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家政策对产业结构及布局的影响 (3)运输政策 (④价格政策 ·四、运输时间对运输需求量的影响 ·1.运输时间的概念及其构成 ·运输时间是指货物或旅客从甲地到乙地所花费的全部时间 ·客货运输时间的长短,影响旅客和货物在途时间形成的运输成本的大小,从而影响旅客对 运输的需求。 ·2.托运和购票时间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托运和购票时间较短,服务方法简便会增加运输需求;反之,则会减少运输需求。 ·3.等待时间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运输组织合理,可以最大幅度地压缩等待时间,增加对运输需求的吸引力: 运输准时,增加运输需求;反之,将减少运输需求。 ·4.运送速度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运输速度快,增加运输需求;反之,将减少运输需求。 5.多式联运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可以大大缩短中转时间,增加运输寻求。 ·6.夜间运输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积极开展夜间运输有利于增加运输需求。 第三节:运输需求弹性与运输需求函数 一、运输需求弹性 ·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E 1、运输需求价格弹性 ·一般情况下,运输需求弹性指的是运输需求的运价弹性。 ·旅客运输需求中生产性旅行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消费性旅行需求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与收入有关)。 ·货物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与货物的价值有关,价值小的价格弹性大,价值大的价格弹性小:还与货 物的季节性以及市场状况等有关。 ·不同运输市场上客货运输的需求弹性有很大差别,还表现在与具体的运输方式、线路和方向有关。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①点弹性:是运输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16 ⑵国家政策对产业结构及布局的影响 ⑶运输政策 ⑷价格政策 • 四、运输时间对运输需求量的影响 • 1.运输时间的概念及其构成 • 运输时间是指货物或旅客从甲地到乙地所花费的全部时间。 • 客货运输时间的长短,影响旅客和货物在途时间形成的运输成本的大小,从而影响旅客对 运输的需求。 • 2.托运和购票时间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 托运和购票时间较短,服务方法简便会增加运输需求;反之,则会减少运输需求。 • 3.等待时间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 运输组织合理,可以最大幅度地压缩等待时间,增加对运输需求的吸引力。 • 运输准时,增加运输需求;反之,将减少运输需求。 • 4.运送速度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 运输速度快,增加运输需求;反之,将减少运输需求。 • 5.多式联运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 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可以大大缩短中转时间,增加运输寻求。 • 6.夜间运输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 积极开展夜间运输有利于增加运输需求。 第三节:运输需求弹性与运输需求函数 • 一、运输需求弹性 • 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 EP 1、运输需求价格弹性 • 一般情况下,运输需求弹性指的是运输需求的运价弹性。 • 旅客运输需求中生产性旅行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消费性旅行需求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与收入有关)。 • 货物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与货物的价值有关,价值小的价格弹性大,价值大的价格弹性小;还与货 物的季节性以及市场状况等有关。 • 不同运输市场上客货运输的需求弹性有很大差别,还表现在与具体的运输方式、线路和方向有关。 • ⑴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 ①点弹性:是运输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点弹性计算举例: ·如果给定运输需求方程,可以很方便地求出某点的点弹性。 ·假设某运输方式的需求方程为Q=500-5P,指出P=30、P=50和P=80时的价格弹性? ·解:E=(dQ/dP)(P/Q)=-5(30/350)=-0.43 ·E=(dQ/dP)(P/Q)=-5(50/250)=-0.10 ·E=(dQ/dP)(P/Q)=-5(80/100)=-4.0 ·Q)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②弧弹性:是运输需求曲线上某两点间的平均弹性。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弧弹性计算举例: ·己知当运价P=10元时,Q=1000:P=6元时,Q=1200,请计算这两点间的弧弹性? ·解:根据定义,E=(200/-4)×(16/2200)=-0.3636,即价格提高1%,使数量减少0.36% ·Q)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注意说明: ·第一,由于运价与运输需求是反方向变化的,所以求出的弹性值为负值: ·第二,通常使用绝对值比较弹性的大小: ·第三,如果需求曲线是直线,尽管直线上各点斜率不变,但是P/Q的值是变动的,所以价格弹 性也是变化的。 ·(2)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情况 ·①完全无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运价如何变动,需求量保持不变。(垂线) ·②完全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运价不变,需求量可以无限增加。(平行线) ·③单位弹性,运价每变动一定的百分比,导致需求量变动同样的百分比。(双曲线) ·①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百分率小于运价变动的百分率。(曲线陡峭,斜率大) ·⑤言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百分率大于运价变动的百分率。(曲线平缓,斜率小) 17
