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高2018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武术讲究术道并重 中华武术,又被称为“中国功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刚 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既包括实战、搏击的拳法招式以及强身健体 修身养性的锻炼方法,更承载着积极向上、自强不息、以德服人、以和为贵的优 秀理念。由此,传统上我们提倡“以德服人”“以武会友”,本质上是为了提升 技艺、促进友谊,而不是一味地好勇斗狠。。 武术是中华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健身方法和文化现象。中国武术 由“击”和“舞”两种形式构成,“击”即原始的打斗、搏击,“舞”即套路表 演。冷兵器时代,对抗性武术是主流,是军事作战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 进步,武术逐渐脱离军事武艺,以技击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形式而独立存在。从 春秋越女论剑、秦末项庄舞剑,到唐代公孙大娘舞剑器及唐将军裴旻剑舞,都显 示出武术不再是纯粹的“暴力打斗”,而成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百姓娱乐和 生活的一部分。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原始本能的抵御外敌、自我保护的武技,诸如泰拳、跆拳道、 巴西柔术等也包含各自的“套路”。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显著特点。但不同的是,中国武术受传统文化“天人合一” 整体观的影响,将人与自然、人体各部分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形成技法中“内 外三合”“周身一家”“形神兼备”等特色内容,演练风格强调“形神兼备、内 外兼修”,练习内容注重“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习武者把“闻道”“求 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人我和谐之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武术讲究的是“术道并重”。其中,注重武德,是中华武 术区别于中华文化圈以外众多技击术的显著文化特征。 未曾习武先修德,未曾学艺先习礼。我们知道,武德是武术在漫长的实践和发展 中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解字》 中说:“武者,止戈也!”它说的是,“武”字造字之初,就是用武力消灭武力、 达到和平之义。《左传》提出,武有七德,如禁暴、保大、定功、安民、和众等, 武术的基本规范抱拳礼,寓意着崇德尚礼。坚韧不拔、忠义纯笃、谦和恭敬等厂 更是对习武者的基本要求。 武术的现代化传承需要扬弃旧武德思想中的糟粕,继承和发展传统武德中的精 华,关键是树立高尚的品德与宏大的胸怀、气魄,进而培养民族自豪感与与文化 自信心,弘扬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选自《传统武术传承要真正面向大众》)。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古到今,中华武术都是一种健身方法和文化现象,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B.中华武术注重武德,讲究“术道并重”,而中华文化圈以外众多技击术更多注 重“术 C.套路练习与对抗练习相辅相成、追求人我和谐之道是中华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技 的显著特点。 D.“武者,止戈也!”《说文解字》中这句话说明在造字之初就是拒绝武力打斗
四川省乐山市高 2018 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武术讲究术道并重 中华武术,又被称为“中国功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刚 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既包括实战、搏击的拳法招式以及强身健体、 修身养性的锻炼方法,更承载着积极向上、自强不息、以德服人、以和为贵的优 秀理念。由此,传统上我们提倡“以德服人”“以武会友”,本质上是为了提升 技艺、促进友谊,而不是一味地好勇斗狠。。 武术是中华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健身方法和文化现象。中国武术 由“击”和“舞”两种形式构成,“击”即原始的打斗、搏击,“舞”即套路表 演。冷兵器时代,对抗性武术是主流,是军事作战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 进步,武术逐渐脱离军事武艺,以技击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形式而独立存在。从 春秋越女论剑、秦末项庄舞剑,到唐代公孙大娘舞剑器及唐将军裴旻剑舞,都显 示出武术不再是纯粹的“暴力打斗”,而成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百姓娱乐和 生活的一部分。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原始本能的抵御外敌、自我保护的武技,诸如泰拳、跆拳道、 巴西柔术等也包含各自的“套路”。