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一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有机化学(A) 一.选择题(1~13题每题1分,1419题每题2分,共25分) 1A 2B 3B 4D 5D 6A 7A 8C 9C 10D 11D 12B13D14D15A16C,B17C18C19C 二、完成下列反应,注意产物立体化学信息(每空1分,共20分) E HO C-NHCOCHs 1、○ Bu. 2、 3、hC R S 4、Ph 0-0 10 12 CH N(CH3)2 N(CH) CH-C-CH.CH.CHCH CH-C-CH.CH.CHCHs 14、CHgC-CH3 OLi OH 第1页共6页
第 1 页 共 6 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2017 学年度第 一 学期期终考试试卷(A 卷) 考试科目: 有机化学(AI) 一.选择题(1~13 题每题 1 分,14~19 题每题 2 分,共 25 分) 1A 2B 3B 4D 5D 6A 7A 8C 9C 10D 11D 12B 13D 14D 15A 16C,B 17C 18C 19C 二、完成下列反应,注意产物立体化学信息 (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O O Me Me 2、 C NHCOCH3 Et H t-Bu 3、 HO OH O H H3C 4、 C C Ph CH3 H C2H5 OH H R S 5、 H3C H3COC 6、 O H3CO C3H7 OCH3 7. O O CH , HO CCOOH 8. HO O CH3 O , O O CH3 O , O HO CH3 OCH3 H 9. O Br Br , COOC2H5 10、 O COOC2H5 11、 H3C CH3 OH 12、 D 13、 N CH3 14、 C N CH3 N(CH3 )2 CH3 , C N CH2CH2CHCH3 OLi N(CH3 )2 CH3 , C O CH2CH2CHCH3 OH CH3
三、合成题(每小题5分,共4×5=20分) 1,由甲苯和其它必要的试剂合成2-硝基4-溴苯甲醛 2.由不超过3个碳的有机物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C8-cH,C,GH,CH,c0OH 及,如业处上人 人人Oe又人o 或: 1出人史点丽儿上人 Oe又入o 3.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下列转变: o-0 0"m0°÷e c2安业CC店 第2到共6页
第 2 页 共 6 页 三、合成题(每小题 5 分,共 4×5=20 分) 1. 由甲苯和其它必要的试剂合成 2-硝基-4-溴苯甲醛。 CH3 浓 H2SO4 CH3 SO3H 浓 H2SO4 浓 HNO3 H2SO4 CH3 SO3H NO2 H2O CH3 NO2 Br2 Fe CH3 NO2 Br NBS ROOR CH2Br NO2 Br NaOH/H2O CH2OH NO2 Br CrO3 CHO NO2 Br 稀 H2SO4 Or: KMnO4 COOH NO2 Br LiAlH(OBu-t)3 CHO NO2 Br 2. 由不超过 3 个碳的有机物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H3C C CH2CH2CH2CH2COOH O O + MgBr Et2O H3O + OH H + Br2 Br Br NaOH EtOH KMnO4 H + COOH O 或: O NaNH2 OH Pd-BaSO4 , 喹啉 H2 OH H + KMnO4 H + COOH O 3. 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下列转变: OH OH OH OH PDC O Cl2 O H + Cl 干 HCl Cl HO OH O O Mg 醚 MgCl O O O 醚 H3O + OH O LiAlH4 OH OH 或:
00÷C2c9 4.由不超过4个碳的有机物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及·只m人只 只,9二及以兄双地人2 兴及=世总 四、机理题(给出合理的分步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转移,用单箭头表 示单电子转移。第1小题10分,其余每小题5分,共25分) 1.参考答案: 1)第一步反应: Reaction: 一Cg以 Mechanism: 2a一叉形以 料 2)第二部反应机理: 第3页共6页
第 3 页 共 6 页 OH H + Cl2 H2O OH Cl O Cl O O Mg 醚 O MgCl O O 醚 H3O+ OH OH 4. 由不超过 4 个碳的有机物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O CH3 COOH OH - O HCN NaCN O CN H3O+ O CH3 COOH O NaOH + H O O O + N H H + N O N O H3O + O O 四、机理题(给出合理的分步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转移,用单箭头表 示单电子转移。第 1 小题 10 分,其余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 参考答案: 1) 第一步反应: Reaction: Mechanism: 2) 第二部反应机理:
