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 色谱法(Chromatography)亦称色层法、层 析法等。色谱法是分高、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 重要方法之一。 色谱法的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 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 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 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复习 色谱法的原理
1.按固定相所处的状态分类: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柱色谱 (Column Chromatography) 纸色谱 (Paper Chromatography) 2. 按分腐机理分类: 吸附色谱(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分配色谱(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IEC) 疑胶色谱(GPC) 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仪器分析实验
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仪器分析实验
●定义: ●平面液相色谱法(plane chromatography)是 以液体为流动相(展开剂),在平面上进行分离 的一种色谱方法. ●分类: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和薄 层电泳法
⚫定义: ⚫平面液相色谱法(plane chromatography)是 以液体为流动相(展开剂),在平面上进行分离 的一种色谱方法. ⚫分类: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和薄 层电泳法
保留参数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溶剂前沿 2 5 6 ●比移值R(retardation factor;Rf)是某一组分移动距离与展开剂 移动距离之比,是平面色谱的基本定性能数。 R,=原点到组分斑点质量心的距离 L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Lo R范围: 0<Rf<1 R=0.2~0.8(常用) R=0.30.5(最佳)
保留参数 ⚫比移值Rf (retardation factor;Rf )是某一组分移动距离与展开剂 移动距离之比,是平面色谱的基本定性能数。 L0 L R f = = 原 点 到 溶 剂 前 沿 的 距 离 原 点 到 组 分 斑 点 质 量 中心 的 距 离 Rf范围: 0< Rf <1 Rf = 0.2~0.8(常用) Rf = 0.3~0.5(最佳)
保留参数 ●相对比移值:是指被分离组分与所选参比物的比移值之比。 原点到组分斑点质量中心的距离 R、 R() R(参】 原点到参考物斑点质量中心的距离L? 讨论 ,参考物与被测组分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展开。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大 大提高重现性和可靠性; ,参考物可以是后加入纯物质,也可是样品中已知组分 相对比移值R与组分、参考物性质及色谱条件有关,范围可以大于 或小于1
保留参数 ⚫相对比移值:是指被分离组分与所选参比物的比移值之比。 2 1 L L R R R f f s = = = 原点到参考物斑点质量中心的距离 原点到组分斑点质量中心的距离 (参) (组) ✓讨论 •参考物与被测组分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展开。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大 大提高重现性和可靠性; •参考物可以是后加入纯物质,也可是样品中已知组分 •相对比移值Rs与组分、参考物性质及色谱条件有关,范围可以大于 或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