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显著特点。但不同的是,中国武术受传统文化“天人合一” 整体观的影响,将人与自然、人体各部分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形成技法中“内 外三合”“周身一家”“形神兼备”等特色内容,演练风格强调“形神兼备、内 外兼修”,练习内容注重“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习武者把“闻道”“求 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人我和谐之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武术讲究的是“术道并重”。其中,注重武德,是中华武 术区别于中华文化圈以外众多技击术的显著文化特征。 未曾习武先修德,未曾学艺先习礼。我们知道,武德是武术在漫长的实践和发展 中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解字》 中说:“武者,止戈也!”它说的是,“武”字造字之初,就是用武力消灭武力、 达到和平之义。《左传》提出,武有七德,如禁暴、保大、定功、安民、和众等。 武术的基本规范抱拳礼,寓意着崇德尚礼。坚韧不拔、忠义纯笃、谦和恭敬等厂 更是对习武者的基本要求。 武术的现代化传承需要扬弃旧武德思想中的糟粕,继承和发展传统武德中的精 华,关键是树立高尚的品德与宏大的胸怀、气魄,进而培养民族自豪感与与文化 自信心,弘扬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选自《传统武术传承要真正面向大众》〉。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古到今,中华武术都是一种健身方法和文化现象,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B.中华武术注重武德,讲究“术道并重”,而中华文化圈以外众多技击术更多注 重“术”。 C.套路练习与对抗练习相辅相成、追求人我和谐之道是中华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技 的显著特点。 D.“武者,止戈也!”《说文解字》中这句话说明在造字之初就是拒绝武力打斗 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泰拳、跆拳道等武技同中华武术对举,目的是突出中华武术不一样的境 界 B.文章谈了中华武术的内涵、历史演变以及特点,而武术的现代化传承才是作者 关注的重点。 C.文章提及春秋越女论剑和巴西柔术等,运用对比论证是文章主要的论证方法 D.文章借用《左传》提出的武有七德,是在《说文解字》对“武”字构成意义解 说基础上对习武者提出了更髙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能将实战搏击的拳法招式同积极向上以德为贵精神结合起来,中华武术 就不能很好得传承。 B相对于中华武术所包含的强身健体作用,它所承载的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理念 显得更为重要 C.只有脱离了军事武艺,以技击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形式而独立存在的武术才真 正走进了百姓的生活。 D.只要将中华武德的传统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树立高尚品德,弘扬爱国主义精 神,中华武术就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唐花瓷地雷江岸 爷爷九十高龄了,耳不聋,眼不花,但不时犯糊涂。说来也怪,央视播出“鉴宝” 节目的时候,他总能清醒一会儿,陪我们一起津津有味地看。每当藏友的瓷器被 专家认可,估出天价,爷爷就摇摇头,指一指屏幕,嚷嚷,就这?就这? 爷爷是大别山区黄泥湾人。抗日战争时期,他因为饥俄流落到冀中平原,参加了 游击队。 怎么了,爷爷?我问。我是爷爷最小的孙子,爷爷最疼我。 我们过去埋的,都比这个好。爷爷说。 你还埋过瓷器?埋在哪里?我迫不及待地追问。说实话,爷爷后来虽然官居厅级 却廉洁奉公,没有给我们积攒下任何家产。如果他能够提供个线索,让我挖出 两件宝贝,也算他没有白疼我 爷爷不理我。再问爷爷,他糊涂了,仰靠在沙发上呼呼睡去 我只好问爸爸。爸爸摇摇头说,咱们祖上一贫如洗,哪有宝贝往地里埋? 再看“鉴宝”节目的时候,我就长个心眼。到了鉴别瓷器的环节,我趁爷爷清醒, 赶紧问,爷爷,这个比你埋的好吧 爷爷不屑一顾地说,天壤之别。 那你后来挖回来了没有 挖什么挖,都炸了 怎么会炸了呢? 炸日本鬼子。 再问,爷爷又迷糊了 我只好又问爸爸。爸爸说,你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游击队爆破组的,专门埋地雷 对付日本鬼子。 又到了“鉴定”节目时间,我早早坐到爷爷身边。 爷爷,你不是埋地雷的嘛,怎么埋瓷器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将泰拳、跆拳道等武技同中华武术对举,目的是突出中华武术不一样的境 界。 B.文章谈了中华武术的内涵、历史演变以及特点,而武术的现代化传承才是作者 关注的重点。 C.文章提及春秋越女论剑和巴西柔术等,运用对比论证是文章主要的论证方法。 D.文章借用《左传》提出的武有七德,是在《说文解字》对“武”字构成意义解 说基础上对习武者提出了更髙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能将实战搏击的拳法招式同积极向上以德为贵精神结合起来,中华武术 就不能很好得传承。 B.相对于中华武术所包含的强身健体作用,它所承载的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理念 显得更为重要。 C.