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型Y型的变换条件: G1=G12+G31+ G1G31 R12R31 G23 R1=Rn+R+R3 G23G12 G2=G23+G12+ R23R12 G3t R2=Rn+RRs G3=G31+G23+ G31G23 R31R23 Gv R3=R2+R3+R31 Ry=△相邻电阻乘积 ∑Ra G。=Y相邻电导乘积 EGY 左主板 右副板 板书 设计 复习巩固 复习: 作业:2-2,2-4,2-6 作业要求 教 后 记
由Δ型 Y 型的变换条件: 板 书 设计 左主板 右副板 复习巩固 作业要求 复习: 作业:2-2,2-4,2-6 教 后 记 12 31 23 3 31 23 31 23 12 2 23 12 23 12 31 1 12 31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12 23 31 31 23 3 12 23 31 23 12 2 12 23 31 12 31 1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相邻电阻乘积 Y Y Δ G G 相邻电导乘积
章节名称 2.5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2.6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7输入电阻 教学目的 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输入电阻的计算 时间安排 时间: 地点: 教学重点 电源的串、并联,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 流源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计算 难点 无 教学过程 2.5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1.理想电压源的串联和并联: 相同的电压源才能并联,电源中的电流不确定。 任意 元件 2.理想电流源的串联并联 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联,每个电流源的端电压不能确定。 任意 严仕 is 2.6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u 可得等效的条件: is=
章节名称 2.5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6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7 输入电阻 教学目的 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输入电阻的计算 时间安排 时间: 地点: 教学重点 电源的串、并联,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 流源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计算 难点 无 教 学 过 程 2.5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1. 理想电压源的串联和并联: 相同的电压源才能并联,电源中的电流不确定。 2. 理想电流源的串联并联 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联, 每个电流源的端电压不能确定。 2.6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可得等效的条件: + _ i 任意 元件 u + _ uS uS + _ i u + _ is 任意 元件 u + _ i s + _ u i + _ us Ri + u _ i Gi + u _ is i i i S S R G R u i 1 ,
(1)变换关系:数值关系: 方向:电流源电流方向为电压源电压升方向。 (2)等效是对外部电路等效,对内部电路是不等效的。 开路的电压源中无电流流过Ri; 开路的电流源可以有电流流过并联电导G。 电压源短路时,电阻中Ri有电流: 电流源短路时,并联电导G中无电流。 (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能相互转换。 利用电源转换简化电路计算。 例题: 2.7输入电阻 1.定义 2.计算方法 (1)如果一端口内部仅含电阻,则应用电阻的串、并联和△-Y变换等方法求它的等效电 阻: (2)对含有受控源和电阻的两端电路,用电压、电流法求输入电阻,即在端口加电压源, 求得电流,或在端口加电流源,求得电压,得其比值。 板书 左主板 右副板 设计 复习巩固 复习: 作业:2-10,2-13,2-16 作业要求 教 后 记
(1) 变换关系:数值关系; 方向:电流源电流方向为电压源电压升方向。 (2) 等效是对外部电路等效,对内部电路是不等效的。 开路的电压源中无电流流过 Ri ; 开路的电流源可以有电流流过并联电导 Gi 。 电压源短路时,电阻中 Ri 有电流; 电流源短路时, 并联电导 Gi 中无电流。 (3)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能相互转换。 利用电源转换简化电路计算。 例题: 2.7 输入电阻 1. 定义 2. 计算方法 (1)如果一端口内部仅含电阻,则应用电阻的串、并联和Δ-Y 变换等方法求它的等效电 阻; (2)对含有受控源和电阻的两端电路,用电压、电流法求输入电阻,即在端口加电压源, 求得电流,或在端口加电流源,求得电压,得其比值。 板 书 设计 左主板 右副板 复习巩固 作业要求 复习: 作业:2-10,2-13,2-16 教 后 记
章节名称 3.1电路的图3.2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3.3支路电流法3.4网孔电流法 教学目的 熟悉电路的图基本概念,掌握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网孔电流法,了解支路 电流法 时间安排 时间: 地点: 教学重点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基本回路选取, 难点 基本回路选取 网孔电流法 教学过程 3.1电路的图 (I)图的定义(Graph) (2)路径 (3)连通图 (4)子图 树(Tree)T是连通图的一个子图满足下列条件:(1)连通 (2)包含所有结点 (3)不含回路 树支:构成树的支路。连支:属于G而不属于T的支路。 回路(Lo0p):L是连通图的一个子图,构成一条闭合路径,满足:(1)连通,(2)每个节点关联2条支路 基本回路(单连支回路): 3.2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n个结点的电路,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 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为:b一(n一1) 3.3支路电流法(Branch Current Method) 1.