,由于一般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而且容易做到前后条件一致,故常 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而临床研究中利用前后对照的实验困难大,也比较少用。 (2)有处理对照在有处理对照中分为以下不同情况: ①己知因素对照,也称为相互对照; ②同一处理,但是方法不同或强度不同的对照: ③复合处理对照和“交互作用”对照: ④替除处理对照。 (3)同时自身对照在同一个体上进行,可以有效的减少误差。 (二)随机原则 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使非处理因素趋于一致的主要手段是随机化。随机 就是使每个实验对象都有完全相同的机会,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或接受处 理,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尽可能消除偏性误差。 例如,在捉取小白鼠进行分组时,如果按照捉取顺序分组,活泼敏捷的小鼠
15 对象一致;②实验条件一致;③操作观察一致;④ 时间进度一致;⑤生理状况、 给药途径一致等等。 (2)例数相等 从统计学角度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相等最合理。故 应当尽量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一致。但是,具体到某个具体的实验,由于各 种条件的限制,其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有些差别。 (3)前后对照 除去时间不同外,处理前后的各种条件都应当按照组间一 致的原则均衡设计。即前后条件一致。 (4)其他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应当考虑,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双盲”方 法,“双盲”是指患者(或实验操作人员)与结果判定人员之间的“双盲”。 2.实验中对照的方法 根据实验目的和性质的不同,对照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常用的对照方法有: (1)无处理对照 又分成三种形式 : ①正常对照 即以正常人或正常动物的各种数据或反应作为对照; ②非正常对照 以病人或动物模型作为对照,这是医学机能学实验中最常 用、最有效的对照方法之一,包括空白对照、假处理对照和安慰剂对照等; ③处理前后对照 将处理后的数据和处理前(无处理)的数据对照。在急性 动物实验中,由于一般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而且容易做到前后条件一致,故常 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而临床研究中利用前后对照的实验困难大,也比较少用。 (2)有处理对照 在有处理对照中分为以下不同情况: ①已知因素对照,也称为相互对照; ②同一处理,但是方法不同或强度不同的对照; ③复合处理对照和“交互作用”对照; ④替除处理对照。 (3)同时自身对照 在同一个体上进行,可以有效的减少误差。 (二)随机原则 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使非处理因素趋于一致的主要手段是随机化。随机 就是使每个实验对象都有完全相同的机会,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或接受处 理,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尽可能消除偏性误差。 例如,在捉取小白鼠进行分组时,如果按照捉取顺序分组,活泼敏捷的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