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 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 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 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5分) 、(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执著/踌躇花团锦簇/相形见绌B.赫然/重荷呕心沥血/销声匿迹 C.遗骸/惊骇义愤填膺/草长莺飞D.羁绊/滑稽鱗次栉比/陟罚臧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寥阔奄奄一息取缔浑身懈数 B.馈赠姗姗来迟玷污顶礼膜拜 C.交卸家渝户晓伎俩断章取义 D.澜语苦心孤诣推崇一抔黄土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地,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B.这部文学名著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黄埔区丰乐蔬菜批发市场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采购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公安部门全力侦破,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偷窃者竟是一个普通游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礼盒,来满足人们馈赠亲友的需求 B.针对“假羊肉”事件,广州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了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D.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5.下面情境中,女儿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 【情境】端午节那天,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想要自己开车
广州市黄埔区 2014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8 页,分三部分,共 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 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这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 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 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5 分) 一、(6 小题,20 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执著./踌躇. 花团锦簇./相形见绌. B.赫.然/重荷. 呕心沥.血/销声匿.迹 C.遗骸./惊骇. 义愤填膺./草长莺.飞 D.羁.绊/滑稽. 鳞次栉.比/陟.罚臧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寥阔 奄奄一息 取缔 浑身懈数 B.馈赠 姗姗来迟 玷污 顶礼膜拜 C.交卸 家渝户晓 伎俩 断章取义 D.澜语 苦心孤诣 推崇 一抔黄土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地,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 ....了。 B.这部文学名著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 ....,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黄埔区丰乐蔬菜批发市场里,每天门庭若市 ....,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采购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公安部门全力侦破,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 ....,偷窃者竟是一个普通游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礼盒,来满足人们馈赠亲友的需求。 B.针对“假羊肉”事件,广州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了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D.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5. 下面情境中,女儿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情境】端午节那天,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想要自己开车
A.爸爸,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你必须做一个守法公民! B.爸爸,这个时候警察还在岗,万一被抓呢?别开了! C.爸爸,既然喝酒了,为了大家的安全,就别开车了 D.爸爸,酒后驾车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你不要命了吗? 6.多读经典名著可以使人格高尚,灵魂伟大。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饱食了珍贵的精神食粮,汲取 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请从下面四部名著中选择一部作品,填写一张读书卡 《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回音卡 作品及作者 人物及性格 与人物有关的情节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荡胸生层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B.重峦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E.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F.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中空缺的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 (赵翼《论诗》)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③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⑤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⑥牧人驱犊返, (王绩《野望》)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杜甫《望岳》中的 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高峰。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 (1)乡为生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 (3)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4)其一犬坐于前 (《狼》)
