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0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说明:1、本卷共三道大题,25小题 2、考生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答卷。 题号 总分总分人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每小题1分,计10分) 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关关难鸡,在河之洲 (《诗经》) 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 ⑦ ,对镜帖花黄。(郭茂倩《木兰诗》) ⑧《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⑨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 道,这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是人类文明最优秀的成果之一。(《论语》 十则) ⑩古诗中有不少表达思乡、思亲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 得分|评卷人 2.阅读下面一则学生日记,回答问题。(10分) 2008年5月19日 天气晴 ①今天是全国哀悼日第一天,14时28分,巴中城最fan华的街心花园 商业区,没有往日的喧ⅹo,显得格外肃m,各店铺暂停自觉播放音乐。行 人驻足,商家停止招揽,为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了3分钟。 第1页,共11页
第1页,共11页 巴中市 2008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全卷满分 150 分,120 分钟完卷) 说明:1、本卷共三道大题,25 小题。 2、考生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答卷。 题号 一 二 三 1 2 3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每小题 1 分,计 10 分) ① 潮平两岸阔, 。(王湾《 次北固山下》 ) ②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 ③ 大漠孤烟直, 。(王维《 使至塞上》 ) ④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⑤ 关关难鸡,在河之洲。 , 。(《 诗经》 ) ⑥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 鱼我所欲也》 ) ⑦ ,对镜帖花黄。(郭茂倩《 木兰诗》 ) ⑧ 《岳阳楼记》 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⑨“ ,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 道,这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是人类文明最优秀的成果之一。( 《论语》 十则) ⑩ 古诗中有不少表达思乡、思亲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 , 。 2.阅读下面一则学生日记,回答问题。(10 分) 2008 年 5 月 19 日 天气 晴 ①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第一天,14 时 28 分,巴中城最 fán 华的街心花园 商业区,没有往日的喧 xiāo ,显得格外肃 mù ,各店铺暂停自觉播放音乐。行 人驻.足,商家停止招揽.,为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了 3 分钟。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②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任它们流过脸浃:我们的好老师苟晓超,可亲可 敬的农民工陈坚,还有那更多的不知道名字的同胞,安习吧 ①给短文中拼音写上汉字,给加点字注上拼音。(6分) XIao 肃 驻足 招揽 遇难 ②画线句子是一个病句,请改正过来。(2分) 各店铺暂停自觉播放音乐, ③第②自然段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来,并改正。(2分) 得分评卷人 3.某校九年级学生拟开展二个“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 动,请按老师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0分) ①撰写此次活动的开场白。(3分) 要求:必须引用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能够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请你为大家推荐一本你最近读过的一本课外书,写出推荐理由。(50字以内) (3分) ③简要介绍你的读书经验。(2分) ④假设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来到活动现场接受师生的采访,允许每人根据 此次 活动的主题提一个问题。请你将要说的话写下来。(2分) 、阅读(70分) 得分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8题。(17分) 谈生命(节选) 冰 第2页,共11页
第2页,共11页 ②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任它们流过脸浃:我们的好老师苟晓超,可亲可 敬的农民工陈坚,还有那更多的不知道名字的同胞,安习吧! ① 给短文中拼音写上汉字,给加点字注上拼音。(6 分) fán 华 喧 xiāo 肃 mù 驻.足 招揽. 遇难. ② 画线句子是一个病句,请改正过来。(2 分) 各店铺暂停自觉播放音乐, ③第② 自然段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来,并改正。(2 分) 3.某校九年级学生拟开展二个“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 动,请按老师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0 分) ①撰写此次活动的开场白。(3 分) 要求:必须引用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能够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 请你为大家推荐一本你最近读过的一本课外书,写出推荐理由。(50 字以内) ( 3 分) ③ 简要介绍你的读书经验。(2 分) ④ 假设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来到活动现场接受师生的采访,允许每人根据 此次 活动的主题提一个问题。请你将要说的话写下来。(2 分)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8 题。(17 分) 谈生命(节选) 冰 心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①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 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岸石上,城墙上,只要 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 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 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②他遇着骄阳的舂天,他也许开岀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 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听见黄莺清吟,杜鹍啼血,也许还听见枭枭旳怪鸣。他 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岀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 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 秋阳下他另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 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 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岀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 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③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 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 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 之一叶,大生命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 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④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 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 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要经过常变的四时,有 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第3页,共11页