17 • ⑴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 点弹性计算举例: • 如果给定运输需求方程,可以很方便地求出某点的点弹性。 • 假设某运输方式的需求方程为Q=500-5P,指出P=30、P=50和P=80时的价格弹性? • 解:EP =(dQ/dP)(P/Q)=-5(30/350)=-0.43 • EP =(dQ/dP)(P/Q)=-5(50/250)=-0.10 • EP =(dQ/dP)(P/Q)=-5(80/100)=-4.0 • ⑴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 ②弧弹性:是运输需求曲线上某两点间的平均弹性。 • ⑴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 弧弹性计算举例: • 已知当运价P=10 元时,Q=1000;P=6 元时,Q=1200, 请计算这两点间的弧弹性? • 解:根据定义, EP =(200/-4)×(16/2200)=-0.3636, 即价格提高1% ,使数量减少0.36% • ⑴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注意说明: • 第一,由于运价与运输需求是反方向变化的,所以求出的弹性值为负值; • 第二,通常使用绝对值比较弹性的大小; • 第三,如果需求曲线是直线,尽管直线上各点斜率不变,但是P/Q 的值是变动的,所以价格弹 性也是变化的。 • ⑵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情况 • ①完全无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运价如何变动,需求量保持不变。(垂线) • ②完全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运价不变,需求量可以无限增加。(平行线) • ③单位弹性,运价每变动一定的百分比,导致需求量变动同样的百分比。(双曲线) • ④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百分率小于运价变动的百分率。(曲线陡峭,斜率大) • ⑤富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百分率大于运价变动的百分率。(曲线平缓,斜率小)
·(③)不同运输需求弹性时运价变动对运输收入的影响。(解释) ·2、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点弹性、弧弹性 ·3、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 ·一种可替代的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化率将引起的另一种被替代的运输服务需求量的变化率,表示 为: ·不同的交叉弹性值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 ·①交叉弹性为正值,即Em>0,说明运输服务X的价格变动将引起运输服务Y的需求同方向变动, 表明X、Y的可替代性。 ·②交叉弹性为负值,即Em<0,说明运输服务x的价格变动将引起运输服务Y的需求反方向变动, 表明X、Y的互补性,即它们的结合使用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③交叉弹性为零,即Em=O,说明运输服务x的价格变动对运输服务Y的需求量没有影响。 ·4、运输需求的派生弹性 ·用来分析运输需求随其本源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灵敏程度, ·)运输需求的生产派生弹性 ·是指运输需求量对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百分之一,运 输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 ·(1)运输需求的生产派生弹性的公式表示 ·(2运输需求的商品派生弹性 ·是指反映运输需求量随商品需求变动而变化的灵敏程度,或者说商品需求水平变化百分之一,运输 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计算公式如下: ·如果已知某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还可建立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同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 系: 二、运输需求函数 ·运输需求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示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运输需求函数是运输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式,可表示为: ·得到实际应用的运输需求函数,主要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 ·()通过分析选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引入需求函数
18 • ⑶不同运输需求弹性时运价变动对运输收入的影响。(解释) • 2、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点弹性、弧弹性 • 3、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 • 一种可替代的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化率将引起的另一种被替代的运输服务需求量的变化率,表示 为: • 不同的交叉弹性值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 • ①交叉弹性为正值,即EPXY>0,说明运输服务X的价格变动将引起运输服务Y的需求同方向变动, 表明X、Y的可替代性。 • ②交叉弹性为负值,即EPXY<0,说明运输服务X的价格变动将引起运输服务Y的需求反方向变动, 表明X、Y的互补性,即它们的结合使用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③交叉弹性为零,即EPXY =0,说明运输服务X的价格变动对运输服务Y的需求量没有影响。 • 4、运输需求的派生弹性 • 用来分析运输需求随其本源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灵敏程度。 • ⑴运输需求的生产派生弹性 • 是指运输需求量对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百分之一,运 输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 • ⑴运输需求的生产派生弹性的公式表示 • ⑵运输需求的商品派生弹性 • 是指反映运输需求量随商品需求变动而变化的灵敏程度,或者说商品需求水平变化百分之一,运输 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计算公式如下: • 如果已知某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还可建立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同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 系: 二、运输需求函数 • 运输需求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示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 运输需求函数是运输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式,可表示为: • 得到实际应用的运输需求函数,主要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 • ⑴通过分析选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引入需求函数