只有脱离了军事武艺,以技击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形式而独立存在的武术才真 正走进了百姓的生活。 D.只要将中华武德的传统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树立高尚品德,弘扬爱国主义精 神,中华武术就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唐花瓷地雷 江岸 爷爷九十高龄了,耳不聋,眼不花,但不时犯糊涂。说来也怪,央视播出“鉴宝” 节目的时候,他总能清醒一会儿,陪我们一起津津有味地看。每当藏友的瓷器被 专家认可,估出天价,爷爷就摇摇头,指一指屏幕,嚷嚷,就这?就这? 爷爷是大别山区黄泥湾人。抗日战争时期,他因为饥俄流落到冀中平原,参加了 游击队。 怎么了,爷爷?我问。我是爷爷最小的孙子,爷爷最疼我。 我们过去埋的,都比这个好。爷爷说。 你还埋过瓷器?埋在哪里?我迫不及待地追问。说实话,爷爷后来虽然官居厅级, 却廉洁奉公,没有给我们积攒下任何家产。如果他能够提供个线索,让我挖出一 两件宝贝,也算他没有白疼我。 爷爷不理我。再问爷爷,他糊涂了,仰靠在沙发上呼呼睡去。 我只好问爸爸。爸爸摇摇头说,咱们祖上一贫如洗,哪有宝贝往地里埋? 再看“鉴宝”节目的时候,我就长个心眼。到了鉴别瓷器的环节,我趁爷爷清醒, 赶紧问,爷爷,这个比你埋的好吧? 爷爷不屑一顾地说,天壤之别。 那你后来挖回来了没有? 挖什么挖,都炸了。 怎么会炸了呢? 炸日本鬼子。 再问,爷爷又迷糊了。 我只好又问爸爸。爸爸说,你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游击队爆破组的,专门埋地雷 对付日本鬼子。 又到了“鉴定”节目时间,我早早坐到爷爷身边。 爷爷,你不是埋地雷的嘛,怎么埋瓷器呢?
我们自己做地雷,铁罐不够用,我们就用瓦罐、砂罐,后来就用瓷罐。 什么样儿的瓷罐,青花瓷的吗?我问。 爷爷闭上眼睛,呼呼睡着了。 我长叹一声。不管是什么瓷,用来做地雷,都是暴珍天物。为什么不少做一个地 雷,留个空罐子呢? “鉴宝”节目开始了。我单刀直入,问爷爷,你们埋的是什么瓷罐,青花瓷吗? 爷爷点点头,说,有青花瓷,很多种瓷器。我也不懂,东家说是什么钧瓷、汝瓷, 最名贵的是那件唐花瓷… 什么是唐花瓷?我急忙问。 爷爷不说话了,不该迷糊的时候老迷糊 问爸爸,爸爸也不明白。 我打开电脑,去百度搜寻。原来,唐花瓷产于河南省鲁山县梁洼镇段店村,隋晩 期始烧,唐初期烧成,以后断烧至今。唐花瓷是钧瓷的源祖,不少学者及其著述 中都把唐花瓷称之为“唐钧” 我的神啊,上帝以及老天爷啊,怎么能用唐花瓷做地雷呢?我感叹。 鉴宝”节目准时开播。 爷爷,你还记得唐花瓷什么样子吗?我问。 怎么不记得?看起来没有青花瓷清爽,黑不黑黄不黄的底子,有的地方白有的地 方蓝,颜色杂一些。 爷爷说得太对了,网上说,唐花瓷为一种黑地、乳蓝白斑的瓷器,我还专门搜出 图片看了。 爷爷,你知道吗?唐花瓷非常贵重,非常珍稀。 难怪,别的东家都舍得,就是抱着件唐花瓷不丢手,后来,一咬牙一跺脚,说 为了抗日,拿去吧。……说着说着,爷爷头一歪,迷糊了。 我和爷爷又相聚在“鉴宝”节目开播妁时段 爷爷,你确信那个唐花瓷地雷爆炸了吗? 爷爷眨巴眨巴眼睛,困惑地说,我还真不清楚 你们当时埋在哪里了? 埋在……爷爷忽然警惕了,狐疑地问,你问这个干什么? 要是能刨出来,值老鼻子钱了 刨你娘个头!爷爷凶凶地骂一句,一巴掌扇在我的脑袋瓜子上。再问他,他又迷 糊了,摇都摇不醒。 (载于《小说界》)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2段插叙了爷爷的主要生平事迹,这样安排的目的既是为塑造爷爷这 人物形象服务,也是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和蓄势。 B.不时犯糊涂的爷爷在“鉴宝”节目播出时,总能清醒一会和“我”交流一下, 这情节表明他喜欢这个节目且对瓷器有着特殊的感情和鉴赏力 C.小说还运用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如从爸爸的讲述中得知,爷爷以前做过长工, 后参加游击队,成了爆破组一员,执行埋雷任务。 D.随着唐花瓷神秘面纱的揭开,祖孙二人对那价格不菲的唐花瓷的不同态度,反 映了两代人之间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值得人深思。 5.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 分
我们自己做地雷,铁罐不够用,我们就用瓦罐、砂罐,后来就用瓷罐。 什么样儿的瓷罐,青花瓷的吗?我问。 爷爷闭上眼睛,呼呼睡着了。 我长叹一声。不管是什么瓷,用来做地雷,都是暴珍天物。为什么不少做一个地 雷,留个空罐子呢? “鉴宝”节目开始了。我单刀直入,问爷爷,你们埋的是什么瓷罐,青花瓷吗? 爷爷点点头,说,有青花瓷,很多种瓷器。我也不懂,东家说是什么钧瓷、汝瓷, 最名贵的是那件唐花瓷…… 什么是唐花瓷?我急忙问。 爷爷不说话了,不该迷糊的时候老迷糊。 问爸爸,爸爸也不明白。 我打开电脑,去百度搜寻。原来,唐花瓷产于河南省鲁山县梁洼镇段店村,隋晚 期始烧,唐初期烧成,以后断烧至今。唐花瓷是钧瓷的源祖,不少学者及其著述 中都把唐花瓷称之为“唐钧”。 我的神啊,上帝以及老天爷啊,怎么能用唐花瓷做地雷呢?我感叹。 “鉴宝”节目准时开播。 爷爷,你还记得唐花瓷什么样子吗?我问。 怎么不记得?看起来没有青花瓷清爽,黑不黑黄不黄的底子,有的地方白有的地 方蓝,颜色杂一些。 爷爷说得太对了,网上说,唐花瓷为一种黑地、乳蓝白斑的瓷器,我还专门搜出 图片看了。 爷爷,你知道吗?唐花瓷非常贵重,非常珍稀。 难怪,别的东家都舍得,就是抱着件唐花瓷不丢手,后来,一咬牙一跺脚,说, 为了抗日,拿去吧。……说着说着,爷爷头一歪,迷糊了。 我和爷爷又相聚在“鉴宝”节目开播妁时段。 爷爷,你确信那个唐花瓷地雷爆炸了吗? 爷爷眨巴眨巴眼睛,困惑地说,我还真不清楚。 你们当时埋在哪里了? 埋在……爷爷忽然警惕了,狐疑地问,你问这个干什么? 要是能刨出来,值老鼻子钱了。 刨你娘个头!爷爷凶凶地骂一句,一巴掌扇在我的脑袋瓜子上。