支路电流法: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2.独立方程的列写: (I)从电路的n个结点中任意选择n-1个结点列写KCL方程 (2)选择基本回路列写b-(n-1)个KVL方程 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2)选定(n-1)个节点,列写其KCL方程: (3)选定b-(n-1)个独立回路,列写其KVL方程: (4)求解上述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 (⑤)进一步计算支路电压和进行其它分析。 支路电流法的特点: 支路法列写的是KCL和KVL方程,所以方程列写方便、直观,但方程数较多,宜于在支路数不多的 情况下使用。 有受控源的电路,方程列写分两步: (1)先将受控源看作独立源列方程: (2)将控制量用支路电流表示,并代入(1)中所列的方程,消去中间变量
章节名称 3.1 电路的图 3.2 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 3.3 支路电流法 3.4 网孔电流法 教学目的 熟悉电路的图基本概念,掌握 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网孔电流法,了解支路 电流法 时间安排 时间: 地点: 教学重点 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基本回路选取, 网孔电流法 难点 基本回路选取 教 学 过 程 3.1 电路的图 (1) 图的定义(Graph) (2) 路径 (3) 连通图 (4) 子图 树 (Tree):T 是连通图的一个子图满足下列条件:(1) 连通 (2) 包含所有结点 (3) 不含回路 树支:构成树的支路。连支:属于 G 而不属于 T 的支路。 回路 (Loop):L 是连通图的一个子图,构成一条闭合路径,满足:(1)连通,(2)每个节点关联 2 条支路 基本回路(单连支回路): 3.2 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 n 个结点的电路, 独立的 KCL 方程为 n-1 个。 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 独立的 KCL 和 KVL 方程数为:b-(n-1) 3.3 支路电流法(Branch Current Method) 1. 支路电流法: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2. 独立方程的列写: (1)从电路的 n 个结点中任意选择 n-1 个结点列写 KCL 方程 (2)选择基本回路列写 b-(n-1) 个 KVL 方程 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1) 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2) 选定(n–1)个节点,列写其 KCL 方程; (3) 选定 b–(n–1)个独立回路,列写其 KVL 方程; (4)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 b 个支路电流; (5) 进一步计算支路电压和进行其它分析。 支路电流法的特点: 支路法列写的是 KCL 和 KVL 方程, 所以方程列写方便、直观,但方程数较多,宜于在支路数不多的 情况下使用。 有受控源的电路,方程列写分两步: (1) 先将受控源看作独立源列方程; (2) 将控制量用支路电流表示,并代入(1)中所列的方程,消去中间变量
例题: 3.4网孔电流法(Mesh Current Method) 1.网孔电流法:以平面电路中网孔电流为未知量来列写电路方程。 基本思想: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假想在每个网孔中都有一个电流在流动。各支路电 流可用网孔电流的线性组合表示,列出关于网孔电流的方程组。 对于具有m个网孔的电路,有:R1im+R12im2十…+R1mm=3ml R2im+R2im2+R2mimm =4sm2 Rmiml+Rm2im2++Rmmimm =4smm Rkk:自电阻(为正) Rjk:互电阻 十:流过互阻的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同 一:流过互阻的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反 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的一般步骤 (1)选定网孔作为独立回路,并标出网孔电流方向: (2)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用观察法列写各回路的KVL方程; (3)求解上述方程组,得到各网孔电流: (4)求各支路电流(用网孔电流线性表示): (5)其它分析。 板书 设计 复习巩固 复习: 作业要求 作业:3-1,3-3,3-6,3-7,3-8 教 后 记
例题: 3.4 网孔电流法 (Mesh Current Method) 1.网孔电流法:以平面电路中网孔电流为未知量来列写电路方程。 基本思想: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假想在每个网孔中都有一个电流在流动。各支路电 流可用网孔电流的线性组合表示,列出关于网孔电流的方程组。 对于具有 m 个网孔的电路,有: Rk k:自电阻(为正) Rj k:互电阻 + : 流过互阻的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同 - : 流过互阻的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反 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的一般步骤 (1) 选定网孔作为独立回路,并标出网孔电流方向; (2) 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用观察法列写各回路的 KVL 方程; (3) 求解上述方程组,得到各网孔电流; (4) 求各支路电流(用网孔电流线性表示); (5) 其它分析。 板 书 设计 复习巩固 作业要求 复习: 作业:3-1,3-3,3-6,3-7,3-8 教 后 记 11 m1 12 m2 1m mm uSm1 R i R i R i m1 m1 m2 m2 mm mm uSmm R i R i R i 21 m1 22 m2 2m mm uSm2 R i R i R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