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红楼 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 关于曹雪芹,目前还存在着不少有争论的问题,不仅他的生 卒年一直存在着争议,甚至连他的“字”“号”也不能十分确定,按 照曹雪芹的好友张宜泉的说法,应该是“姓曹名霑,字梦阮,号芹 溪居士”,但有的研究者认为他的“字”是“芹圃”,号“雪芹”。 他的生卒年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十年。他的生年,现在主要 的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他生于公元一七一五年,即康熙五十四 年乙未;另一种说法认为他生于公元一七一四年,即雍正二年甲 辰。他的卒年,主要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他卒于公元一七六三 年,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另一种说法认为他卒于公元一七 六四年,即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卒于公 元一七六四年初春,即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首①。现在大都倾 向于第一种看法。 曹雪芹的父亲,现在也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曹颙,曹雪 芹是他的遗腹子;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是曹。 曹雪芹的上世的籍贯,据近三十年来发现的大量可靠史料, ①按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已经是西历一七六四年二月一日,故乾隆二十九年 甲申仍为一七六四年。 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
楼 证明他的祖籍是辽阳,后迁沈阳,他的上祖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 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金攻下辽阳时归附,以后随 清兵入关。① 曹振彦归附后金以后,先是属佟养性管辖,后来又归了多尔 衮属下的满洲正白旗,当了佐领。旋即跟随清兵入关。曹振彦 在入关前的明、金战争中以及入关后的平姜瓖之叛的战争中是 立过功的,他历任过山西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浙江盐法道等 官职。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此后,曹振彦之媳, 即曹玺之妻孙氏当了康熙的保母。康熙二年,曹玺首任江宁织 造之职,专差久任,至二十三年在江宁织造任上病故,康熙旋即 命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又继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 职,并命其纂刻〈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于扬州。曹寅很得康 熙的信任和赏识,康熙南巡时曾主持过四次接驾大典。康熙五 十一年曹寅在扬州任上病危,康熙特命快马送药抢救,曹寅病故 后,又特命其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康熙五十三年曹颙病故,康 熙又特命曹寅的胞弟曹荃(宣)之子曹颊过继给曹寅并继任织造 之职,直至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曹颗被抄家败落,曹家在江 南祖孙三代先后共历六十馀年。 〈红楼梦》的作者伟大作家曹雪芹就是出生在南京的。直到 雍正六年曹家抄没后才全家迁回北京。当时,曹雪芹尚年幼,按 生于乙未说是虚岁十四岁,按生于甲辰说是虚岁五岁。曹家回 北京以后的情况,文献绝少记载,曹频曾经在给康熙的奏折里说 ①周汝昌、杨向奎先生认为曹雪芹祖籍是河北丰润,但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臆想,是不可信的。详见冯其庸著〈曹雪芹家世新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再论曹雪芹的家世、祖籍和〈红楼梦〉的著作权》(《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1期)。 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
前 百 到“惟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鲜鱼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亩,张 家湾当铺一所,本银七千两”①等等。在曹家被抄以后,隋赫德 的报告里也说到:“曹叛家属,蒙恩谕少留房屋,以资养赡,今其 家属不久回京,奴才应将在京房屋人口,酌量拨给。”②据近年 发现的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曹颊骚扰驿站获罪结案题本》及 雍正七年七月《刑部移会》,得知曹叛抄家前,尚有骚扰驿站案, 并于雍正六年结案,曹頫被枷号催追赔款。雍正七年七月,曹颊 尚在枷号中。又据《刑部移会)得知曹家尚有“京城崇文门外蒜 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与曹寅之妻孀妇度命。”但以 后情况究竟如何?究竟拨给了哪些房子?曹雪芹究竞住在何 处?他的青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这些问题,统因文献无征,不 能确指。据红学家们的考证,认为他与敦诚、敦敏成为亲密朋 友,是在右翼宗学里开始结识的,后来落魄住到了西郊,他的不 朽的巨著《石头记)就是在西郊的山村里写成的 曹雪芹晚年的生活穷愁潦倒而又嗜酒狂放,朋友们常把他 比作晋朝的阮籍。他甚至穷困到“举家食粥”的地步,常常要靠 卖画来换酒喝。他的画很为当时的朋友们所推重。敦敏〈题芹 圃画石)诗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馀奋扫如 椽笔,写出胸中碗礓时!”可见曹雪芹的胸襟和画风。可惜他的 遗作至今尚未发现。 伟大作家曹雪芹,终于在穷愁困顿中于公元一七六三年即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去世。他的不朽巨著石头记》的前八十 回,早在他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书的后半部分据专 ①见〈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132页。 ②见同上188页。 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
楼 家们研究,认为基本上已经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行 世,后来终于迷失,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 品,从本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 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 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 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 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 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 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 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 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新 的重大的突破。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 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 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 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 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 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 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 可以判别人物。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包 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这些 诗词的创作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 切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口气。 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
前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因而使《红楼梦)无论是在 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 的艺术魅力,使它足以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无逊色。 现存《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程伟元和高鹗在公元一七九 一年即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和公元一七九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壬 子先后以木活字排印行世的,其所据底本旧说以为是高鹗的续 作,据近年来的研究,高续之说尚有可疑,要之非雪芹原著,而续 作者为谁,则尚待探究。续书无论思想或艺术较之原著,已大相 悬殊,然与同时或后起的续书相比,则自有其存在之价值,故至 今仍能附原著以传。 《红楼梦》在乾隆中叶以后,带脂砚斋评的八十回抄本日多, 乾隆末叶即可公开在庙市中抄卖,并且价昂至数十金一部。今 传乾隆时期的石头记)抄本,尚有十一种之多,计有:己卯本、庚 辰本、甲戌本、《红楼梦稿)本蒙古王府本、戚薯生序本、南京图 书馆藏本、梦觉主人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苏联列宁格 勒亚洲图书馆藏本等。另有南京靖应鹍藏本,今已遗失,又程甲 本的前八十回底本,原也是抄本,如果一并计入,则可以说现知 的抄本已有十三种之多。当然上面所说的已卯本、庚辰本、甲戌 本等名称,其干支年代,都不能代表现有这些本子的抄定年代, 都只能表明它们的底本的年代,这一点早已为红学家们指出了。 在以上这些抄本中,已卯庚辰、甲戌的底本是比较早的。 其中已卯本已确知为怡亲王府抄本,其抄成年代约在公元一七 六○年即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以后,现存庚辰本抄定的年代,大约 是在公元一七六一年即乾隆二十六年以后,甲戌本底本的年代 应是公元一七五四年,即乾隆十九年甲戌但现在所传甲戌本的 抄成年代,则是比较晚的。在上述这些抄本中,庚辰本是抄得较 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