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分离效能参数 1、理论塔板数n=16(L/W)2 ●L: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W:组分斑点的纵 向宽度 2、塔板高度H=L/n L0:原点到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n越大,H越小
薄层色谱分离效能参数 1、理论塔板数 n=16(L/W)2 ⚫L: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 W:组分斑点的纵 向宽度 2、塔板高度 H=L0 /n L0:原点到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 n越大,H越小
●容量因子为组分在固定相的保留时间与在展开剂中的保留时间之比。 容量因子与比移值的关系 Rj= 1+k (1)R与K有关,即与组分性质(溶解度)以及薄层板 和展开剂的性质有关,K↑大,R小 (2)薄层板一定,R只与组分性质有关,对于极性组分, 展开剂极性↑大,R↑大(容易洗脱) 展开剂极性小,R↓小(不容易洗脱) (3)R=1K或k=0 组分在前沿;R=0K或k=o0组分在原点
容量因子与比移值的关系 k Rf + = 1 1 ⑴ Rf与K有关,即与组分性质(溶解度)以及薄层板 和展开剂的性质有关,K↑大,Rf ↓小 ⑵薄层板一定,Rf只与组分性质有关,对于极性组分, 展开剂极性↑大,Rf ↑大(容易洗脱) 展开剂极性↓小,Rf ↓小 (不容易洗脱) ⑶Rf =1 K或k=0 组分在前沿; Rf =0 K或k=∞ 组分在原点 ⚫容量因子为组分在固定相的保留时间与在展开剂中的保留时间之比
分离评价参数 1分离度(resolution;R):两相邻斑 点中心的距离与两斑点平均宽度的 比值 Wi W> R=2(L2-L1)/W+W2) W> =2d/W1+W2) L1、L2:分别为原点至两半斑点中 图18-2平面色谱分离度示意图 心的距离,W1、W2斑点的宽度
分离评价参数 1 分离度(resolution; R):两相邻斑 点中心的距离与两斑点平均宽度的 比值 R=2(L2 -L1 )/(W1+W2 ) =2d/(W1+W2 ) •L1 、L2 :分别为原点至两半斑点中 心的距离, W1、W2斑点的宽度
2.分离数(separation number;SN) ●定义:相邻斑,点分离度为1.177时,在R=0(原点) 到R=1(溶剂前沿)之间能容纳的色谱斑点数。 ●一般薄层板的分离数为7~10,高效薄层板可达 1020。 ●SN是衡量分离容量的重要参数
2.分离数(separation number; SN) ⚫定义:相邻斑点分离度为1.177时,在Rf=0(原点) 到Rf=1(溶剂前沿)之间能容纳的色谱斑点数。 ⚫一般薄层板的分离数为 7~10,高效薄层板可达 10~20。 ⚫SN是衡量分离容量的重要参数
薄层色谱 点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形成薄层 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特点: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展开时间较短、显 色方便。 ●分离机理: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形成薄层 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特点: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展开时间较短、显 色方便。 ⚫分离机理: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 薄层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