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演变(三) 5、新古典综合派二战后一直居于正统地位:但20世纪70年代后受 到经济滞胀问题( stagflation)的沉重打击。他们曾经认为: 经济活动处于充分就业时,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活动小于充 分就业时,不但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即CPI)还会下 降;只有经济活动大于充分就业时,才会有通货膨胀。这就是说, 高通货膨胀不会与高失业率同时出现。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出现滞涨,新古典综 合理论由此面临严重的政策困境
经济学的演变(三) 5、新古典综合派二战后一直居于正统地位;但20世纪70年代后受 到经济滞胀问题(stagflation)的沉重打击。他们曾经认为: 经济活动处于充分就业时,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活动小于充 分就业时,不但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即CPI)还会下 降;只有经济活动大于充分就业时,才会有通货膨胀。这就是说, 高通货膨胀不会与高失业率同时出现。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出现滞涨,新古典综 合理论由此面临严重的政策困境
微观经济学的结构体系 厂商供给产 产品市场 消费者 厂商 生产要素市场 引致需求 生产要素供给(闲暇、资产、土地)
微观经济学的结构体系 产品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消费者 厂商 厂商供给产品 生产要素供给(闲暇、资产、土地) 引致需求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要素(一)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要素:消费者、厂商、市场 1、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下,厂商的利润为零,产 品市场的均衡价格降至平均成本的最低水平,换句话说,厂商以 最低价格出售产品。 2、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价格等于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的总和,这四部分分别构成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报 酬收入。 3、在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中,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成本被生产出来 每一种产品均在市场上以最低价格出售,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要素提供者根据各自的贡献都得到相应 报酬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要素(一)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要素:消费者、厂商、市场 1、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下,厂商的利润为零,产 品市场的均衡价格降至平均成本的最低水平,换句话说,厂商以 最低价格出售产品。 2、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价格等于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的总和,这四部分分别构成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报 酬收入。 3、在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中,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成本被生产出来, 每一种产品均在市场上以最低价格出售,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要素提供者根据各自的贡献都得到相应 报酬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要素(二) 总结 根据以上内容,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 理论进一步证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两个市 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福利经济学则以一般均 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证一般均衡为“帕累托 最优状态”。由此,整个资本主义实现了有 效的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要素(二) 总结: 根据以上内容, 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 理论进一步证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两个市 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福利经济学则以一般均 衡理论为出发点, 论证一般均衡为“帕累托 最优状态”。由此, 整个资本主义实现了有 效的资源配置
Euer'sLaW(欧拉定理)(一)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为:要素的边际产品 价值等于要素价格(注:P为产品价格) W=PXMPL 劳动的报酬等于其贡献 R=P* MP K 资本的报酬等于其贡献 由此引出 W/P=MPL 劳动的实际报酬等于边际产品 R/P=MPK 资本的实际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 假如社会的劳动量和资本量分别为L和K,则其实际报酬分别为 LMP1和KMPK,那么就存在: Q=LMP+KMPk,其中Q=社会总产品
Euler’s Law (欧拉定理)(一)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为:要素的边际产品 价值等于要素价格(注:P为产品价格) W=P*MPL 劳动的报酬等于其贡献 R=P* MPK 资本的报酬等于其贡献 由此引出: W/P=MPL 劳动的实际报酬等于边际产品 R/P=MPK 资本的实际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 假如社会的劳动量和资本量分别为L和K,则其实际报酬分别为 L*MPL和K*MPK,那么就存在: Q= L*MPL+ K*MPK ,其中Q=社会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