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床①,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②出一段故 事来,亦可使闰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 乎?”故日“贾雨村”云云。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 书立意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 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③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④炼成高经 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 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 ①瓦灶绳床——瓦灶为土坯烧成的简陋的灶,俗称行灶。绳床亦名胡床、交 床,为一种简易的坐具。《演繁露):“今之交床,本自虏来,始名胡床……隋高祖意在 忌胡,器物涉胡言者咸令弥之,乃改交床,唐穆宗时又名绳床。〈资治通鉴·唐纪》注: 绳床以版为之,人坐其王,其广前可容膝,后有靠背,左右有托手,可以阁臂,其下 四足着地。”《清异录》:“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绠丝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可 知为一种简易便利的坐具。 ②敷演——叙述生发 ③女娲(w洼)氏炼石补天—一古代神话传说。女娲氏:传说中的上古“三皇” 之一,又称娲皇。〈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鏊足以立四极。”《列子汤问》也有类似记载。 ④大荒山无稽崖——大荒山: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目大荒 之山。”这里寓“荒唐”。无稽崖和后文“青埂峰”,均属作者虚拟,分别寓“无稽”、“情 根”之意。《红楼梦〉一书用人名地名谐音寓意,如后文由脂砚斋(《红楼梦》最早的评 论者的别号。他和曹雪芹的关系密切,既了解曹雪芹的身世,也关心《红楼梦》的创 作,并写了大量的评语。虽然评语的观点不尽正确,但它有助于理解《红楼梦》的思 想内容、艺术特点,对研究《红楼梦》有参考价值。)注明的有:甄士隐(真事隐),贾雨 村(假语存),甄英莲(真应怜),霾启(祸起)封肃(风俗),娇杏(侥幸),冯渊(逢冤), 元、迎、探、惜(原应叹息)等等,不再一一作注。 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
甄土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 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 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 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 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 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 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 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 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 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 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 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 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 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 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 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螽,并更无奇贵 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①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 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 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二 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②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 踮脚——一—犹言“垫脚”。 扇坠——悬于扇柄的饰物,多用玉、石等制成。 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
第 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 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 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①,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 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 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 “你且莫问,日后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 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②,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 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 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 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 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③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 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 ①诗札瞢缨之族——指书香门第,官宦家族。诗礼:读诗书讲礼仪。簪(an)缨 贵者的冠饰,这里代指作官。簪:一种横插髻上或连接冠与髻的长针。缨:帽带。 ②劫——佛家用语。梵文音译“劫波”之略,意为“远大时节”。佛教认为,世 界有周期性的生灭过程,它经历若干万年后,就要毁灭一次,重新开始,此一周期称 为一“劫”。每“劫”中还包括“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到“坏劫”时,有水 火、风三灾出现,世界便归于毁灭,故后人又将“劫”引伸作灾难解,如后文“劫终之 日”、“生关死劫”等。 ③偈〔记)——梵文音译“偈陀”或“伽陀”之略,意译为颂。一般为四句之韵 文。倩(qing庆)谁:请谁。 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国秀 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 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 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 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 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 难?但我想,历来野史②,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 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 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③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 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 更有一种风月笔墨④,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 胜数三)。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 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⑤,不过作者要 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 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餐婢开口即者也之 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 ①班姑、蔡女之德能一—班姑:即班昭,东汉史学家班固之妹博学,曾参与续 《汉书》。和帝时担任过宫廷教师,号称“大家(gu)”,故称“班姑”。编有《女诫》七篇, 历来奉为妇德的典范。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蔡女:指蔡文姬,名琐,东汉文学 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见《后汉书·董祀妻 传》。 ②野史一一一般是指与官修正史相对而言的私家编撰的史类著作。“野史 之名始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后渐与小说家言的“稗官”连用,称“稗官野史”。这里 即指小说。 ③理治之书—一泛指古代“理朝廷治风俗”的书籍。 ④风月笔墨——原指描写风花雪月、儿女私情的文字。这里专指着意渲染色 情的作品 ⑤潘安、子建、西子、文君——这里代指才子佳人。潘安:即潘安仁,晋代文 人,著名美男子。子建:曹植的字,三国时文学家,以才高著称。西子:即西施,春秋 时越国美女。文君:汉代卓王孙的女儿,新寡后“私奔”文学家司马相如,结为夫妇。 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
第 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 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 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 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 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 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 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四)之 时,或避事五)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 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 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 文君红娘小玉Φ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 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 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②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 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 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于涉时世, 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为因空③见 ①红娘、小玉一红娘:唐代元稹《会真记》(至元代王实甫衍为杂剧《西厢 记》)中崔莺莺的丫鬟。小玉:唐代蒋防《霍小玉传》中的女主人公。 ②伦常—即封建伦理道德。伦:人伦,封建社会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及行为 的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封建社会以上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认为 是不可改变的常道,亦称五常。 ③空—“空”与下文的“色”、“情”,均佛教用语。佛教认为“空”乃天地万物 的本体,一切终属空虚。“色”乃万物本体(空)的瞬息生灭的假象;“情”乃对此等假 象(色)所产生的种种感情,如爱、僧等等。这里是借用,已注入了作家的人生体 验 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