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命题人:吴扬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审核人:吴扬 、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4分) zhdo祸 xie取 慢 2.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的句子。(8分) ①《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的句子是 作者 《次北固山下》) ②《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作者《水调歌头》) ③《十五夜望月》中最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句子是 (作者《十五夜望月》) 3.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其内容丰富隽永,语言风格各异,修辞技 巧别具特色,读来令人难忘。请根据课内阅读的诵读欣赏,补全下面的对联。(2分) ①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②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方志敏卧室联) 4.请展开联想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月亮(色)、树影、笛(琴)声”这三个 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幅画面。(50字以内)(3分) 5.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边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请选择其中的一则作简单分析。(2分) 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2004~200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吴扬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审核人:吴扬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4 分) bì益 zhào 祸 xié取 dài 慢 2.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的句子。(8 分) ①《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的句子是 , 。(作者 《次北固山下》) ②《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作者 《水调歌头》) ③《十五夜望月》中最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句子是 (作者 《十五夜望月》) 3.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其内容丰富隽永,语言风格各异,修辞技 巧别具特色,读来令人难忘。请根据课内阅读的诵读欣赏,补全下面的对联。(2 分) ①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②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方志敏卧室联) 4.请展开联想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月亮(色)、树影、笛(琴)声”这三个 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幅画面。(50 字以内)(3 分) 5.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边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请选择其中的一则作简单分析。(2 分) 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②雅洁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肌肤。 6.名著阅读(3分) ①《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成了智慧 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 人物是 这部作品是 ②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7.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 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 嘲道:“ ①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②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 、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7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该词作者乃“唐宋八大家”之一,请问“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人?(写出姓名即可)(2分) 9.请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并简述你对该句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1+2=3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②雅洁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肌肤。 6.名著阅读(3 分) ①《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成了智慧 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 人物是 ,这部作品是 。 ②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7.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2 分)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 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 嘲道:“ ” ①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②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 二、阅读理解。(46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7 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该词作者乃“唐宋八大家”之一,请问“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人?(写出姓名即可)(2 分) 9.请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并简述你对该句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1+2=3 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遥望苍茫青天,苏轼浮想联 翩,疑问连连。如果你在遥望青天,你会有怎样的遐思?(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6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 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 驱之别院。 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明察秋毫察 ②私拟作群鹤舞空拟 1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 至之市 项为之强 而置之其坐 驱之别 C.L观之正浓 D.何不试之以足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4.文章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物外之趣”?(2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遥望苍茫青天,苏轼浮想联 翩,疑问连连。如果你在遥望青天,你会有怎样的遐思?(2 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6 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 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 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 驱之别院。 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 分) ①明察.秋毫 察: ②私拟.作群鹤舞空 拟: 1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2 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 A. 至之.市 B. 项为之.强 而置之.其坐 驱之.别院 C. 观之.正浓 D. 何不试之.以足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4.文章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物外之趣”?(2 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 3 页(共 8 页)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3分) 15.生活中,你是否有过类似“物外之趣”的经历,也遇到过“藐小微物”,也有细小见闻? 请用简单的语言将其描述出。(要求:不少于30字)(3分) (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9分)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 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 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 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 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 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 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 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 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 种情形 16.本段文字,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风习画”。试为这幅“风习画”命名。(1分) 17.选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赛龙舟场面的?(3分) 18.选文在写赛手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些描写对表现赛船的场面有何作用?(2+1=3分) 19.仔细阅读画线处思考:如果你身历其境,亲眼目睹了赛船的精彩场面,你还可以产生哪 些联想?有什么感受?(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4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3 分) 15.生活中,你是否有过类似“物外之趣”的经历,也遇到过“藐小微物”,也有细小见闻? 请用简单的语言将其描述出。(要求:不少于 30 字)(3 分) (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9 分)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 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 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 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 12 个到 18 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 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 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 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 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 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 种情形。 16.本段文字,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风习画”。试为这幅“风习画”命名。(1 分) 17.选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赛龙舟场面的?(3 分) 18.选文在写赛手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些描写对表现赛船的场面有何作用?(2+1=3 分) 19.仔细阅读画线处思考:如果你身历其境,亲眼目睹了赛船的精彩场面,你还可以产生哪 些联想?有什么感受?(2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4 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 4 页(共 8 页)
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 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 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 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 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 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 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 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 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 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 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 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 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 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 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 花,结着芳香的果。 20.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2分) 21.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 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 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 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 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 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 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 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 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 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 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 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 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 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 花,结着芳香的果。 20.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2 分) 21.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 分)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 ...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 ......,仿佛他会突然间飞 了。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