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军区总指挥张启龙等许多重要领导干部。任弼时来到时,袁德 生已被杀害;主首道被攻击为“不可救药的官僚主义”、“右 倾机会主义”,多次进行大会斗争,已撒销了一切职务,张启龙 被攻击为“阶级异己分子”、“反革命”,判了两个月徒刑, 准备杀害。被他们乱抓乱杀的,还有其他许多同志。任粥时反 对这种乱抓乱杀的作法。在他主持的省委会议上,他强调指 出:在肃反中不能随便孤人,更不能乱杀人,抓人杀人,都要 有确凿的证据,杀人必须经过省委的批准。根据他的意见,省 委作出了相应的决定,并成立了裁判部。他还坚决抵制了陈、 刘两人提出要在军队中肃反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以 后,张启龙从保卫局释放出来了,被陈、刘诬陷的张子意也保 护下来了,曾一度受排斥的张平化、王恩茂、曾涤等人,也不 再受迫害,并安排了工作。而真正的反革命内奸却受到了镇 压。上述许多被解救出来的同志在回忆这段历史时,都怀着十 分感激的心情说,“我们都是幸存者,是任弼时同志救了我 们!”① 还有一件被干部称赞的串,是边区工作在省委和任荔时的 领导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扭转了长期被动的局面。当时的湘 赣地区,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环境,四面受敢人包围,根据地日 渐缩小。任弼时利用战争的间隙,加紧做好巩固边这的工作。 他整顿边区各级政权,开展查田运动,发展农业生产,整顿工 商业,整编边区主力红军,为反击即将到来的第五次“围剿”, 做了准备。任弼时还根据毛泽东的建军思想,抓繁做好红军的 建设工作。他先将由地方游击队改建的独立一师和三师合组的 ①王首道、张启龙、张子意、:任远1978年的回忆· 22
第八军,改编为第十七师,健全它的指挥系统,加强政治思想 工作,重申红军要坚持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三大任务,坚 持执行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的政策。他还抓紧组织边区地方武 装,在各县区、乡成立赤卫军、少年先锋队和红军预备队,把 整个边区都组织起来。不久,原在湘鄂赣的十八师也调到了湘 颜,进一步充实了边区的战斗力量。 根据边区敌我的实际情况,运用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及时 改变指导作战的某些错误作法,这是任弼时在边区取得反“围 剿”战争胜利的一次重要实践。一九三三年,蒋介石调动了一 百万军队,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为了割 断中央根据地与湘赣根据地的联系,蒋介石首先用重兵向湘赣 边区发动进攻。这时,湘赣边区主力第十七师,按照中央军委 一九三四年一月的错误命令,挥师北上,去打九江和南浔线, 因而使得留在湘赣边区另一主力第十八师,承受了四万多敌兵 压境的巨大压力。面对这一严重处境,任弼时与王篪等商量 后,决定撤出边区中心的永新县城,改变原来只打单纯的防御 战和阵地战的作法,将红军迁回于永新、安福、莲花等县的边 界地区,同敢人打运动战。这样,敌人虽于三月占领了永新县 城,而红十八师却在五马山地区歼灭了王东原部的一部分敌 人,取得了战路上的主动。红十七师从南得线回师边区与第十 八师会合后,任弼时更要求集中兵力打好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为目的的运动战。在他和王履、肖克等指挥下,两师主力和地 方武装密切配合,连续打了两个大胜仗。一次是四月上旬在永 新附近的沙市打的伏击战,消灭了敌十五师王东原部的一个 旅,活捉了旅长侯鹏飞、团长徐本桢及旅参谋长赵楚脚,取得 了赣江以西战场上五次反“围剿”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另一 28
