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全部国有(合国有繁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测以企业拥有的生 联营、国有独资公司)和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分标准 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能源消耗量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直接用于产 工业行业类别国家1994年制定的《国民经品生产过程的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和工艺消耗 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将现行的的各种能源。 “工业”门类调整为“采掘业”、“制造业”和 能源折标准煤各种能源由于原始计量单位 “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门类。依不同,热值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折算成同一标准 据产业活动单位其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计量单位,才能汇总、对比和分析。本资料采用 类,即按企业生产的产品经济用途、使用的原材的标准计量单位是“标准煤”。 料、生产工艺性质来划分,而不是按其所属行政 购进量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能源使用企业 管理系统分类。 其能源购进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外购 轻工业一般指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的、用于本企业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具的工业,按其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购进量金额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实际购进的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指直接和间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棉、的金额。其金额以购货发票上的总金额(含增值 毛、麻、丝、纺织和服装、皮革及其制品、纸浆税)计算,统计原则、范围与购进量相同。 和造纸、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等工业 能源消费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 (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主要指以工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 业品为原料的工业,包括日用金属品、日用化工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工业企业为进行工业 品、化学纤维及其制品、制盐、日用玻璃陶瓷以生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主要包括: 及铁制小农具、竹木农具、匠作工具等工业。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 重工业一般指生产生产资料为国民经济各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作为能 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包括下列三类:源加工转换企业,还包括用作加工转换的能源 (1)采掘工业:指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这部分能源不能理解为用作原材料,用作原材料 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工业等。 的概念见后面的解释)。 (2)原料工业:它是提供国民经济各部门使 (2)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能 用的原材料和动力、燃料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源。 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等原材 (3)生产工艺过程使用的能源。 料工业以及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工业。 (4)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 (3)加工工业: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用的能源。 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 (5)为了工业生产活动而在进行的各种修理 工业和金属结构,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过程中使用的能源。 化肥、农药等工业。 (6)生产区内的劳动保护用能等。 大、中、小型企业是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划分 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指能源产品不作能 的,划分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按企业产品的年生源使用,即不作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生产另 产能力划分,凡产品比较单一的行业如电力、原外一种产品(非能源产品)的原料或作为辅助材 煤、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硫酸、烧碱、纯碱、料使用,作原料使用时通常构成这种产品的实体 合成氨、发电设备、汽车、拖拉机、手表、缝纫它与用作加工、转换的区别是:用作加工、转换, 机、自行车等均属这类划分标准;另一种是按企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还是能源(或产 业拥有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划分,凡产品种类出的产品属于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不作能源 257一
主 要 统 计 指 标 解 释 限额以上工业企业 包括全部国有 (合国有 联营、国有独资公司) 和年销售收入在 2000 万元 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工业行业类别 国家 1994 年制定的 《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4754原94),将现行的 “工业”门类调整为“采掘业”、“制造业”和 “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门类。依 据产业活动单位其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 类,即按企业生产的产品经济用途、使用的原材 料、生产工艺性质来划分,而不是按其所属行政 管理系统分类。 轻工业 一般指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 具的工业,按其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指直接和间 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棉、 毛、麻、丝、纺织和服装、皮革及其制品、纸浆 和造纸、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等工业。 (2)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主要指以工 业品为原料的工业,包括日用金属品、日用化工 品、化学纤维及其制品、制盐、日用玻璃陶瓷以 及铁制小农具、竹木农具、匠作工具等工业。 重工业 一般指生产生产资料为国民经济各 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包括下列三类: (1) 采掘工业:指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 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工业等。 (2) 原料工业:它是提供国民经济各部门使 用的原材料和动力、燃料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 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等原材 料工业以及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工业。 (3) 加工工业: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 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 工业和金属结构,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 化肥、农药等工业。 