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验题一、选择题1、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如其他试剂对测定无干扰时,一般常选用最大吸收波长入max作为测定波长,这是由于A灵敏度最高:B.选择性最好:C.精密度最高:D.操作最方便答()2、用分光光度法测亚铁离子,采用的显色剂是:A.NH,SCN;B.二甲酚橙;C.邻二氮菲;D.磺基水杨酸答(O3、显色反应中,下列显色剂的选择原则错误是A显色剂的?值愈大愈好:B.显色反应产物的s值愈大愈好;C.显色剂的?值愈小愈好:D.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值相差愈大愈好答()4、在光度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调节仪器透光度的零点;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消除溶液和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答()5、微量镍比色测定的标准曲线如下图所示。将1.0g钢样溶解成100mL试液,取此液再稀释10倍。在同样条件下显色后测得吸光度为0.30,则钢样中镍含量为:D.1%A.0.05%;B.0.1%,C.0.5%,答()0. 40. 30. 20.1Ni含量/g·L-16、以浓度为2.0×10-4mol-L-某标准有色物质溶液做参比溶液调节光度计的A=0。再用标准曲线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得某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为4.0x10-mol-L-l。则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单位:mol-L-)为:B.5.0x10~;C.6.0x10-;D.3.0x10-A.4.0x104,答()7、光度测定中使用复合光时,曲线发生偏离,其原因是:A光强太弱;B.光强太强;C.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s相近;D.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值相差较大答()1
第十章.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验题 一、选择题 1、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如其他试剂对测定无干扰时,一般常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 作为 测定波长,这是由于: A.灵敏度最高; B.选择性最好; C.精密度最高; D.操作最方便 答( ) 2、用分光光度法测亚铁离子,采用的显色剂是: A.NH4SCN; B.二甲酚橙; C.邻二氮菲; D.磺基水杨酸 答( ) 3、显色反应中,下列显色剂的选择原则错误是: A.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 B.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 C.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 D.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 答( ) 4、在光度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调节仪器透光度的零点; 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消除溶液和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答( ) 5、微量镍比色测定的标准曲线如下图所示。将 1.0g 钢样溶解成 100mL 试液,取此液再稀 释 10 倍。在同样条件下显色后测得吸光度为 0. 30,则钢样中镍含量为: A.0.05%; B.0.1%; C.0.5%; D.1% 答( ) 6、以浓度为 2.0×10−4 mol⋅L−1 某标准有色物质溶液做参比溶液调节光度计的 A=0。再用标准 曲线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得某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为 4.0×10−4 mol⋅L−1 。则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 (单位:mol⋅L−1 )为: A.4.0×10−4 ; B.5.0×10−4 ; C.6.0×10−4 ; D.3.0×10−4 答( ) 7、光度测定中使用复合光时,曲线发生偏离,其原因是: A.光强太弱; B.光强太强; C.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ε相近; D.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ε值相差较大 答( ) 1
8、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A.入射光的强度;B.透过溶液后的光强度;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强度: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答()9、某有色溶液浓度为c时,透光度为To。将其浓度稀释为原来的时,其吸光度为:2A.ITo:B.2To,O:C.-lg-ToIgT2答(010、有机显色剂的优点很多,下列不属其优点的是:A.反应产物多为螯合物,稳定性高;B.反应的选择性高,可避免干扰反应发生;C.一般反应产物的s值大,故灵敏度高:D.显色剂的?值大,有利于提高灵敏度答(二、填空题1、欲测定Ti(IV)与H,O,配合物的黄色溶液,应选用色滤光片。2、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Fe2+浓度,设浓度为c的溶液其透光度为T。当浓度为1.5c的同种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测量,其透光度应为3、某物质的水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白光中的色光:若用光电比色法测定该试液,则必须选用色滤光片。色滤光片。4、欲测定红色的Fe(SCN)3配合物溶液,应选用是不同的。5、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各物质的最大6、某有色溶液当液层厚度为1cm时,透过光的强度为入射光强度的80%。若通过5cm的液层时,光强度减弱7、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磷。称取试样0.1850g,溶解并处理后,稀释至100mL,吸取10.00mL于50mL容量瓶中,经显色后,其c5x10°Lmol-lcm在1cm比色皿中测得A=003。这一测定的结果相对误差必然很大,其原因是,要提高测定准确度,除增大比色皿厚度或增加试样量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8、光度分析中对吸收池的要求,除了无色透明、耐腐蚀外,还要求对入射光不吸收9、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栅倒线色散率为1.2nm/mm,若选择光谱通带0.12nm,则出口狭缝宽度等于2