第3页,共11页 ①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 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岸石上,城墙上,只要 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 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 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②他遇着骄阳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 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枭的怪鸣。他 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 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 秋阳下他另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 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 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 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③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 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 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 之一叶,大生命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 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④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 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 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要经过常变的四时,有 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4.阅读第②自然段,说一说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3分) 作者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生命态度?(3分) 怎样理解“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4分) 7.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以小树比喻生命,暗示了生命诞生、成长发展、创造辉煌、生命消失的 人生历程。 B.选文语言优美,哲理性强,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C、“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我不敢说来生,也 不敢信来生”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伤感、卑观情绪,告诫我们要珍惜生 命 D、“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告诉 我们生命的真谛就是痛并快乐着。作者从辩证的角度谈了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 伴,不可分离的道理。 8.你认为生命像什么?结合提供的范例及自己的生活感悟,谈谈看法。(4分) 示例:生命是一朵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 花瓣一瓣一瓣地撒在人生旅途上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3题。(15分) 打开中国地图,把目光聚焦到华夏大地的腹心区域,你会发现,在四川东北 部的连绵山岭之中,有一片被称为“华夏中央公园”的土地,在1.23万平方公 里的区域内居然拥有米仓山、镇龙山、天马山、空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光雾山、 诺水河两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就是巴中——一块神奇而美丽的绿色土 地。 第4页,共11页
第4页,共11页 4.阅读第② 自然段,说一说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 3 分) 5.作者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生命态度?(3 分) 6.怎样理解“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 4 分) 7.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中以小树比喻生命,暗示了生命诞生、成长发展、创造辉煌、生命消失的 人生历程。 B.选文语言优美,哲理性强,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C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 “我不敢说来生,也 不敢信来生”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伤感、卑观情绪,告诫我们要珍惜生 命。 D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告诉 我们生命的真谛就是痛并快乐着。作者从辩证的角度谈了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 伴,不可分离的道理。 8 .你认为生命像什么?结合提供的范例及自己的生活感悟,谈谈看法。(4 分) 示例:生命是一朵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 花瓣一瓣一瓣地撒在人生旅途上。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9 一 13 题。(15 分) 打开中国地图,把目光聚焦到华夏大地的腹心区域,你会发现,在四川东北 部的连绵山岭之中,有一片被称为“华夏中央公园”的土地,在 1 .23 万平方公 里的区域内居然拥有米仓山、镇龙山、天马山、空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光雾山、 诺水河两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就是巴中—— 一块神奇而美丽的绿色土 地。 得分 评卷人
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在这块土地上,留下 300块名红军石刻标语,安埋有30多名红军师团级干部和3800名红军烈 土遗骨,树立起了十万红军将帅的石刻碑林。因此,人们又把巴中称为一片飘扬 着红色旗帜的绿色土地。 巴中的国家级风景区光雾山植被丰富、云雾缭绕,诺水河溶洞群清幽奇曲、 规模宏大,临江丽峡,斧砍剑劈、险峻奇丽。这些都是已中难得的自然生态资源 这里有全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南合摩崖造像,有三国张飞夜袭巴中智擒严颜的传说 故事,有明清古代建筑群组成的恩阳古镇,还有大山深处的川江号子。这些都是 巴中宝贵的人文财富;尤其值得巴中人自豪的是革命时期留下的红军文化,南合 山顶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通江县王坪村的红四方面军烈士陵园,以及红四方面 军总指挥部总政治部旧址。这些都是镌刻着共和国历史的座座丰碑。是巴中世世 代代传承的精神资源。 在“旅游经济”兴市这一战略目标之下,巴中先后推出了“光雾仙山游、诺水洞 天游、美好巴中游、红军故里游″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多次举办“中国·四川光 雾山红叶节″、“巴人文化艺术节″、“洞乡银耳节”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极大地 提高了巴中的知名度。随着巴中知名度的提高,极大地加快了旅游经济发展。巴 中2006年旅游收入较2005年提高了75%,同时,带动了交通、商贸、餐 饮、服务等产业的全面兴旺,第三产业增长12.5%,拉动GDP增长4.5个百 分点,对GDP增量的贡献率达37.5%。当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第二次来到巴中 途行视察的时候,对巴中的上述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无疑,旅游将是巴中老 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大法宝。 巴中,这块飘着红色旗帜的绿色土地,一定有着灿烂的明天。 第5页,共11页
第5页,共11页 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在这块土地上,留下 了 1300 块名红军石刻标语,安埋有 30 多名红军师团级干部和 3800 名红军烈 士遗骨,树立起了十万红军将帅的石刻碑林。因此,人们又把巴中称为一片飘扬 着红色旗帜的绿色土地。 巴中的国家级风景区光雾山植被丰富、云雾缭绕,诺水河溶洞群清幽奇曲、 规模宏大,临江丽峡,斧砍剑劈、险峻奇丽。这些都是已中难得的自然生态资源: 这里有全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南合摩崖造像,有三国张飞夜袭巴中智擒严颜的传说 故事,有明清古代建筑群组成的恩阳古镇,还有大山深处的川江号子。这些都是 巴中宝贵的人文财富;尤其值得巴中人自豪的是革命时期留下的红军文化,南合 山顶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通江县王坪村的红四方面军烈士陵园,以及红四方面 军总指挥部总政治部旧址。这些都是镌刻着共和国历史的座座丰碑。是巴中世世 代代传承的精神资源。 在“旅游经济”兴市这一战略目标之下,巴中先后推出了“光雾仙山游、诺水洞 天游、美好巴中游、红军故里游”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多次举办“中国· 四川光 雾山红叶节”、“巴人文化艺术节”、“洞乡银耳节”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极大地 提高了巴中的知名度。随着巴中知名度的提高,极大地加快了旅游经济发展。巴 中 2006 年旅游收入较 2005 年提高了 75 % ,同时,带动了交通、商贸、餐 饮、服务等产业的全面兴旺,第三产业增长 12.5 % , 拉动 GDP 增长 4.5 个百 分点,对 GDP 增量的贡献率达 37.5 %。当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第二次来到巴中 途行视察的时候,对巴中的上述成绩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无疑,旅游将是巴中老 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大法宝。 巴中,这块飘着红色旗帜的绿色土地,一定有着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