·(2)用适当的指标,把引入的需求函数的影响因素量化。 ·(3)自变量数据的取得与处理。 ·(4)参数估计,得到运输需求函数。 ·(⑤)用得到运输需求函数进行运输需求分析、预测。 ·(⑥)对已有运输需求函数进行实际检验,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正 三、运输需求曲线 ·运输需求曲线是假定在运输服务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应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 系的曲线。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运输服务的价格下降,则需求者对于运输的需求量将会增加。 ·运输需求的变动是当运价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动,导致整条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运输需求量的变动是指运输需求对于运输的需求量因运价涨落而发生的变化,其变动是沿一条既定 的需求曲线从某一点移至另一点。 第三章运输需求 ·作业:假定需求函数为: ·Q=10-2P+31,求出在价格P=2,I=10时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并解释价格、收入与需求的变化的 关系 第四章运输供给 第一节:运输供给的概念与特点 一、运输供给的概念 ·运输供给是指运输生产厂商在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有能力提供的各种 运输产品的数量。 ■从微观层次上,单个运输生产商所愿意提供的运输产品的数量与该产品的价格和成本有关:从 宏观层次上,运输产品市场总供给取决于市场中该运输产品生产者的数量和每个厂商所能够和愿 意提供的产品数量 ■ 运输供给包含四方面的内容: ■ 运输供给的数量(运输能力表示) 运输方式(五种) ,运输布局(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在空间的分布和活动设备的合理配置及其发展变化的状 ◆ 运输管理体制(表明了运输业发展的结构、制度、资源配置的方式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运输供给能力由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设备两部分构成。 ■ 二、运输供给的特点 ■1、运输产品的不可储存性 运输业产品具有无形性的特点,运输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因此,运输产品不可储存, 只能储存运输能力 。2、运输供给的整体性 19
19 • ⑵用适当的指标,把引入的需求函数的影响因素量化。 • ⑶自变量数据的取得与处理。 • ⑷参数估计,得到运输需求函数。 • ⑸用得到运输需求函数进行运输需求分析、预测。 • ⑹对已有运输需求函数进行实际检验,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正。 三、运输需求曲线 • 运输需求曲线是假定在运输服务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应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 系的曲线。 •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运输服务的价格下降,则需求者对于运输的需求量将会增加。 • 运输需求的变动是当运价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动,导致整条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 运输需求量的变动是指运输需求对于运输的需求量因运价涨落而发生的变化,其变动是沿一条既定 的需求曲线从某一点移至另一点。 第三章 运输需求 • 作业:假定需求函数为: • Q=10-2P+3I,求出在价格P=2,I=10时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并解释价格、收入与需求的变化的 关系。 第四章运输供给 第一节:运输供给的概念与特点 ◼ 一、运输供给的概念 ◼ 运输供给是指运输生产厂商在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有能力提供的各种 运输产品的数量。 ◼ 从微观层次上,单个运输生产商所愿意提供的运输产品的数量与该产品的价格和成本有关;从 宏观层次上,运输产品市场总供给取决于市场中该运输产品生产者的数量和每个厂商所能够和愿 意提供的产品数量。 ◼ 运输供给包含四方面的内容: ◼ 运输供给的数量(运输能力表示) ◼ 运输方式(五种) ◼ 运输布局(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在空间的分布和活动设备的合理配置及其发展变化的状 况) ◼ 运输管理体制(表明了运输业发展的结构、制度、资源配置的方式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 运输供给能力由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设备两部分构成。 ◼ 二、运输供给的特点 ◼ 1 、运输产品的不可储存性 ◼ 运输业产品具有无形性的特点,运输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因此,运输产品不可储存, 只能储存运输能力。 ◼ 2 、运输供给的整体性
主要表顶, 一是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设备能力相互匹配,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是运输 基础设施具有整体性。 ·3、运输供求不平衡性 主要表现在时间 上和地区上的不平衡。时间的不平衡是由运输需求的季节性引起的,地区的 不平衡是由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 ■4、运前供给的部分可普代性 ·运输产品之间具有可替代性。 ·由于运输产品在时间、运输方向、运输距离等特征上存在差异,旅客、货主对运输产品服务 质量要求不同, 使得这种替代性受到限制。 ·5、运输生产的时空差异性 ·是由于运输需求在运输时间上的规律性、在运输方向上的单向性,个别运输对运输设备的适 应性等所造成的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不匹配所形成的运输生产的时空差异。(空载行驶) ■6、运输供给的外部性 ·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现象, 即加里或企化从事经这活动时会其他个休或补△带来倍主 或利益,而它们并为因此支付相应的成本或得到相应的报酬。即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内部化 的情形,分为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两种。 ·负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必承担其行为带来的成本: ·正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能得到其决策和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 ·运输供给具有较强的负外部性特点, 老在 方面是当运输生产商超额生产时, 部分运输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另一方面是由于运输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和其他资源的过度消耗及交通堵塞等成 本也部分转移到运输业的外部成本中。 