A.爸爸,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你必须做一个守法公民! B.爸爸,这个时候警察还在岗,万一被抓呢?别开了! C.爸爸,既然喝酒了,为了大家的安全,就别开车了。 D.爸爸,酒后驾车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你不要命了吗? 6.多读经典名著可以使人格高尚,灵魂伟大。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饱食了珍贵的精神食粮,汲取 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请从下面四部名著中选择一部作品,填写一张读书卡。 《童年》 《鲁滨逊漂流记》 《水浒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回音卡 作品及作者 人物及性格 与人物有关的情节 二、(2 小题,15 分)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B.重峦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C.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E.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F.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中空缺的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 分)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 。 (赵翼《论诗》) ②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③不戚戚于贫贱,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④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⑤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十则》) ⑥牧人驱犊返, 。 (王绩《野望》)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 (4 分) (说明:本题有 2 分附加分,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超过 10 分。) 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杜甫《望岳》中的 “ , ”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高峰。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 分) (1)乡.为生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鱼我所欲也》)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 (3)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4)其一犬.坐于前 (《狼》)
(5)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唐雎不辱使命》)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 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 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敌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敌 B.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所以动心忍性 C.而委而去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之多助之至 攻亲戚之所畔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乙文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乙文中列举六位人物的事例,既引出观点,又充当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说理充分,而且加强了文章气势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治国的道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5)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唐雎不辱使命》) 三、(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10 分) (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 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 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敌. B.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所以.动心忍性 C.而 委而.去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之 多助之.至 攻亲戚之.所畔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甲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乙文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乙文中列举六位人物的事例,既引出观点,又充当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说理充分,而且加强了文章气势。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治国的道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 12.(1)“不胜”和“婵娟”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10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8分) 独立苍茫自吟诗 黑瑛 商品大潮中的弄潮儿不是诗人。虽然诗人也有“下海”的,但一旦涌到了潮头浪尖上,也就再也不是 诗人了 诗人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甚至,还要耐得住折磨。你看,屈子行吟泽畔,老杜衰病孤舟,历 史从不在诗人的脚下铺上红地毯,诗人在红地毯上也走不完自己的历史之路 16世纪时,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喜欢养马,也喜欢“养”诗人,凭他当皇帝的头脑和养马的经验,他 认定:给诗人要喂点好的,但不能喂得太肥,太肥就不中用了。诗人们自己似乎也颇了解自己身上的这种 缺点,19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给他一个诗人朋友的妻子写信说:自从你给了他幸福,他就很少歌唱了, 诗人是苦恼的夜莺,折磨他吧!让我们再谛听他那苦恼而甜美的歌声 你看,皇帝这么说固可姑妄听之,诗人们自己这样说,就不免使人感慨了 当然,“折磨”诗人让他唱出痛苦但美好的歌,不应只是指爱情在诗人心中的激荡。家事、国事、天 下事,都可能使诗人们牵肠挂肚;人事、时事、古今事,也会使诗人们反侧难平。如果这也可以叫做“折 磨”,人们倒是有理由相信:只有在这种“折磨”中诞生的诗,才有可能焕发出血光火色般的辉煌!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1)“不胜”和“婵娟”分别是什么意思?(2 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分) 四、(10 小题,40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8分) 独立苍茫自吟诗 黑瑛 商品大潮中的弄潮儿不是诗人。虽然诗人也有“下海”的,但一旦涌到了潮头浪尖上,也就再也不是 诗人了。 诗人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甚至,还要耐得住折磨。你看,屈子行吟泽畔,老杜衰病孤舟,历 史从不在诗人的脚下铺上红地毯,诗人在红地毯上也走不完自己的历史之路。 16 世纪时,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喜欢养马,也喜欢“养”诗人,凭他当皇帝的头脑和养马的经验,他 认定:给诗人要喂点好的,但不能喂得太肥,太肥就不中用了。诗人们自己似乎也颇了解自己身上的这种 缺点,19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给他一个诗人朋友的妻子写信说:自从你给了他幸福,他就很少歌唱了, 诗人是苦恼的夜莺,折磨他吧!让我们再谛听他那苦恼而甜美的歌声。 你看,皇帝这么说固可姑妄听之,诗人们自己这样说,就不免使人感慨了。 当然,“折磨”诗人让他唱出痛苦但美好的歌,不应只是指爱情在诗人心中的激荡。家事、国事、天 下事,都可能使诗人们牵肠挂肚;人事、时事、古今事,也会使诗人们反侧难平。如果这也可以叫做“折 磨”,人们倒是有理由相信:只有在这种“折磨”中诞生的诗,才有可能焕发出血光火色般的辉煌!
