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菜菌核病 白菜菌核病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南北方地区普 遍发生。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侵染茄科、豆科及葫芦科的多 种蔬菜。 1.症状识别 苗期、成株期及采种株上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茎基部,叶、叶 柄和种荚也能受害。春季留种株先从基部老叶及叶柄处发病,以后 蔓延到茎部和根部。也有的根部先发病,然后发展到茎基部。病斑 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青白色至灰白色,最后全株腐烂。已抽苔、开 花的植株迅速萎蔫死亡。秋播的大白菜、甘蓝,在包心期近地面的 菜帮上产生水渍状凹陷病斑,初为淡褐色,后为褐色或灰白色,引 起烂帮、烂心。潮湿时,病部密生白色菌丝和黑褐色鼠粪状菌核
★ 白菜菌核病 白菜菌核病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南北方地区普 遍发生。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侵染茄科、豆科及葫芦科的多 种蔬菜。 1.症状识别 苗期、成株期及采种株上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茎基部,叶、叶 柄和种荚也能受害。春季留种株先从基部老叶及叶柄处发病,以后 蔓延到茎部和根部。也有的根部先发病,然后发展到茎基部。病斑 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青白色至灰白色,最后全株腐烂。已抽苔、开 花的植株迅速萎蔫死亡。秋播的大白菜、甘蓝,在包心期近地面的 菜帮上产生水渍状凹陷病斑,初为淡褐色,后为褐色或灰白色,引 起烂帮、烂心。潮湿时,病部密生白色菌丝和黑褐色鼠粪状菌核
白菜菌核病
白菜菌核病
2.病原 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vy。属 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3.发病特点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夏、越冬,也可在 种株上越冬。菌核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极强,在土中可存 活数年。春、秋季遇雨或浇水后,菌核便萌发,产生子囊 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染老黄脚叶,引起初侵染和进 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春、秋季多雨发病 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大水漫灌均易发病。病株入窖 后,窖温高、湿度大,可在窖内继续侵染引起腐烂
2.病原 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vy。属 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3.发病特点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夏、越冬,也可在 种株上越冬。菌核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极强,在土中可存 活数年。春、秋季遇雨或浇水后,菌核便萌发,产生子囊 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染老黄脚叶,引起初侵染和进 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春、秋季多雨发病 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大水漫灌均易发病。病株入窖 后,窖温高、湿度大,可在窖内继续侵染引起腐烂
4. 防治要点 (1)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播前翻地,深埋菌核, 减少土壤菌源。 (2)用10%盐水或20%硫酸铵水选种,除去混杂在 种子中的菌核。 (3)挑选健株留种,摘除老黄脚叶,切断侵染桥梁。 (4)雨后及时排水,低洼地采用高畦栽培;窖藏期加 強管理,防止腐烂。 (5)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 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4. 防治要点 (1)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播前翻地,深埋菌核, 减少土壤菌源。 (2)用10%盐水或20%硫酸铵水选种,除去混杂在 种子中的菌核。 (3)挑选健株留种,摘除老黄脚叶,切断侵染桥梁。 (4)雨后及时排水,低洼地采用高畦栽培;窖藏期加 強管理,防止腐烂。 (5)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 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 白菜黑斑病 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是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病害, 近年来危害加重,已上升为主要病害。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白菜、花椰菜、甘蓝、萝卜等的叶片, 也可侵害叶柄、花梗和种荚。叶片发病,多从外叶 开始,病斑近圆形,灰白色至灰褐色。病斑上有明 显的轮纹,周围时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 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外叶干枯,菜心裸露。 叶柄上病斑梭形,暗褐色,稍凹陷
★ 白菜黑斑病 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是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病害, 近年来危害加重,已上升为主要病害。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白菜、花椰菜、甘蓝、萝卜等的叶片, 也可侵害叶柄、花梗和种荚。叶片发病,多从外叶 开始,病斑近圆形,灰白色至灰褐色。病斑上有明 显的轮纹,周围时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 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外叶干枯,菜心裸露。 叶柄上病斑梭形,暗褐色,稍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