再问他,他又迷 糊了,摇都摇不醒。 (载于《小说界》)。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第 2 段插叙了爷爷的主要生平事迹,这样安排的目的既是为塑造爷爷这一 人物形象服务,也是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和蓄势。 B.不时犯糊涂的爷爷在“鉴宝”节目播出时,总能清醒一会和“我”交流一下, 这情节表明他喜欢这个节目且对瓷器有着特殊的感情和鉴赏力。 C.小说还运用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如从爸爸的讲述中得知,爷爷以前做过长工, 后参加游击队,成了爆破组一员,执行埋雷任务。 D.随着唐花瓷神秘面纱的揭开,祖孙二人对那价格不菲的唐花瓷的不同态度,反 映了两代人之间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值得人深思。 5.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描写爷爷犯迷糊和装糊涂,合情理吗?小说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作用?请 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当前,全球能源正在进杅第三次转型。此前,第一次是媒炭取代木材成 为主导能源,第二次是油气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能源 转型处于初期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清洁、低碳、 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并将取代化石能源成为主要能源。IEA预计,到2030年 前后,可再生能源将超越燃煤发电,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到2040年,可再 生能源电力将占所有新增发电容量的一半以上 2.以建立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体系为目标。当前的能源转型源于 对高碳能源使用后果的科学认识以及低碳能源利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自觉 行动加上科学技术进步构成推动第三次能源转型的基础。传统的能源消费正在向 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3.合作共赢、政策引导是当前能源转型的重要特征。能源转型所要解决的资源问 题、气候变化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全球牲问题,仅依靠少数国家不能取得明显效果, 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实现能源转型 4.能源转型是科技进步推动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正在进行的能源转型虽 然政策引导的作用突出,但是推动能源转型的根本力量仍是科学技术 《世界能源新变化》 材料 2000年——2014年,中国煤炭需求年均增长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需 求国。但是,随着减少碳排放意识的日益增强,煤炭将逐渐被天然气等更加清洁 的能源所替代。页岩气在全球的大规模推广也使得天然气价格有较大程度的降 《当今世界能源格局的三个特点》 材料三:世界能源格局走向三个趋势 (一)能源供给遂步呈现出扁平化、离散化的发展趋势。过去几十年,全球能源 直被少数国家的少数寡头企业所垄断。以页岩油气、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技术 能源终结了这一局面。“分布式”取代了“集中式”,“矩阵式”取代了“单点 式”。随着能源企业的轻量化、区域化,全球能源供给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将进 步发展,逐步呈现出扁平化、离散化的特点。 (二)能源格局变迁,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供给西进”和“需 求东移”大背景下,美欧国家在供给侧的话语权显著增强。中国,印度等亚洲国 家在需求侧的话语权也显著增强。美国将进一步摆脱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但 对新兴国家而言,中东地区的供给优势可能成为与西方谈判的重要筹码,其战略 意义反而增强。 (三)能源价格低迷,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能源产品的大宗商品属 性和金融属性使得其对全球经济波动起到重要的传导作用。在价格下跌之初,多 数经济学者预测下跌虽然会损害能源输出国的投资和就业,但同时也将增加进口 国民众收入,从而扩大消费,并通过国际贸易途径抵消油价下跌的负面影响。此