8、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A.入射光的强度; B.透过溶液后的光强度; 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强度; 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答( ) 9、某有色溶液浓度为 c 时,透光度为 T0。将其浓度稀释为原来的 1 2 时,其吸光度为: A. 1 2 T0; B.2T0; C.−lg 1 2 T0; D.− 1 2 lgT0 答( ) 10、有机显色剂的优点很多,下列不属其优点的是: A.反应产物多为螯合物,稳定性高; B.反应的选择性高,可避免干扰反应发生; C.一般反应产物的ε值大,故灵敏度高; D.显色剂的ε值大,有利于提高灵敏度 答( ) 二、填空题 1、欲测定 Ti(IV)与 H2O2 配合物的黄色溶液,应选用_色滤光片。 2、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 Fe2+ 浓度,设浓度为 c 的溶液其透光度为 T。当浓度为 1.5c 的 同种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测量,其透光度应为_。 3、某物质的水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白光中的_色光;若用光电比色法测定该试液 ,则必须选用_色滤光片。 4、欲测定红色的 Fe(SCN)3 配合物溶液,应选用_色滤光片。 5、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各物质的最大_是不同的。 6、某有色溶液当液层厚度为 1cm 时,透过光的强度为入射光强度的 80%。若通过 5cm 的液 层时,光强度减弱_。 7、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磷。称取试样 0.1850g,溶解并处理后,稀释至 100mL,吸取 10.00mL 于 50mL 容量瓶中,经显色后,其ε=5×103 L⋅mol−1 ⋅cm−1 ,在 1cm 比色皿中测得 A=0. 03。这一测定的结果相对误差必然很大,其原因是_,要提高 测定准确度,除增大比色皿厚度或增加试样量外,还可以采取_ _的措施。 8、光度分析中对吸收池的要求,除了无色透明、耐腐蚀外,还要求对入射光不吸收、 _、_。 9、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栅倒线色散率为 1.2nm/mm,若选择光谱通带 0.12nm,则出口狭 缝宽度等于_。 2
三、计算题1、一有色化合物(M=327.8g.mol-),在610nm处的c=6130Lmol-l-cm-l。称样溶解,在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吸取稀释液5.00mL再稀释至100mL,用2cm比色皿测定,欲使吸光度为0.320。问需称样多少克?2、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Fe2,称取0.500g试样,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邻二氮菲显色并稀至50.0mL,然后用1cm比色皿测定此溶液在510nm处的吸光度,得A=0.430。计算试样中铁的含量;当显色溶液再冲稀一倍时,其透光度是多少?(已知8510=1.10x10*L-mol-l.cm-,Mr=55.85g·mol-)3、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邻和对硝基苯胺混合物,在两个不同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根据以下数据计算邻和对硝基苯胺的浓度。^=280nm,4=1.040,8g=5260L.mo1-l.cm,s对=1400L-mo1-l.cm-l2=347nm,A=0.916,6g=1280Lmo1-l.cm=l,6对=9200L-mo1-l.cm-1(b=1.00cm)4、浓度为0.51μg·mL-的铜(Mcu=63.54g.mol-)溶液,用双环已酮草酰二踪比色测定。在波长600nm处,用2.0cm比色皿测得T=50.5%。求灵敏度,用c表示。3
三、计算题 1、一有色化合物(M=327.8g⋅mol−! ),在 610nm 处的ε=6130L⋅mol−1 ⋅cm−1 。称样溶解,在 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吸取稀释液 5.00mL,再稀释至 100mL,用 2cm 比色皿测定,欲使吸光 度为 0.320。问需称样多少克? 2、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 Fe2+ ,称取 0.500g 试样,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邻二氮菲显色并稀 至 50.0mL,然后用 1cm 比色皿测定此溶液在 510nm 处的吸光度,得 A=0.430。计算试样中铁 的含量;当显色溶液再冲稀一倍时,其透光度是多少? (已知ε510=1.10×104 L⋅mol−1 ⋅cm−1 ,MFe=55.85g⋅mol−1 ) 3、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邻和对硝基苯胺混合物,在两个不同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根据 以下数据计算邻和对硝基苯胺的浓度。 λ=280nm,A=1.040,ε邻=5260L mol cm ,ε对=1400L 1 ⋅ ⋅ − −1 mol cm 1 ⋅ ⋅ − −1 λ=347nm,A=0.916,ε邻=1280L mol cm ,ε对=9200L 1 ⋅ ⋅ − −1 mol cm 1 ⋅ ⋅ − −1 (b=1.00cm) 4、浓度为 0.51μg⋅mL−1 的铜(MCu=63.54g⋅mol−1 )溶液,用双环已酮草酰二腙比色测定。在 波长 600nm 处,用 2.0cm 比色皿测得 T=50.5%。求灵敏度,用ε表示。 3
第十章.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验题答案一、选择题1、A2、C3、C4、D5、C6、C7、D8、D9、D10、D二、填空题1、蓝2、2、/ (%)3、3、黄;黄4、4、青5、5、吸光度6、6、67.2%7、A值太小;不要稀释试液8、不反射;不散射9、0.1μm三、计算题1、17.1mg2、0.0218%0.6103、7.186x10-5mol-L-l4=1.9×10°L-mol-cm4、6=bc4
第十章.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验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D 5、C 6、C 7、D 8、D 9、D 10、D 二、填空题 1、 蓝 2、 2、 T3 (T 3 2 ) 3、 3、黄 ; 黄 4、 4、青 5、 5、吸光度 6、 6、67.2% 7、A 值 太 小; 不 要 稀 释 试 液 8、 不 反 射; 不 散 射 9、0.1μm 三、计算题 1、17.1mg 2、0.0218% 0.610 3、7.186×10−5 mol⋅L−1 4、ε = A bc=1.9×104 L⋅mol−1 ⋅cm−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