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 物理与电子学院 教案 课程编号: 02300700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开设时间: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电路原理 系 (室):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专业人数:2019级 物理学139人 授课教师: 侯卫周 使用教材:电路邱关源第五版(高教出版社) 2019年01月26日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制
河南大学 物理与电子学院 教 案 课 程 编 号: 02300700 课 程 性 质: 专业选修课 开 设 时 间: 2019 ~2020 学年 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 电路原理 系 (室):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专业人数: 2019 级 物理学 139 人 授 课 教 师: 侯卫周 使 用 教 材:电路 邱关源 第五版(高教出版社) 2019 年 01 月 26 日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制
章节名称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教学目的 掌握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时间安排 时间: 地点: 教学重点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难点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教学过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 电:优越的能量形式(电能)和信息载体(电信号),易于转换、传输、控制。 二、电路:各种电器件相互联接构成的电流通路(也叫网络、系统) 电路的组成:电源,负载,传输、变换、控制等器件。 电路的功能:电能转换、传输,电信号处理、传递。 三、电路理论:研究电路普遍规律的学科 1.电路模型:根据实际电路抽象,近似反映实际电路本质特征,用电路图表示 2.电路元件:组成电路模型的基本单元 理想化的元件:每种元件只表示一种电磁特性(u-i,u-q,i-中…)。 实际电路→电路模型: 先将实际电路中各电器件用其模型表示(表示成相应电路元件或其组合),然后各元 件之间用理想导线相联电路模型是实际电路的等效,近似反映实际电路本质特征但是,当 工作条件不同,或者精度要求不同的时候,相同的实际电路可能会有不同的电路模型 3.元件分类(电路分类): ①元件参数与电磁量的变化关系:线性元件→线性电路(电源+线性元件) 非线性元件→非线性电路(含非线性元件) ②元件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性: 非时变参数元件→非时变参数电路(电源+非时变参数元件) 时变参数元件(本书不涉及)·时变参数电路(含时变参数元件) ③元件参数随电磁量的空间分布性:集中参数元件,→集中参数电路 分布参数元件·分布参数电路 1.2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主要电路变量:电流i、电压u、电荷q、磁链中。 一、电流 1、定义:荷电质点的有序运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 单位:A,mA,μA 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def i(t)=lim △g=dg 2、电流的 △方便,人为任意假定一个方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二、电压 1.定义:电场中某两点A、B间的电压U等于将单位正电荷q从A点移至B点电场力
章节名称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教学目的 掌握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时间安排 时间: 地点: 教学重点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难点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教 学 过 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电:优越的能量形式(电能)和信息载体(电信号),易于转换、传输、控制。 二、电路:各种电器件相互联接构成的电流通路(也叫网络、系统) 电路的组成:电源,负载,传输、变换、控制等器件。 电路的功能: 电能转换、传输,电信号处理、传递。 三、电路理论:研究电路普遍规律的学科 1.电路模型:根据实际电路抽象,近似反映实际电路本质特征,用电路图表示 2.电路元件:组成电路模型的基本单元 理想化的元件:每种元件只表示一种电磁特性(u-i,u-q,i-ψ…)。 实际电路 → 电路模型: 先将实际电路中各电器件用其模型表示(表示成相应电路元件或其组合),然后各元 件之间用理想导线相联电路模型是实际电路的等效,近似反映实际电路本质特征但是,当 工作条件不同,或者精度要求不同的时候,相同的实际电路可能会有不同的电路模型 3.