6.小说描写爷爷犯迷糊和装糊涂,合情理吗?小说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作用?请 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当前,全球能源正在进衧第三次转型。此前,第一次是媒炭取代木材成 为主导能源,第二次是油气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能源 转型处于初期。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清洁、低碳、 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并将取代化石能源成为主要能源。IEA 预计,到 2030 年 前后,可再生能源将超越燃煤发电,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到 2040 年,可再 生能源电力将占所有新增发电容量的一半以上。 2.以建立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体系为目标。当前的能源转型源于 对高碳能源使用后果的科学认识以及低碳能源利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自觉 行动加上科学技术进步构成推动第三次能源转型的基础。传统的能源消费正在向 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3.合作共赢、政策引导是当前能源转型的重要特征。能源转型所要解决的资源问 题、气候变化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全球牲问题,仅依靠少数国家不能取得明显效果, 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实现能源转型。 4.能源转型是科技进步推动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正在进行的能源转型虽 然政策引导的作用突出,但是推动能源转型的根本力量仍是科学技术。 《世界能源新变化》 材料二 : 2000 年——2014 年,中国煤炭需求年均增长 8%。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需 求国。但是,随着减少碳排放意识的日益增强,煤炭将逐渐被天然气等更加清洁 的能源所替代。页岩气在全球的大规模推广也使得天然气价格有较大程度的降 低。 《当今世界能源格局的三个特点》 材料三:世界能源格局走向三个趋势 (一)能源供给遂步呈现出扁平化、离散化的发展趋势。过去几十年,全球能源 一直被少数国家的少数寡头企业所垄断。以页岩油气、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技术 能源终结了这一局面。“分布式”取代了“集中式”,“矩阵式”取代了“单点 式”。随着能源企业的轻量化、区域化,全球能源供给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将进一 步发展,逐步呈现出扁平化、离散化的特点。 (二)能源格局变迁,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供给西进”和“需 求东移”大背景下,美欧国家在供给侧的话语权显著增强。中国,印度等亚洲国 家在需求侧的话语权也显著增强。美国将进一步摆脱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但 对新兴国家而言,中东地区的供给优势可能成为与西方谈判的重要筹码,其战略 意义反而增强。 (三)能源价格低迷,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能源产品的大宗商品属 性和金融属性使得其对全球经济波动起到重要的传导作用。在价格下跌之初,多 数经济学者预测下跌虽然会损害能源输出国的投资和就业,但同时也将增加进口 国民众收入,从而扩大消费,并通过国际贸易途径抵消油价下跌的负面影响。此
外,能源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通缩风险正随着新兴市场风险的加剧而逐步加强,并 可能借助能源产品极高的流动性向全球扩散。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6》。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球能源先后经历了由煤炭取代木材和由油气取代煤炭的第一二次转型,现在 正处于由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为重要内容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期 B.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已成为全球趋势,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所有 新增能源的50%以上。 C.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需求国,但是据有机构预测到2040年中国将超 过加拿大成为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从而大大减少碳的排放。 D.能源的属性决定了其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影响。能源价格的下跌对输出国和进口 国均会产生影响,甚至能源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通缩风险可能会扩散到全球,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人类思想认识的提髙和能源利用技术上的快速发展,是第三次能源转型能够成 功的必备条件。 B.全球能源的第三次转型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合作机制, 因为能源转型所要解决的资源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和安全问题关涉全球。 C.全球能源的第三次转型,将打破寡头企业垄断能源的局面,促进能源格局多极 化趋势进一步发展,逐步呈现出扁平化、离散化特点。 D.第三次能源转型必然导致能源格局的变迁,像富产石油的中东国家对世界的影 响力将被削弱,而美国这样的科技大国的话语权将更加突出 E.