次是四月中旬,在安福、莲花之漫田,打垮了敌六十二师王哨瑛 的一个旅,取得了边区反“围测”的主动权①。然而,湘铸边区的 局部胜利,并不能改变整个中央苏区的困难处境。由于“左” 倾错误的种种干扰和敌人的层层包图、封锁、分割,中央苏区 的范围越来越小,到最后不得不退出根据地。· (四) 一九三四年七月,任弼时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 代表党中央,将湘赣边区的红十七师和红十八师,改编为红六 军团,作为中央的先遭队,由遂川的横石出发,突围西征。红六 军团连续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来到湖南桂东的寨前圩。在 这里召开普师大会,正式宣布成立红六军团的领导机构,以任 弼时和肖克、王震三人组成军团的军政委员会,任弼时任军改 委员会主席。 红六军团西征,原计划在湘南停留,并开辟根据池。寨前 圩誓师后,六军团遇到了敌何键部两个师的追击和四个保安团 的拦堵,广西敌两个师亦正在北调。面对新的情况,任弼时及 时改变了原定计刘,率领部队机智地通过了郴县、桂阳,攻占 了新田,进到了距零陵县城不远的略江口、蔡家埠,准备在这 里强渡湘江,向贺龙、关向应指挥的红三军活动地区前进。此 时,蒋介石已调集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的数方军队沿江布 防,企图合组包围,阻止红军西进。任弼时在确知这一情报 ①消克:《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一献给任弼时、贺龙、关向应 同志?·
后,又当机立断,改变了在略江口、萘家埠渡江的计刘,率领 红六军团以急行军的方式,跨越阳明山区,东出祁阳的白果 市,由敌人侧面急转南下,跳出了包围,顺利地通过了宁远、 新田、嘉禾、道县等地,在广西永安与全县之间的界首渡过了 湘江。 任粥时率领红六军团在突破强大敌人的包围时,不是消极 的避战,而是利用时机,尽可能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西征 开辟胜利的道路。例如,当部队渡过潇水,来到广西永安关 时,后面有三个师的敌人紧追上来。他同军团的其他领导同志 商量后,决定给尾追的敌人以歼灭性的打击。红六军团的指战 员按照他的部署,理伏在永安山的两侧,等到趾高气扬的敌军 进入伏击圈时,如雨的枪弹铺天盖地地向敌人扫去,顿时把敌 人打得溃不成军,缴获了许多战利品,补充了部队。红六军团 进入湖南、贵州边境时,他和军团的其他领导同志又组织了一 次新广战役,打垮了敌人一个纵队,为红军煎得了前进和休整 的时间①。 在红六军团西征中,任弼时非常注意做群众和部队的政治 思想工作。凡部队所到之处,都要随时随地宣传群众,发动群 众,组织群众,并将缴获物资分给群众,沿途搬播红色火种。 在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他更严令部队尊重兄弟民族的风俗习 惯,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因而使部队得到苗、侗两族人民的帮 助,顺利地通过了这些地区。 在限苦的行军作战中,任弼时处处以身作则,以共产党员 ①肖克: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一献给任弼时、贺龙、关向应 同忘?。 26
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部队。一次,他忘了交党费,当知道 党小组长已经替他交了时,再三说他不能做“特殊党员”,一 定要党小组长将代交的党费取回来,再由他亲自将党费交到党 小组长手上。还有一次,开党小组会议时,党小组长君他工作 忙,没有通知他。他知道后,主动前去参加,并说:“我要是 不能来,就要请假,但你们一定要通知我,因为我是普通党员 麻。”他象小组里的其他党员一样,盘着腿,坐在炊事员、背 卫员中间,向党小组汇报自已的思想情况,同大家一起讨论当 时红军面临的各种问题。部队进入黔境以后,他得了疟疾,险 色发黄,常曾虚汗,时冷时烧,身体更加消瘦,但仍坚持扶着 拐杖,同战士们一样步行,只是在实在不能支持的时候,才同 意战士们的劝说,躺在担架上,随军行进。 红六军团来到贵州石阡县时,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整个 部队被截为三段,许多战士在弹尽粮绝的清况下,跳堂壮烈牺 牲。这时,任弼时正发着高烧。他不顾战士们的劝阻,亲自来 到指挥部,向一位老农详细询问当地情况。这位老农说:“你 们不要急,山山有亲,亲亲通南京。”他听了非常高兴,要政 治部主任张子意将这两句话记下来,当作突围的战斗口号,并 立即传达到全军团的每一个战士①。“山山有亲”,标志着革 命的道路无论怎样艰险,但在革命战士的脚下,它决不是不可 逾越的障得,而是可以最后通向“南京”的。在他强有力的鼓舞 下,几千名战士终于象一股洪流,冲破了敌人的包图。突围 时,他扶着拐杖站在路旁,指浑拥挤在狭隘的小略上而又有些 混乱的队伍前进。直到部队差不多过完了,他断定确实脱离了 ①王震:<悼念任窍时同志》,载《任弼时同志逝世纪念集·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