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专移到江的南向刘,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二、文言文阅读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 (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2)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3)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三、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古诗鉴赏(8分) 国可,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②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三、古诗鉴赏(8分)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 ▲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 子·逍遥游》) (2)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 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4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 易《琵琶行》)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 也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 《赤壁赋》 (6)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 ,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 四章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 ,斯已矣。(《庄 子·逍遥游》) (2)安得广厦千万间, ▲ ,风雨不 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4)座中泣下谁最多? ▲ 。(白居 易《琵琶行》)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而未尝 往也; ▲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 《赤壁赋》) (6) ▲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 土; ▲ ,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 四章》)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之境 B2天下上俱欢 (江州马青 脑(应者 木千里之行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辩乎荣辱之境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陟罚臧否 (4)江州司马青衫湿 (5)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6)合抱之木 千里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