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 实验 基本操作及安全教音 实验二 氨其酸纸层析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酶的特性 实验行 淀粉酶的活力测定 总糖还原糖测定 买验七 微生索C的含量测元 植物组织中DNA的提取 买验力 蛋白质沉淀反应和颜色反应 实验 紫外吸收法测核酸含量 实验十 粗脂防提取 实验十二 3-1-007《分子生物学》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来阐明 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新理论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并渗透进入生命科学的每一个领 域,全面推动生物学和医学向各个方面纵深发展。本课程内容包括绪论、基因、基因组与基因组学、基因表达的调 控、DN八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基因结构与表达分析的基本方法、基因克隆与基因体外表达、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方法、疾病产生的分子基础 基因诊断的原理与应用、基因治疗的原理与应用研究。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较全面地学 握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体现了当代分子生物学与多学科交叉与渗透发展现状,树立从分子水平分析和 理解生命现象、探讨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理念,了解这些理论和研究手段在医学前沿领域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系 统性和连贯性。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一定的科研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008《分子生物学实验》 学时:16 学分:0.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涵盖了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许多内容,并与结构基因组 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有者重要的联系。分子 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 ,对实验仪器要求较高,因 此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中的其他相关课程作好基础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具备分 子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基 3-1-009《微生物学》 学时:40 学分:25 课程类别: 专业技术必修课稻 开保时间:第五学期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 实验一 基本操作及安全教育 实验二 氨基酸纸层析 实验三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实验四 酶的特性 实验五 淀粉酶的活力测定 实验六 总糖还原糖测定 实验七 微生素C的含量测定 实验八 植物组织中DNA的提取 实验九 蛋白质沉淀反应和颜色反应 实验十 紫外吸收法测核酸含量 实验十一 粗脂肪提取 实验十二 自选实验 3-1-007《分子生物学》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来阐明 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新理论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并渗透进入生命科学的每一个领 域,全面推动生物学和医学向各个方面纵深发展。本课程内容包括绪论、基因、基因组与基因组学、基因表达的调 控、DNA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基因结构与表达分析的基本方法、基因克隆与基因体外表达、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方法、疾病产生的分子基础、基因诊断的原理与应用、基因治疗的原理与应用研究。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较全面地掌 握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体现了当代分子生物学与多学科交叉与渗透发展现状,树立从分子水平分析和 理解生命现象、探讨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理念,了解这些理论和研究手段在医学前沿领域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系 统性和连贯性。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一定的科研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008《分子生物学实验》 学时:16 学分:0.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涵盖了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许多内容,并与结构基因组 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分子 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实验仪器要求较高,因 此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中的其他相关课程作好基础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具备分 子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基 础。 3-1-009《微生物学》 学时:40 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类群、鉴定以及微生物生 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分布与作用,了解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工、 农、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等,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要 求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实验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010《微生物学实验》 学时:32 学分: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误时间:第五学期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 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比较它们与其它生物的相似和不 同之处,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点样分析,并加以解决。 3-1-011《遗传学》 学时:48 学外。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遗传学是生物学所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误程,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的结构与功 能、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随若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遗传学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发 据晶为讯速的学科之一 ,是生命科学各门学科的核心,它的分支几乎扩展到生物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本课程的任务 是全面系统地讲授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同时介绍现代遗传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使学生对遗 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变异等基本规律有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并能应用其基本原理分 析遗传学数据,解释遗传学现象,同时对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3-1-012《遗传学实验》 学时:16 学分:0.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遗传学实验是遗传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其教学目的是:验证遗传学基础理论,练 习遗传学实验技术和分析遗传学试验结果,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内容。通过实验制备和观察,使 学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掌握遗传物质的实验操作方法:学会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了解遗传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加 深对遗传学基本理论 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操作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操作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基 础。 教师教育方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类群、鉴定以及微生物生 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分布与作用,了解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工、 农、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等,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要 求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实验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010《微生物学实验》 学时:32 学分: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 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比较它们与其它生物的相似和不 同之处,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点样分析,并加以解决。 3-1-011《遗传学》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遗传学是生物学所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的结构与功 能、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遗传学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发 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各门学科的核心,它的分支几乎扩展到生物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本课程的任务 是全面系统地讲授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同时介绍现代遗传学发展的最新成就,使学生对遗 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变异等基本规律有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并能应用其基本原理分 析遗传学数据,解释遗传学现象,同时对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3-1-012《遗传学实验》 学时:16 学分:0.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遗传学实验是遗传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其教学目的是:验证遗传学基础理论,练 习遗传学实验技术和分析遗传学试验结果,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内容。通过实验制备和观察,使 学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掌握遗传物质的实验操作方法;学会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了解遗传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加 深对遗传学基本理论、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操作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操作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基 础。 教师教育方向:
3-1-013《细胞生物学》 学时:40 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细胞生物学》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第二学 期,共2.5学分。 本课程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从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结构与功 能,细胞增殖、分化、 代谢、 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 细胞起源与进化等生 命过程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误细胞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掌握细胞的形态 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了解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提高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采用 课堂讲授、主题研讨与辩论、答疑与课程内容实验兴趣小组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14《细胞生物学实验》 学时:16 学分:0.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第二 学期,共0.5学分。 课程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对实验仪器要求较高 因此开设本 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中的其他相关课程作好基础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具备观察和研究细 胞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莫定 基础。采用课堂讲授、小组合作与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15《生态学》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有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必修课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 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是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本课 程主要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4个不同层次上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式,通过理论推介、案例剖 、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形成宏观的生态思维,提高对 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把握水平
3-1-013《细胞生物学》 学时:40 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细胞生物学》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第二学 期,共2.5学分。 本课程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从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结构与功 能, 细胞增殖、分化、代谢、 运动、衰老、死亡, 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生 命过程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掌握细胞的形态 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了解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提高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采用 课堂讲授、主题研讨与辩论、答疑与课程内容实验兴趣小组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14《细胞生物学实验》 学时:16 学分:0.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第二 学期,共0.5学分。 课程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实验仪器要求较高,因此开设本课 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中的其他相关课程作好基础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具备观察和研究细 胞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 基础。采用课堂讲授、小组合作与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1-015《生态学》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有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必修课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 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是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本课 程主要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4个不同层次上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式,通过理论推介、案例剖 析、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形成宏观的生态思维,提高对 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把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