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制造“五册”修案的斗争,号召青年参 加北伐战争,引导许多背年走上北伐战争的前线。 任羁时在主持团中央工作期间,强调青年团要服从党的领 导,也坚决抵制党内某些领导人脱离马列主义原则的错误领 导。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间,他领导团中央同陈独秀的右 倾设降主义进行了多次斗争。 一九二六年春,当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件”打击共产党 人时,任弼时在一次中共中央会议上,支持坚决羯露和打击蒋 介石反动行为的主张。他强调指出:对蒋介石的反动行为,我 们就是要斗争,不应退让,必须及时在广大人民面前揭露国民 党右派的阴谋,坚决打击其反动气焰,我们还要以此作为教 训,积极准备自己的力量,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不然,革命 的前途很危险④。一九二七年四月底,在武汉召开的中共第五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任弼时又一次同大家一起,批评陈独秀的 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这次会上,他被选为中央委员。火会结 束后,他在武汉主持召开共膏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 出团的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工农青年发展农村土地革 命,建立工衣自卫武装,反对背叛民族利益的大资产阶级,努 力促成工农及小资产阶级的亲密联合,建立民主专政的政权,为 工农的利益而斗争。会上,任弼时当进为团中央书记。为了进 一步抵制陈独秀推行右倾投降主义的顽固立场和恶劣手法,他 曾领导团中央通过了两项政治意见书,主张对蒋介石及汪精卫 给予坚决的反击,并将意见书提交党中央讨论。这年六月二十 三日,在武昌召开的中央扩大会议上,他同陈独秀展开了面对面 ①扬之华:<悼任粥时同志,载心任朝时同志逝世纪念集:· 12
的斗争。他强烈要求陈独秀执行共产国际五月指示,反对国民 党反动倾向,并宣读团中央提交党中央的意见书。对于陈独秀 将团中央意见书当场撕碎的蛮横态度和陈独秀那种家长式的无 理训斥,他坚持原则,据理力争,毫不退让。他说:“其理最 终会胜利的。”① “七·一五”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叛变革命后,党中央在汉口 召开“八·七”会议,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新方针。任弼时 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任弼时主持团中央工作期间,十分重视克服团组织内部的 错误思想。大革命失败后,团组织内部曾出现过“取消主义” 和“先锋主义”两种错误思想。任弼时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召 开的团中央扩大会议上,对这两种错误思想进行了严肃的批 判。他指出,“取消主义”之所以产生,是由于有型同志在国 民党反动派白色怒怖下,看到团的组织转入地下,工作遇到困 难,因而在思想上发生了动摇。他说,这些同志打普“帮助党 发展”的幌子,提出什么“团在中国没有特殊工作”,一切由 党来做就行了,或著说,只要注意做些儿童运动和文化工作就 可以了的主张,实际上是典型的机会主义,是要“使我们的党 孤立起来”,“取消党在青年群众运动中的影响”,或者改变 团的性质,使团变成一个文化组织。因此,团的组织必须坚决 申斥这种取消主义的错误倾向。至于先锋主义的产生,则是由 于一部分领导同志看到团组织在反对陈独秀的斗争中有了功 绩,就错误地认为青年团也应成为与共产党一样的政党,并把 ①陆定一: 痛悼伟大的人民战士一一任弼时同志,栽心任弼时同 志逝世纪念集》。 13
这标榜为“先锋主义”或组织所调“第二党”。他要求这些同 志不要忘记: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人民革命的领导者,应该只 有一个,这就是共产党,而共产主义背年团应该受党的领导, 做党的助手。要认识到“先锋主义的结果,有造成第二党的危 险领向,这对于党的发展是非常妨得的”,它比取消主义更为 危险①。这些批判不仅提高了团的政治思想,使错误倾向很快 得到克服;而且团结教育了犯错误的同志,坚持了青年团的正确 方向。 党的“八·七”会议后,任弼时按照中央决定,指导了鄂 南地区的农民暴动。湖南秋收暴动后,他代表中央于九月二十 二日来到长沙,详细调查了解和研究暴动后的敌我情况,毅然 纠正了湖南省委在执行中央关于进攻方针时所制定的第二次长 沙暴动的僧险计刘。