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 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0h 3-1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章节3-4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习题 1.稳定性 (1)定义 (2)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3)代数稳定判据 (4)系统的稳定性只与系统自身结构参数有关,而与初始条件、外作用大小无关 系统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特征根(极点),而与系统零点无关。 2.误差及稳态误差 (1)误差的两种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知识点和 (2)稳态误差e 析方法 (3)计算稳态误差的方法 3.系统动态性能计算 (1)一阶系统特征参数(时间常数T)与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2)复极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及其关系。 (3)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5,On)与动态指标间的关系(p,%1,计算公 (4)系统动态性能随极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5)附加开环零极点与附加闭环零极点的区别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附加闭环零点、闭环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主导极点、非主导零极点和偶极子的概念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学 时: 10h 章节 第 3 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0h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习题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1. 稳定性 (1)定义 (2)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3)代数稳定判据 (4)系统的稳定性只与系统自身结构参数有关,而与初始条件、外作用大小无关; 系统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特征根(极点),而与系统零点无关。 2. 误差及稳态误差 (1)误差的两种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2)稳态误差 ss e (3)计算稳态误差的方法 3. 系统动态性能计算 (1)一阶系统特征参数(时间常数 T)与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2)复极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及其关系。 (3)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 ( , ) n 与动态指标间的关系( p s t , %,t 计算公 式).(4)系统动态性能随极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5)附加开环零极点与附加闭环零极点的区别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附加闭环零点、闭环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主导极点、非主导零极点和偶极子的概念
1.重点 (1)时间响应的基本概念; (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性能指标和参数的求取 (3)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欠阻尼状态下性能指标的计算 (4)极点、零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对系统动态性能影响; 重点 (5)代数稳定性判据; 难点 6)输入信号和扰动作用下稳态误差。 2.难点 (1)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2)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方法 (3)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同时作用时,稳态误差的计算 1.稳定性判断 正确理解系统稳定性概念及稳定的充要条件:能熟练运用代数稳定判据判定系统 的稳定性,并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 2.稳态误差计算 正确理解有关稳态误差的概念;了解终值定理应用的限制条件;牢固掌握计 算稳态误差的一般方法;牢固掌握静态误差系数法及其应用的限制条件。 要求掌握 内容 3.动态性能计算 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典型响应特点:能熟练确定一阶 系统、二阶系统特征参数,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欠阻尼系统动态性能计算方 法及应用限制条件;掌握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极点位置与动态性能间 的相互关系: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动态性能的影响:正确理解主导极点的概念, 会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
重点 难点 1. 重点 (1) 时间响应的基本概念; (2)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性能指标和参数的求取; (3) 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欠阻尼状态下性能指标的计算; (4) 极点、零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对系统动态性能影响; (5) 代数稳定性判据; (6) 输入信号和扰动作用下稳态误差。 2. 难点 (1)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2)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方法; (3)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同时作用时,稳态误差的计算。 要求掌握 内容 1. 稳定性判断 正确理解系统稳定性概念及稳定的充要条件;能熟练运用代数稳定判据判定系统 的稳定性,并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 2. 稳态误差计算 正确理解有关稳态误差的概念;了解终值定理应用的限制条件;牢固掌握计 算稳态误差的一般方法;牢固掌握静态误差系数法及其应用的限制条件。 3. 动态性能计算 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典型响应特点;能熟练确定一阶 系统、二阶系统特征参数,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欠阻尼系统动态性能计算方 法及应用限制条件;掌握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极点位置与动态性能间 的相互关系;了解附加闭环零极点对动态性能的影响;正确理解主导极点的概念, 会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