元件分类(电路分类): ①元件参数与电磁量的变化关系:线性元件→ 线性电路(电源 + 线性元件) 非线性元件→ 非线性电路(含非线性元件) ②元件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性: 非时变参数元件→ 非时变参数电路(电源 +非时变参数元件) 时变参数元件(本书不涉及)→ 时变参数电路(含时变参数元件) ③元件参数随电磁量的空间分布性 :集中参数元件,→ 集中参数电路 分布参数元件→ 分布参数电路 1.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主要电路变量:电流 i、电压 u、电荷 q、磁链ψ。 一、电流 1、 定义:荷电质点的有序运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 单位:A,mA,μA … 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2、电流的参考方向:为分析方便,人为任意假定一个方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二、电压 1. 定义: 电场中某两点 A 、B 间的电压 UAB 等于将单位正电荷 q 从 A 点移至 B 点电场力 t q t q i t t d d Δ Δ ( ) lim Δ 0 def
所做的功wAB,即 def dW UAB= 单位:V,mV,μV dq 2.电压的参考方向 3. 电压参考方向的表示方式: (1) 用正负极性表示:由正极指向负极为电压降的方向 (2)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为电压降的参考方向 (3)用双下标表示:如UAB表示由A指向B的方向为电压降 小节: 左主板 右副板 板书 设计 复习巩固 作业:1-2,1-4 作业要求 教 后 记
所做的功 wAB ,即 单位:V,mV,μV 2. 电压的参考方向 3. 电压参考方向的表示方式: (1) 用正负极性表示:由正极指向负极为电压降的方向 (2) 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为电压降的参考方向 (3)用双下标表示:如 UAB 表示由 A 指向 B 的方向为电压降 小节: 板 书 设计 左主板 右副板 复习巩固 作业要求 作业:1-2,1-4 教 后 记 q W U d d AB def AB
章节名称 1.3电功率与电能1.4电路元件 教学目的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判断功率的吸收和发出),了解电路元件 时间安排 时间: 地点: 教学重点 判断功率的吸收和发出 难点 判断功率的吸收和发出 教 学过程 1.3电功率与电能 一、电功率 1、定义:电能的转换或传输速率 dw p= -=i dt 2、如何判断功率的吸收和发出 (1)根据u、i的实际方向 相同时吸收电能(功率):相反则发出电能(功率) (2)根据计算结果: 关联:表示“吸收”的功率:p>0,实际吸收 p<0,实际发出 非关联:表示“发出”的功率:p>0,实际发出 p<0,实际吸收 二、电能 w(0)='p5)d5-5)i(5)d5 例1.1:求各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3A 一 “回一 6V 6V -6V 1.4电路元件 元件分类(电路分类): 线性元件,特性方程为线性方程。→线性电路(电源+线性元件) 非线性元件,如:钨丝灯、二极管·→非线性电路(含非线性元件) 两端元件 多端元件
章节名称 1.3 电功率与电能 1.4 电路元件 教学目的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判断功率的吸收和发出),了解电路元件 时间安排 时间: 地点: 教学重点 判断功率的吸收和发出 难点 判断功率的吸收和发出 教 学 过 程 1.3 电功率与电能 一、电功率 1、定义:电能的转换或传输速率 2、如何判断功率的吸收和发出 (1)根据 u、i 的实际方向 相同时吸收电能(功率);相反则发出电能(功率) (2)根据计算结果: 关联:表示“吸收”的功率:p>0,实际吸收 p<0,实际发出 非关联:表示“发出”的功率:p>0,实际发出 p<0,实际吸收 二、电能 例 1.1 :求各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1.4 电路元件 元件分类(电路分类): 线性元件,特性方程为线性方程。 → 线性电路(电源 + 线性元件) 非线性元件 ,如:钨丝灯、二极管… → 非线性电路(含非线性元件) 两端元件 多端元件 + - 6V 3A + - 6V 3A + - -6V 3A a b c dt dw p ui t t t t w t p d u i d 0 0 ( ) ( ) ( ) ( )
有源元件 无源元件 非时变参数元件→非时变参数电路(电源+非时变参数元件) 时变参数元件(本书不涉及)·时变参数电路(含时变参数元件) 集中参数元件,元件特性由端子上的电磁量确切表达,与空间位置无关 分布参数元件,元件特性与空间位置有关。→分布参数电路 板书 左主板 右副板 设计 复习巩固 作业:1-5,1-7,1-8 作业要求 教 后 记
有源元件 无源元件 非时变参数元件→ 非时变参数电路(电源 +非时变参数元件) 时变参数元件(本书不涉及)→ 时变参数电路(含时变参数元件) 集中参数元件, 元件特性由端子上的电磁量确切表达,与空间位置无关 分布参数元件,元件特性与空间位置有关。→ 分布参数电路 板 书 设计 左主板 右副板 复习巩固 作业要求 作业:1-5,1-7,1-8 教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