只是,这也难为了诗人和想要成为诗人的人—谁让“诗”也要穷而后工呢? 穷而后工,不只是生活的困穷,但也包含生活的困穷。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园”,但还要在南山下种他的豆。显然,如果你以为只要“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能作个诗人,那你就误解了陶渊明,也误解了诗。 还有在中国古代诗坛坐头把交椅的杜甫,他那顶诗圣的桂冠也是“穷”而后得的。显然,如果你以为 只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可以作个诗人,你就误解了杜甫,也误解了诗。 为什么诗人总是为“穷”所纠缠?这事有些一言难尽。 诗,应该蕴涵着、表现着人世间最真的、最纯的、最美的东西,真正追求“诗”的诗人,也必然是 用自己的赤心去追求人世间最真、最纯、最美的东西,为此,他就必须甘于在自己心田里保留一片超脱于 世俗之上的净土,也必须敢于为坚持这片净土而竭精尽瘁。这样一来,诗人生涯中就难以避免与“穷”字 打交道了。这倒不是诗人天生“贱骨肉”,总愿自讨苦吃 其实,诗人又何尝没有些怨气?苏轼有句云:“平生文字为我累”,甚至还说过“人生识字忧患始”的 话,你看,作诗吃了苦头,竟连“人文之本”的文字也骂起来,可谓怨气冲天了。史家评论说,论器识 议论、文章、政事,苏轼都是宰相之才。如果下点“韬晦”的工夫,不以诗文张扬,也许不致“命穷”如 此。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这样,苏轼还能是现在人们心目中的诗人苏轼吗? 是什么使得诗人们虽“穷”而执着不已呢?这是由于诗人的心中有一个世界。诗人心中的这个世界里 装着天下的忧乐,装着古今的沧桑,却惟独没有装着“自己”, 正因为装那么多,诗人才“累”;正因为不顾自己,诗人才"穷”。但是,也正因为要装那么多,诗人 必须忘怀自己;正因为忘怀自己,诗人才能“穷”而忘忧,“穷”而执着,“穷”而后工. 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被困“绝粮”,弟子纷纷离去,一派穷途未路的光景。这时,直性子的子路很想 不通,他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想了想说:“君子固穷。”稍停,孔子又说:“小人,穷斯滥矣 这里,孔子是说的君子和小人,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说的是诗人中的君子和小人,君子、小人中间的诗人
只是,这也难为了诗人和想要成为诗人的人——谁让“诗”也要穷而后工呢? 穷而后工,不只是生活的困穷,但也包含生活的困穷。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园”,但还要在南山下种他的豆。显然,如果你以为只要“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能作个诗人,那你就误解了陶渊明,也误解了诗。 还有在中国古代诗坛坐头把交椅的杜甫,他那顶诗圣的桂冠也是“穷”而后得的。显然,如果你以为 只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可以作个诗人,你就误解了杜甫,也误解了诗。 为什么诗人总是为“穷”所纠缠?这事有些一言难尽。 诗, 应该蕴涵着、表现着人世间最真的、最纯的、最美的东西,真正追求“诗”的诗人,也必然是 用自己的赤心去追求人世间最真、最纯、最美的东西,为此,他就必须甘于在自己心田里保留一片超脱于 世俗之上的净土,也必须敢于为坚持这片净土而竭精尽瘁。这样一来,诗人生涯中就难以避免与“穷”字 打交道了。这倒不是诗人天生“贱骨肉”,总愿自讨苦吃。 其实,诗人又何尝没有些怨气?苏轼有句云:“平生文字为我累”,甚至还说过“人生识字忧患始”的 话,你看,作诗吃了苦头,竟连“人文之本”的文字也骂起来,可谓怨气冲天了。史家评论说,论器识、 议论、文章、政事,苏轼都是宰相之才。如果下点“韬晦”的工夫,不以诗文张扬,也许不致“命穷”如 此。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这样,苏轼还能是现在人们心目中的诗人苏轼吗? 是什么使得诗人们虽“穷”而执着不已呢?这是由于诗人的心中有一个世界。诗人心中的这个世界里, 装着天下的忧乐,装着古今的沧桑,却惟独没有装着“自己”。 正因为装那么多,诗人才“累”;正因为不顾自己,诗人才“穷”。但是,也正因为要装那么多,诗人 必须忘怀自己;正因为忘怀自己,诗人才能“穷”而忘忧,“穷”而执着,“穷”而后工…… 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被困“绝粮”,弟子纷纷离去,一派穷途末路的光景。这时,直性子的子路很想 不通,他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想了想说:“君子固穷。”稍停,孔子又说:“小人,穷斯滥矣!” 这里,孔子是说的君子和小人,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说的是诗人中的君子和小人,君子、小人中间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