能源转型是全球性问题,只有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位,并努力携手,形成全球 合作杋制,能源转型才能真正实现,因为各国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推动能源转型的 根本力量 9.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回答,如何才能实能源的第三次转型?并以中国为例谈谈能 源大国该做出怎样的努力?(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 门。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 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 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莫归 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 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 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 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 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
外,能源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通缩风险正随着新兴市场风险的加剧而逐步加强,并 可能借助能源产品极高的流动性向全球扩散。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 2016》。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球能源先后经历了由煤炭取代木材和由油气取代煤炭的第一二次转型,现在 正处于由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为重要内容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期。 B.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已成为全球趋势,到 2040 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所有 新增能源的 50%以上。 C.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需求国,但是据有机构预测到 2040 年中国将超 过加拿大成为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从而大大减少碳的排放。 D.能源的属性决定了其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影响。能源价格的下跌对输出国和进口 国均会产生影响,甚至能源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通缩风险可能会扩散到全球。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人类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能源利用技术上的快速发展,是第三次能源转型能够成 功的必备条件。 B.全球能源的第三次转型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合作机制, 因为能源转型所要解决的资源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和安全问题关涉全球。 C.全球能源的第三次转型,将打破寡头企业垄断能源的局面,促进能源格局多极 化趋势进一步发展,逐步呈现出扁平化、离散化特点。 D.第三次能源转型必然导致能源格局的变迁,像富产石油的中东国家对世界的影 响力将被削弱,而美国这样的科技大国的话语权将更加突出。 E.能源转型是全球性问题,只有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位,并努力携手,形成全球 合作机制,能源转型才能真正实现,因为各国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推动能源转型的 根本力量。 9.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回答,如何才能实能源的第三次转型?并以中国为例谈谈能 源大国该做出怎样的努力?(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 门。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 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 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莫归, 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 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 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 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 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