教授思 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辅 助手段,多媒体教学及黑板板书结合 板书设重点突出:贯穿于每堂课的教学中,讲到重点时语言警示、文字用加粗加重提醒 重点 难点:讲透讲清,多举实例。重要的概念、公式希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如何突 师生互动:新课前的复习提问,重点内容请学生复述,到黑板前解题 难点 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3-6闭环性质求系统阻尼比、自然频率 3-8 MATLAB绘图,比较阻尼比、自然频率及系统性能 3-9测速反馈系统与比例微分系统比较 和题3-11 RUOTH判据、 HERWEIZCH判据应用 3-13 RUOTH判据应用 3-15稳态误差计算 3-18扰动下稳态误差计算 主要 参考资料 前 备注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 助手段, 板书设 计,重点 如何突 出,难点 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多媒体教学及黑板板书结合。 重点突出:贯穿于每堂课的教学中,讲到重点时语言警示、文字用加粗加重提醒 难点:讲透讲清,多举实例。重要的概念、公式希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师生互动:新课前的复习提问,重点内容请学生复述,到黑板前解题 本章思考题 和习题 3-6 闭环性质求系统阻尼比、自然频率 3-8 MATLAB 绘图,比较阻尼比、自然频率及系统性能 3-9 测速反馈系统与比例微分系统比较 3-11 RUOTH 判据、HERWEIZCH 判据应用 3-13 RUOTH 判据应用 3-15 稳态误差计算 3-18 扰动下稳态误差计算 主要 参考资料 同前 备注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8h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8h 4-1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 章节4-3广义根轨迹 4-4系统性能的分析 习题 1.根轨迹 2.轨迹增益K与开环增益K之间的关系 3.根轨迹方程 (1)模值条件 知识点和 (2)相角条件 析方法 4.闭环零点 5.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6.关于0°根轨迹 7.参量根轨迹(关于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1.重点 (1)常规根轨迹的绘制 重点 (2)增加开环零点、极点对根轨迹和系统性能的影响 难点 (3)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 2.难点 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 (1)正确理解根轨迹的概念; (2)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法则,并能熟练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要求掌握 (3)熟练应用等效开环传递函数概念,绘制非K参数根轨迹 内容 (4)正确区分并绘制0°根轨迹: (5)能根据根轨迹定性分析系统指标随参数变化的趋势 (6)掌握确定闭环零极点及计算系统动态指标的方法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学 时: 8h 章节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8h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 4—3 广义根轨迹 4—4 系统性能的分析 习题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1. 根轨迹 2. 轨迹增益 K *与开环增益 K 之间的关系 3. 根轨迹方程 (1) 模值条件 (2)相角条件 4. 闭环零点 5.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6. 关于 0°根轨迹 7. 参量根轨迹(关于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重点 难点 1. 重点 (1)常规根轨迹的绘制; (2)增加开环零点、极点对根轨迹和系统性能的影响; (3)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 2. 难点 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 要求掌握 内容 (1)正确理解根轨迹的概念; (2)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法则,并能熟练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熟练应用等效开环传递函数概念,绘制非 K*参数根轨迹; (4)正确区分并绘制 0°根轨迹; (5)能根据根轨迹定性分析系统指标随参数变化的趋势; (6)掌握确定闭环零极点及计算系统动态指标的方法
教授思 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辅 助手段,多媒体教学及黑板板书结合 板书设重点突出:贯穿于每堂课的教学中,讲到重点时语言警示、文字用加粗加重提醒 重点 难点:讲透讲清,多举实例。重要的概念、公式希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如何突 师生互动:新课前的复习提问,重点内容请学生复述,到黑板前解题 难点 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4-3根轨迹概略绘制 4-4根轨迹精确绘制(计算分离点、与虚轴交点等) 4-7证明带开环零点的二阶系统根轨迹一定是圆或圆弧。 4-10根轨迹精确绘制(计算分离点、与虚轴交点、临界开环增益、临界阻尼增益等) 和题 4-14参数根轨迹 4-160°根轨迹(重根、纯虚根对应开环增益) 4-17根轨迹定性分析系统指标 主要 参考资料 同前 备注
教授思 路,采用 的教学方 法和 辅 助手段, 板书设 计,重点 如何突 出,难点 如何解 决,师生 互动等 多媒体教学及黑板板书结合。 重点突出:贯穿于每堂课的教学中,讲到重点时语言警示、文字用加粗加重提醒 难点:讲透讲清,多举实例。重要的概念、公式希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师生互动:新课前的复习提问,重点内容请学生复述,到黑板前解题 本章思考题 和习题 4-3 根轨迹概略绘制 4-4 根轨迹精确绘制(计算分离点、与虚轴交点等) 4-7 证明带开环零点的二阶系统根轨迹一定是圆或圆弧。 4-10 根轨迹精确绘制(计算分离点、与虚轴交点、临界开环增益、临界阻尼增益等) 4-14 参数根轨迹 4-16 0°根轨迹(重根、纯虚根对应开环增益) 4-17 根轨迹定性分析系统指标 主要 参考资料 同前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