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用和利息
第二章 信用和利息
口第一节信用和信用形式 口第二节金融工具 口第三节利息和利息率
❑ 第一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 第二节 金融工具 ❑ 第三节 利息和利息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 8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2、重点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3、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泡沫问题。 4、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应用范围。 5、掌握利息的实质,理解利息与收益资本化之间的关系 6、掌握利率的概念及种类 7、掌握利率的决定理论,理解决定影响利率的因素 8、掌握利率的作用及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 82、信用工具的要素及其类型。 3、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4、利息的实质和利率的种类 85、利息与收益资本化之间的关系。 6、利率的决定理论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二、教学难点 1、各种信用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82、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泡沫问题 83、利息与收益资本化之间的关系。 4、影响利率决定和变动的因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2、重点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3、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泡沫问题。 4、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应用范围。 5、掌握利息的实质,理解利息与收益资本化之间的关系。 6、掌握利率的概念及种类。 7、掌握利率的决定理论,理解决定影响利率的因素。 8、掌握利率的作用及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 2、信用工具的要素及其类型。 3、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4、利息的实质和利率的种类。 5、利息与收益资本化之间的关系。 6、利率的决定理论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二、教学难点 1、各种信用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2、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泡沫问题。 3、利息与收益资本化之间的关系。 4、影响利率决定和变动的因素
第一节信用和信用形式 、信用的本质 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4.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一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一、信用的本质 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 4.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的形成与发展 (-)信用的产生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1.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2.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二)信用形态的发展 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高利贷信用和借贷资本信 用。 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相对来讲货币经济不很发达,高利贷信用占据统 治地位。 在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借贷资本信用占据统氵 地位
二、信用的形成与发展 (一)信用的产生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 1.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 2.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二)信用形态的发展 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高利贷信用和借贷资本信 用。 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相对来讲货币经济不很发达,高利贷信用占据统 治地位。 在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借贷资本信用占据统治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