大、中、小型企业是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划分 的,划分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按企业产品的年生 产能力划分,凡产品比较单一的行业如电力、原 煤、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硫酸、烧碱、纯碱、 合成氨、发电设备、汽车、拖拉机、手表、缝纫 机、自行车等均属这类划分标准;另一种是按企 业拥有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划分,凡产品种类 繁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测以企业拥有的生 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分标准。 能源消耗量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直接用于产 品生产过程的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和工艺消耗 的各种能源。 能源折标准煤 各种能源由于原始计量单位 不同,热值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折算成同一标准 计量单位,才能汇总、对比和分析。本资料采用 的标准计量单位是“标准煤”。 购进量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能源使用企业, 其能源购进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外购 的、用于本企业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购进量金额 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实际购进的、 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的金额。其金额以购货发票上的总金额 (含增值 税) 计算,统计原则、范围与购进量相同。 能源消费量 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 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 指工业企业为进行工业 生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主要包括: (1) 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 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作为能 源加工转换企业,还包括用作加工转换的能源 (这部分能源不能理解为用作原材料,用作原材料 的概念见后面的解释)。 (2) 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能 源。 (3) 生产工艺过程使用的能源。 (4) 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 用的能源。 (5) 为了工业生产活动而在进行的各种修理 过程中使用的能源。 (6) 生产区内的劳动保护用能等。 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 指能源产品不作能 源使用,即不作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生产另 外一种产品 (非能源产品) 的原料或作为辅助材 料使用,作原料使用时通常构成这种产品的实体。 它与用作加工、转换的区别是:用作加工、转换, 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还是能源 (或产 出的产品属于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不作能源 257
使用的其他副产品和联产品)。而用作原材料时 能源加工、转换统计主要指标 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却是能源范畴以 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亦称中间消费,是指 外的产品,包括产出的某种产品在广义上可以用报告期内为加工转换二次能源及其它石油制品 作能源(比如可以燃烧以提供热量),但通常意义(如润滑油、沥青等)和其它焦化产品(如焦油 上不作能源使用的产品。 粗苯等),所投入到加工、转换设备中的各种能 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在工业企业能源消源。 费中,除“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以外的能源消费, 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是指各种能源经过加 即非工业生产用能和工业企业附属的不从事工业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二次能源产品(包括不作 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用能。比如本企业施为能源使用的其它副产、联产品),如发电产出的 工单位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维修等过程用能,非是电力;热电联产产出的电力、蒸汽、热水;洗 生产区的劳动保护用能,科研单位、农场、车队、煤产岀的洗精煤,洗中煤、煤泥、洗块煤、洗混 学校、医院、食堂、托儿所等单位用能。但是必煤、洗末煤等;炼焦产出的是焦炭、焦炉煤气和 须注意,上述单位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其用能既其它焦化产品(如粗苯、焦油等);炼油产出的是 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亦不能包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重油、渣油等)、燃 括在“啡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中 料气(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等)和其它石油制 运输工具消费指在厂区内、外进行交通运品(如溶剂油、润滑油、各种原料油、石蜡、石 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费的能源。但是如果油沥青、石油芳烃、润滑脂、石油添加剂、催化 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其消费剂等);制气产出的是焦炉煤气、其它煤气、焦 的能源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炭、粗苯、焦油等。 亦不能包括在“交通运输工具用能”中,它的消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是指在能源加工、 费应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 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损失量,即能源加工、转 能源库存量是指企业能源库存量,它是企换过程中投入的能源和产出的能源之问的差额。 业在报告期的某时问点所拥有的各种能源数量。计算公式为: 根据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性质,企业库存量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 分为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 库存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能源加工、转换过 能源加工、转换能源加工与转换既有联系程中产岀量与投人量的比率,即能源加工转换的 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将能源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产出率。计算公式为 生产出新的能源产品。能源加工,一般只是能源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收(%)=能源加工、转换 物理形态的变化,如原油经过炼制成为汽油、煤产出量/能源加工、投入量×100% 油、柴油等石油制品;原煤经过洗选成为洗煤; 综合能源消费量指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 炼焦煤经过高温十馏成为焦炭;煤炭经过气化成业生产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计算 为煤气等。能源转换是能源流程中的能量形式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先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 转换。如热电厂将煤炭、重油等投人到耗能设备算成标准燃料后再进行计算。根据生产活动的性 中,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质,综合能源消费量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计算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自源转技统计白重点是火力方法。 发电和供热。 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就是 能源加工、转换类别目前我国能源加工、企业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 转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原煤洗选加工,煤的总和,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是企 焦化、气化和液化,原油炼制,固体生物质气化,业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扣除 发电和供热等。 加工转换产出的二次能源后的实际能源消费量。 258