第二节:运输供给函数分析 、运输世给函粉 ■运输供给函数描述了运输供给量与运输供给的诸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如以下公式表示: 二、影响运输供给的因素分析 ·经济因素:经济总水平是影响运输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是运输供给发展 的基本条件。 ·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国防发展的要求和运输政策对运输供给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设备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上 ■三 运输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运输生产厂商所提供的运输产品数量。 ·首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运输供给数量的变化仅仅是由于运输价格的变化引起的: ·其次,在运输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受其他因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组织方式的改 进)影响, 运输供给的数量发生变化,运输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第三节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铁路运输是指利用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沿铺设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的优点 ■()运输能力大:(2)受气候影响较小,在运输的准时性方面有优势: (3)运输成本较低:(④)运输速度较快:(⑤)可以方便实现背驮运输、集装箱运输及多式运输, ■2、铁路运输的缺点 ·()铁路列车需要组织运行,增加货物的运输时间: ·(2)货损率较高,货物毁损、丢失事件较多: 。(3)一般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专用线除外) (4)投资巨大 ,固定成本较高, 建设周期长、 占用土地较多 铁路适合大宗货物、 中长距 散装罐装:大批量旅客的中长途运输,货物的集装箱运输」 ■二、公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20
20 ◼ 主要表现:一是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设备能力相互匹配,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是运输 基础设施具有整体性。 ◼ 3 、运输供求不平衡性 ◼ 主要表现在时间上和地区上的不平衡。时间的不平衡是由运输需求的季节性引起的,地区的 不平衡是由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 ◼ 4 、运输供给的部分可替代性 ◼ 运输产品之间具有可替代性。 ◼ 由于运输产品在时间、运输方向、运输距离等特征上存在差异,旅客、货主对运输产品服务 的质量要求不同,使得这种替代性受到限制。 ◼ 5、运输生产的时空差异性 ◼ 是由于运输需求在运输时间上的规律性、在运输方向上的单向性,个别运输对运输设备的适 应性等所造成的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不匹配所形成的运输生产的时空差异。(空载行驶) ◼ 6、运输供给的外部性 ◼ 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现象,即如果或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危害 或利益,而它们并为因此支付相应的成本或得到相应的报酬。即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内部化 的情形,分为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两种。 ◼ 负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必承担其行为带来的成本; ◼ 正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能得到其决策和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 ◼ 运输供给具有较强的负外部性特点,表现在: ◼ 一方面是当运输生产商超额生产时,一部分运输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 另一方面是由于运输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和其他资源的过度消耗及交通堵塞等成 本也部分转移到运输业的外部成本中。 第二节:运输供给函数分析 ◼ 一、运输供给函数 ◼ 运输供给函数描述了运输供给量与运输供给的诸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如以下公式表示: ◼ 二、影响运输供给的因素分析 ◼ 经济因素:经济总水平是影响运输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是运输供给发展 的基本条件。 ◼ 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国防发展的要求和运输政策对运输供给的影响。 ◼ 技术因素:主要表现在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设备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上。 ◼ 三、运输供给曲线 ◼ 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运输生产厂商所提供的运输产品数量。 ◼ 首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运输供给数量的变化仅仅是由于运输价格的变化引起的; ◼ 其次,在运输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受其他因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组织方式的改 进)影响,运输供给的数量发生变化,运输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第三节: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一、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 铁路运输是指利用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沿铺设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 1 、铁路运输的优点 ◼ ⑴运输能力大;⑵受气候影响较小,在运输的准时性方面有优势; ◼ ⑶运输成本较低;⑷运输速度较快;⑸可以方便实现背驮运输、集装箱运输及多式运输。 ◼ 2、铁路运输的缺点 ◼ ⑴铁路列车需要组织运行,增加货物的运输时间; ◼ ⑵货损率较高,货物毁损、丢失事件较多; ◼ ⑶一般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专用线除外) ◼ ⑷投资巨大,固定成本较高,建设周期长、占用土地较多。 ◼ 铁路适合大宗货物、中长距离、散装罐装;大批量旅客的中长途运输,货物的集装箱运输。 ◼ 二、公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