¥以一以 双w 3)第(2)问机理中失去质子形成双键的过程中,易于形成共轭体系,因为共轭体系由 分子轨道之间相互作用强,分子轨道重排,电子排布在较低的成键轨道上,有较大的共 轭能,简单来讲就是共轭体系能量更低、更加稳定。 B一紫罗兰酮。共轭体系越大,吸收波长越大。(本质上:共轭体系虽然分子整体能量降低, 但是分子轨道(x轨道)之间重排后HOM0到LUW0之间的能量差变小,即一n*之间能量 碱小,故所需光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 2.参考答案: 一笑。 一我 人n”一人g 益 具 碱性会使得反应停留在以下分子阶段,甚至使得平衡以下平衡左移,因为羟基酸性大于氨基 酸性,碱性对逆反应有利 3.参考答案: 5· 一◇ 罗·一 g· 离去基团“背后”进攻(轨道方向一致,易反应),即在羟基孤对电子与易离去基团0Ts这 两个驱动力下发生反式共平面重排。 4.参考答案: 第4页共6页
第 4 页 共 6 页 3) 第(2)问机理中失去质子形成双键的过程中,易于形成共轭体系,因为共轭体系由于 分子轨道之间相互作用强,分子轨道重排,电子排布在较低的成键轨道上,有较大的共 轭能,简单来讲就是共轭体系能量更低、更加稳定。 β-紫罗兰酮。共轭体系越大,吸收波长越大。(本质上:共轭体系虽然分子整体能量降低, 但是分子轨道(π轨道)之间重排后 HOMO 到 LUMO 之间的能量差变小,即π—π*之间能量 减小,故所需光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 2.参考答案: 弱酸:活化羰基,使得羰基碳的电正性更强,即更易被亲核试剂进攻; 强酸:会使得氨基质子化,失去亲和能力; 强碱:丙酮在强碱性条件下易发生羟醛缩合,另外即使苯肼与丙酮发生反应后 碱性会使得反应停留在以下分子阶段,甚至使得平衡以下平衡左移,因为羟基酸性大于氨基 酸性,碱性对逆反应有利。 3.参考答案: 离去基团“背后”进攻(轨道方向一致,易反应),即在羟基孤对电子与易离去基团 OTs 这 两个驱动力下发生反式共平面重排。 4. 参考答案:
A60 ò ZGR .OTs ”OAc乙酰基与离去基OB处于顺式,乙酰基无法进攻连OT的碳,则发生分子间反 应,即乙酸根负离子进行亲核进攻,属于S2,连O下的碳构型翻转: OTs OAC乙酰基与离去基O下处于反式,乙酰基可以进攻连OT的碳,优先发生分子内 反应,即邻基参与,此后乙酸根负离子进行亲核进攻,总共相当于两次S2,构型保持: 此外由于分子内的反应较快,且相当于形成了更易离去的基团(乙酰基讲攻后形成的正 电性基团更易离去),故使得第二个的反应速率较快。 五.结构推导(每小题5分,共10分) 1.参考答案: 根据题目信息,各个物质反应关系如下: CC,Ha) E(C,H Bn) D:1750-1700cm1说明有羰基化合物:6(10.1ppm,1Hs)说明有醛基从C到D,根据C 到D反应条件以及B到C反应条件猜测,B可能为醇,C可能为烯烃,D可能为烯烃被臭 氧氧化水解得到的联基化合物.又从C到D化合物的碳数没有减少,CUN2可能为环状烟 烃,D(UN=2)可能为含有两个羰基的化合物 0 0 又D8(101pm,1H)得知有H学结构,6(206pm,3s.推测有结构。 最后由A不与a、NaO以及KnO反应得知,A(N=1),不含羟基,不含双键、不含我基 所以A只能是环状化合物并且是酥类。结合B的结构,推测A可能的结构为: 第5页共6页
第 5 页 共 6 页 乙酰基与离去基 OTs 处于顺式,乙酰基无法进攻连 OTs 的碳,则发生分子间反 应,即乙酸根负离子进行亲核进攻,属于 SN2,连 OTs 的碳构型翻转; 乙酰基与离去基 OTs 处于反式,乙酰基可以进攻连 OTs 的碳,优先发生分子内 反应,即邻基参与,此后乙酸根负离子进行亲核进攻,总共相当于两次 SN2,构型保持; 此外由于分子内的反应较快,且相当于形成了更易离去的基团(乙酰基进攻后形成的正 电性基团更易离去),故使得第二个的反应速率较快。 五.结构推导(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 参考答案: 根据题目信息,各个物质反应关系如下: D:1750~1700cm-1 说明有羰基化合物;δ(10.1ppm, 1H, s)说明有醛基从 C 到 D,根据 C 到 D 反应条件以及 B 到 C 反应条件猜测,B 可能为醇,C 可能为烯烃,D 可能为烯烃被臭 氧氧化水解得到的羰基化合物,又从 C 到 D 化合物的碳数没有减少,C(UN=2)可能为环状烯 烃,D(UN=2)可能为含有两个羰基的化合物。 又 D: δ(10.1ppm, 1H, s)得知有 结构,δ(2.06ppm, 3H, s),推测有 结构。 最后由 A 不与 Na、NaOH 以及 KMnO4 反应得知,A(UN=1),不含羟基,不含双键、不含羰基, 所以 A 只能是环状化合物并且是醚类。结合 B 的结构,推测 A 可能的结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