使用的其他副产品和联产品)。而用作原材料时, 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却是能源范畴以 外的产品,包括产出的某种产品在广义上可以用 作能源 (比如可以燃烧以提供热量),但通常意义 上不作能源使用的产品。 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 指在工业企业能源消 费中,除“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以外的能源消费, 即非工业生产用能和工业企业附属的不从事工业 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用能。比如本企业施 工单位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维修等过程用能,非 生产区的劳动保护用能,科研单位、农场、车队、 学校、医院、食堂、托儿所等单位用能。但是必 须注意,上述单位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其用能既 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亦不能包 括在“啡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中。 运输工具消费 指在厂区内、外进行交通运 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费的能源。但是如果 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其消费 的能源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 亦不能包括在“交通运输工具用能”中,它的消 费应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 能源库存量 是指企业能源库存量,它是企 业在报告期的某时问点所拥有的各种能源数量。 根据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性质,企业库存量 分为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 库存。 能源加工、转换 能源加工与转换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将能源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 生产出新的能源产品。能源加工,一般只是能源 物理形态的变化,如原油经过炼制成为汽油、煤 油、柴油等石油制品;原煤经过洗选成为洗煤; 炼焦煤经过高温十馏成为焦炭;煤炭经过气化成 为煤气等。能源转换是能源流程中的能量形式的 转换。如热电厂将煤炭、重油等投入到耗能设备 中,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自源转技统计白重点是火力 发电和供热。 能源加工、转换类别 目前我国能源加工、 转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原煤洗选加工,煤的 焦化、气化和液化,原油炼制,固体生物质气化, 发电和供热等。 能源加工、转换统计主要指标: 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 亦称中间消费,是指 报告期内为加工转换二次能源及其它石油制品 (如润滑油、沥青等) 和其它焦化产品 (如焦油。 粗苯等),所投入到加工、转换设备中的各种能 源。 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 是指各种能源经过加 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二次能源产品 (包括不作 为能源使用的其它副产、联产品),如发电产出的 是电力;热电联产产出的电力、蒸汽、热水;洗 煤产出的洗精煤,洗中煤、煤泥、洗块煤、洗混 煤、洗末煤等;炼焦产出的是焦炭、焦炉煤气和 其它焦化产品 (如粗苯、焦油等);炼油产出的是 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 (重油、渣油等)、燃 料气 (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等) 和其它石油制 品 (如溶剂油、润滑油、各种原料油、石蜡、石 油沥青、石油芳烃、润滑脂、石油添加剂、催化 剂等);制气产出的是焦炉煤气、其它煤气、焦 炭、粗苯、焦油等。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 是指在能源加工、 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损失量,即能源加工、转 换过程中投入的能源和产出的能源之问的差额。 计算公式为: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 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是指能源加工、转换过 程中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能源加工转换的 产出率。计算公式为: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收 (豫) =能源加工、转换 产出量/能源加工、投入量伊100豫 综合能源消费量 指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 业生产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计算 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先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 算成标准燃料后再进行计算。根据生产活动的性 质,综合能源消费量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计算 方法。 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就是 企业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 总和,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是企 业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扣除 加工转换产出的二次能源后的实际能源消费量。 258
Jiao Tong You Dian 八交通邮电 2591268 辅辅辅辅辅辅辅辅辅辅辅辅辅辅辅辅辅
259/268 八 交 通 、 邮 电 Jiao Tong You Dian
8-1公路基本情况 总里程 国道 县公路 乡公路 567786 49745 584.04 189590 清丰县 065.99 23.03 144.58 322.06 南乐县 76.64 92.34 范县 90.84 台前县 53.64 华龙区 55.43 29.69 开发 80 8-1续公路基本情况 单位:公里 总里程 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等外公路 5677.86 368.51 472.75 4328.01 50857 濮阳县 160237 1296.14 清丰县 114.31 145.53 南乐县 980.37 41.17 184.17 范县 916.83 5908 85.17 711.15 61.42 台前县 7.18 18.61 215.87 开发区 298.78 0.32 13 241. 1901 261
8 - 1 公路基本情况 单位:公里 总里程 国 道 省 道 县公路 乡公路 总 计 濮阳县 清丰县 南乐县 范 县 台前县 华龙区 开发区 5677.86 1602.37 1065.99 980.37 916.83 597.65 215.87 298.78 92.08 38.36 23.03 24.09 6.60 497.45 138.97 81.92 76.64 90.84 53.64 55.43 584.04 152.64 144.58 92.34 108.70 49.25 6.35 30.17 1895.90 516.71 322.06 383.86 292.99 251.80 29.69 98.80 8 - 1 续 公路基本情况 单位:公里 总里程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等外公路 总 计 濮阳县 清丰县 南乐县 范 县 台前县 华龙区 开发区 5677.86 1602.37 1065.99 980.37 916.83 597.7 215.87 298.78 368.51 124.32 99.15 69.1 59.08 7.18 9.36 0.32 472.75 101.42 114.31 41.17 85.17 73.88 18.53 38.13 4328.01 1296.14 706.99 685.93 711.15 498.48 187.98 241.33 508.57 80.49 145.53 184.17 61.42 18.61 19.01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