在他看来,当时问题是农民没有发动起 来。其所以如此,固然与敌人“马日事变”的屠杀有关,但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同志忘记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没有在这 些地方做一点诸如没收土地、捕杀劣绅的事,以至得不到农民 的拥护。而有的同志,一提搞暴动,就只知道去炸铁路、打团 防,却丢掉了打击地主、发动农民这一条。因此,他认为必须 做出事实,把武装斗争与深入发动农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⑧。 他在取消第二次暴动计刘后,提出湖南省委当时的任务是:扩 大农民斗争,瓦解敌人军队,组织自已的武装,宣传苏维埃政 ①任窍时,《中同共产主义背年团中央局扩大会议的经过与意义》, 小毛:<先锋主义和取消主义,<无产背年,第3期,1928年1 月13日出版。 ②窍时报告>(一)(1927年9月27日),载<中央政治通讯,第12 期“湖南秋收躁动专号”,1927年10月27日出版
权,整顿和加强工会工作,与各重要区域建立交通联络站,在 必要的时候实行赤色恐怖,捕杀反动头自,以造成政治危机, 鼓起各地的农民运动等等①。他为此向中央写了报告。这个报 告后来登在《中央政治通讯》第十二期上。在此期间,他回家 探望了母亲,这是他投身革命以后仅有的一次母子见面。 关于任弼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工作,及时纠正某些冒 险作法,刘晓有段生动的回忆:“一九二九年弼时同志担任 党的江苏省委工作时,.有一次,我们在浦东农民武装斗争 失败以后,为着反对敌人镇压,准备再进行一次武装斗争而来 到上海,向省委请示。.但有一天,他忽然来到我住的旅 馆。我向他提意见,说他到这里来是很危险的。他却很冷静地 回答我说: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们对工作是要负责的, 不然会有更多的同志牺性。我听了他的谈话,几乎感动得流 泪。当时我认为他来了,一定给我们一个很肯定的决定,但 出乎我的意外,他却提了一连串的问题要我答复。我说浦东的 农民群众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情绪极高,要求武装反抗。弼时 同志就问到底高到什么程度?有什么具体事实?要我以一个地 区的具体情况来典型说明。他又问了不少当时的具体惰况,反 复地提出了许多假定的问题来和我研究,最后他说:决定行 动,还要与当地群众商量。因此,他又要我遂约了与我同来的 当地农民同志亲自与他谈话,了解当地、当时的事物、人儕、 敌我力盘、干部与组织情况等等,谈完了,他一声不响地走 了,只是说要我们很快地回去。就在当天深夜,他又到我的旅 馆来了。这时,他和白天谈话的态度完全不同,他用肯定而带 ①窍时报告>(一)(1927年9月27日)。 15
说服性的语调对我说:再来一次武装斗争的条件是不够成熟 的,所以我们要取消武装斗争的计划。接着就非常具体分析当 时的情况,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决定的理由。”①在革命工作 中,特别在艰险的斗争实践中,他就是这样以对革命高度负责 的精神,以对工作实事求是的作风,教宵干部,鼓励群众,端 正革命方向和坚特斗争的。 在这一期间,任弼时曾两次被捕,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 但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和钢铁意志,同敌人进行 着顽强的斗争。他第一次被捕,是在一九二八年十月。此前, 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弼时没有出席大会, 仍被选为中央委员,并于会后被调到中央机关工作。不久,中 央派他去安徽芜湖、安庆等地巡视工作,不幸在一次公园的约 会时被捕。在被押送途中,他机警地把准备好的口供托同乡转 告住在上海的他的爱人陈踪英,以便组织配合营救。在审讯期 间,敌人虽然对他用尽了各种酷刑,如头顶窑砖,膝跑铁链, 扛子压腿,脚跟塞砖等,使得他一次又一次昏死过去,但他坚 不吐实。正如他自己后来回忆时所说:“我从敌人的审问中已 经知道,敢人并不认识我,我要说出真名来,那就没个完了。 所以,我一日咬定,坚决不承认,顶多不过是死嘛!”@敌人 没有办法,就按照他的口供查对,因党组织早有安排,使敌人 无懈可击,终于在一九二九年三月将他释放出狱。出狱后,他 负贵江苏省委工作。同年十一月,他不幸又在上海被捕,关押在 由外国帝闻主义控制的上海的西牢里。由于他在被捕时机警地 ①刘晓:《悼念弼时同志一永记不忘的片断回忆,载《任粥时 同志逝世纪念集, @据1978年11月师在的回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