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六校联考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题号 四 总分 、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晕(yun) 忧郁(ya)荫蔽(yin) 苫蔽成丘(shdn) B.蜷伏(juan)应和(he)怂恿(song)相称(chen) C.搓捻(lian) 尴尬(ga)欹斜(qI)刨根问底(pao) D.女娲(wa) 粼粼(11n) 怦怦(peng)拈轻怕重(nia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纯悴尻尾菡萏杞人忧天 B.奥密殉职褴褛随声附和 C.喉咙炫耀粗犷怪诞不经D.滑稽险躁气概赅人听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我们不能妄下断语 B.创新思维的“天敌”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 C.老师讲完课后总会问我们懂了没,同学们都说懂了,我也随声附和说懂了,但心里却一片 茫然 D.在长满杂草的不毛之地上,随处可见野兔 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的散文集,属于前秦诸子散文,作者是孔子
1 重庆市江津区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六校联考试题 (总分:150 分 时间:120 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黄晕.(yūn) 忧郁.(yù) 荫.蔽(yìn) 苫.蔽成丘(shàn) B. 蜷.伏(juán) 应和.(hè) 怂.恿 (sǒng) 相称.(chèn) C. 搓捻.(liǎn) 尴尬.(gà) 欹.斜(qī) 刨.根问底(páo) D. 女娲.(wā) 粼粼.(lín) 怦怦..(pēng) 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 纯悴 尻尾 菡萏 杞人忧天 B. 奥密 殉职 褴褛 随声附和 C.喉咙 炫耀 粗犷 怪诞不经 D. 滑稽 险躁 气概 赅人听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我们不能妄下断语 ....。 B.创新思维的“天敌”是墨守成规 ....、按部就班。 C. 老师讲完课后总会问我们懂了没,同学们都说懂了,我也随声附和 ....说懂了,但心里却一片 茫然。 D.在长满杂草的不毛之地 ....上,随处可见野兔。 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的散文集,属于前秦诸子散文,作者是孔子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文章,比较完整的记录了鲁迅从 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期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C.《西游记》由孙悟空大闹天空,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三大部 分组成。取经路上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德圆满, 终成正果 D.《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 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的揭示深刻道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是选自《伊索寓言》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相对于特殊信任,众多学者更为强调普遍信任或社会信任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基于同样的理由,本文要研究的对象为“普遍信任”。 ①从而在日益分化的现代社会实现更为广泛的合作 ②而普遍信任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熟悉的关系圈 ③人际关系更为松散,经济全球化更是意味着交易范围、对象、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④有利于大众之间相互认可和接受 ⑤从“熟人”型传统社会到“匿名”型现代社会,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⑥一般来说,前者仅仅局限于特殊的客体,且往往指向特定的目标、背景和时间,而后者的客 体通常泛指一般社会大众 A.⑥⑤③②①④B.②④①⑥⑤③C.⑤③⑥②④①D.⑥⑤③②④①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 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7.仿照下面例句,以“校园”二字开头写一句话(4分
2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文章,比较完整的记录了鲁迅从 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期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C.《西游记》由孙悟空大闹天空,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三大部 分组成。取经路上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德圆满, 终成正果。 D.《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 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的揭示深刻道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是选自《伊索寓言》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相对于特殊信任,众多学者更为强调普遍信任或社会信任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基于同样的理由,本文要研究的对象为“普遍信任”。 ①从而在日益分化的现代社会实现更为广泛的合作 ②而普遍信任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熟悉的关系圈 ③人际关系更为松散,经济全球化更是意味着交易范围、对象、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④有利于大众之间相互认可和接受 ⑤从“熟人”型传统社会到“匿名”型现代社会,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⑥一般来说,前者仅仅局限于特殊的客体,且往往指向特定的目标、背景和时间,而后者的客 体通常泛指一般社会大众 A.⑥⑤③②①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⑤③⑥②④① D.⑥⑤③②④①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 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7.仿照下面例句,以“校园”二字开头写一句话(4 分)
例句: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抽不断的线,末 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仿 8.综合性学习(8分) 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了朋友的重要;《诗.小雅》中的“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说明了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中的“出入相友”说明了朋友的必要。“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七年级(一)班举行“交友之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穿越名著时空,结交名人朋友。请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中挑选一人交朋友,仿照事 例,写出理由,不超过50字(3分) 示例:唐僧,我心中的偶像。《西游记》中,尽管他婆婆妈妈、耳根子软,但我却敬佩他不畏 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2)朋友即将远行,依依惜别。为表达你对朋友的不舍、宽慰或祝福等感情,请你从所积累的送 别词中选出一句(含上下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甲 (3)甲乙漫画都叫“朋友”,仔细欣赏,然后选其中一幅,说说画家想告诉我们什么。(3分) 我选择的是漫画这幅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
3 例句: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抽不断的线,末 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仿句: 8. 综合性学习(8 分) 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了朋友的重要;《诗.小雅》中的“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说明了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中的“出入相友”说明了朋友的必要。“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七年级(一)班举行“交友之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⑴穿越名著时空,结交名人朋友。请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中挑选一人交朋友,仿照事 例,写出理由,不超过 50 字(3 分) 示例:唐僧,我心中的偶像。《西游记》中,尽管他婆婆妈妈、耳根子软,但我却敬佩他不畏 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⑵朋友即将远行,依依惜别。为表达你对朋友的不舍、宽慰或祝福等感情,请你从所积累的送 别词中选出一句(含上下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 分) ⑶甲乙漫画都叫“朋友”,仔细欣赏,然后选其中一幅,说说画家想告诉我们什么。(3 分) 我选择的是漫画________这幅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9.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10分,每空1分) 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闻笛》)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5)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6)文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诸葛亮《诫子书》) (7)诗中通过写菊花,寄托作者对饱经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渴望的句子是: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二)阅读《狼》,完成下面题目 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 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 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黔矣,而质刻两毙,禽兽之变作几何哉?止增笑耳
4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9.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10 分,每空 1 分) ⑴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闻笛》) ⑵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⑶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⑷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⑸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 。 ⑹文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 。(诸葛亮《诫子书》) (7)诗中通过写菊花,寄托作者对饱经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渴望的句子是: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二)阅读《狼》,完成下面题目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 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 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 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黔矣,而质刻两毙,禽兽之变作几何哉?止增笑耳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其一犬坐于前 (2)屠暴起 (3)盖以诱敌 (4)狼亦黠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狼贪婪的本性?哪一句能概括文章的主题?(4分) 13.你能写出三个关于狼的成语吗?并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启示。(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18题。(20分) ①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 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 灰的薄雾,只是在没有人烟的村庄尽头,像地毯一样,铺在髙原上。从昨天晩上开始,我又想 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5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⑴ 其一犬.坐于前 ⑵ 屠暴.起 ⑶ 盖.以诱敌 ⑷ 狼亦黠.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⑵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12.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狼贪婪的本性?哪一句能概括文章的主题?(4 分) 13.你能写出三个关于狼的成语吗?并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启示。(3 分)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14——18 题。(20 分) ①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 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 灰的薄雾,只是在没有人烟的村庄尽头,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 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