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制度的废除 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2、宰相制度的废除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2、宰相制度的废除 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废宰相 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的 机会,规定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 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 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 万余人,史称“胡狱”。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废宰相 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的 机会,规定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 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 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 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 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 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训·序》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 ,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 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 ,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 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 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 •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 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训·序》
、宰相制度的废除 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内阁 2、宰相制度的废除{应运而 3、宰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2、宰相制度的废除 3、宰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内阁” 应运而 生
二、内阁的出现 1、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二、内阁的出现 1、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