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古代中国的数学及其对日本 的影响(一) 萨日娜 Email xiesarina@hotmail.com
第三讲 古代中国的数学及其对日本 的影响(一) 萨日娜 Email:xiesarina@hotmail.com
本讲目录 >中国古代的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的制度化 >数学典籍一十部算经的修订 √九章算术 √孙子算经 √张邱建算经 >中国教育制度与数学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本讲目录 中国古代的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的制度化 数学典籍—十部算经的修订 九章算术 孙子算经 张邱建算经 中国教育制度与数学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中国古代的数学教育 中国数学教育有悠久的历史 周代(B.C.11th-B.C256)已开始有了数学教 育 《礼记内则》称“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学 书计
中国古代的数学教育 中国数学教育有悠久的历史 周代(B.C.11th-B.C256)已开始有了数学教 育 《礼记・内则》称“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 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学 书计
数学教育的制度化 隋朝(581-618)建立了最高学府一国子寺,并在国子 寺(国立大学)里开创了高等数学教育机构-明算学 (数学系)。-隋炀帝3年(607年)建立 《隋书·百官志》称:“国子寺祭酒···统国子、 大学、四门、书、算、各置博士、助教、学生等员。 ···算学博士二人,算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并 隶于国子寺。” 《旧唐书》称:“隋始置算学博士二人于国庠” 《唐六书》称:“隋置算学博士一人,从九品下
数学教育的制度化 隋朝(581-618)建立了最高学府—国子寺,并在国子 寺(国立大学)里开创了高等数学教育机构--明算学 (数学系)。 --隋炀帝3年(607年)建立 《隋书・百官志》称:“国子寺祭酒・・・统国子、 大学、四门、书、算、各置博士、助教、学生等员。 ・・・算学博士二人,算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并 隶于国子寺。” 《旧唐书》称:“隋始置算学博士二人于国庠” 《唐六书》称:“隋置算学博士一人,从九品下
国子监(Guo Zi Jian;Imperial Academy;Imperial College) ● 北京国子监坐落於北京市安定 门内国子监街(旧称成贤街) 上,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 所在地。按照“左庙右学”的 规制,在其东侧仅一墙就是孔 庙。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 1306年)。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 座牌坊的古建街。 ● 琉璃牌坊辟雍,建于清乾隆四 十九(1784)年,是国子监的中 心建筑
国子监(Guo Zi Jian; Imperial Academy ;Imperial College ) 北京国子监坐落於北京市安定 门内国子监街(旧称成贤街) 上,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 所在地。按照“左庙右学”的 规制,在其东侧仅一墙就是孔 庙。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 1306年)。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 座牌坊的古建街。 琉璃牌坊辟雍,建于清乾隆四 十九(1784)年,是国子监的中 心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