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B(闭卷,卷面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填在表格中有效) 1.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A唯物主义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3.“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个话的正确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形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5.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 多德关于物体的降速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是: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是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 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 B(闭卷,卷面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答案填在表格中有效) 1. 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A 唯物主义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3.“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个话的正确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形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5.16 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 多德关于物体的降速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是: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是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 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D.真理具有全面性 7.“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 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8.“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 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0.国家的本质是: 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 B.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 C.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D.阶级压迫的工具 11.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中: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1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能在流通中购买到: A.劳动产品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力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2 D.真理具有全面性 7.“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 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8.“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 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 血缘关系 B. 生产关系 C. 政治关系 D. 思想关系 10.国家的本质是: A. 管理社会各项事业 B. 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 C. 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D. 阶级压迫的工具 11. 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中: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12.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能在流通中购买到: A. 劳动产品 B. 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劳动力 1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D.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 14.超额剩余价值是: A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1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由于: A.同一部门各个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B.不同部门之间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C.所有企业都要求得到同样利润引起的 D.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转移资本引起的 16.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17.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18.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 A.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 B.垄断地位获得的 C.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 D.增加产品数量获得的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己经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B.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就要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C.资本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 20.对于苏联模式的正确认识是: A.是苏联建立以来所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统称 B.是社会主义的唯一可以效仿的模式 C.是失败的模式,本不应该采用 D.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弊端 2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3 D.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 14. 超额剩余价值是: 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15.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由于: A. 同一部门各个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B. 不同部门之间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C. 所有企业都要求得到同样利润引起的 D.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转移资本引起的 16.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17. 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 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 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 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18.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 A. 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 B. 垄断地位获得的 C. 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 D. 增加产品数量获得的 1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B. 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就要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C. 资本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 20.对于苏联模式的正确认识是: A.是苏联建立以来所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统称 B.是社会主义的唯一可以效仿的模式 C.是失败的模式,本不应该采用 D.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弊端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二、多项选释题(每题1分,共10分,答案填在表格中有效) 1.恩格斯说: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这句话的主 要含义是: A.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认识 B.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也就是认识它的运动形式 C.物质的一般性是在运动的特殊性中体现出来的 D.运动的一般性是在物质的特殊性中体现出来的 2.“规定性是被视为肯定的否定”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在一定意义上说,肯定就是否定 B.规定性就是肯定 C.肯定一个事物就是否定一个事物 D.规定性就是否定 3.马克思说:“自然界对抽象思维说来是外在的,它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 失;而这个抽象思维也外在地把握自然界,把它理解为抽象的思想,理解 为外化了的抽象思想。”这段话的主要含义包括: A.自然界和思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B.思维可以再现和综合自然界 C.自然界与思维是无关的 D.综合自然界变化的思想是具体的 4.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客观的 B.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 C.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个变化过程 D.个人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然界的一部分 5.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 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生产。”这句话表明: A.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发展的测量器 B.劳动资料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C.劳动资料与社会形态密切结合、不可分割 D.劳动资料与社会分配、公平有直接联系 6. 资本主义工资: A.从实质上看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从形式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从实质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从形式上看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4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答案填在表格中有效) 1.恩格斯说: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这句话的主 要含义是: A.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认识 B.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也就是认识它的运动形式 C.物质的一般性是在运动的特殊性中体现出来的 D.运动的一般性是在物质的特殊性中体现出来的 2.“规定性是被视为肯定的否定”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在一定意义上说,肯定就是否定 B.规定性就是肯定 C.肯定一个事物就是否定一个事物 D.规定性就是否定 3. 马克思说:“自然界对抽象思维说来是外在的,它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 失;而这个抽象思维也外在地把握自然界,把它理解为抽象的思想,理解 为外化了的抽象思想。”这段话的主要含义包括: A.自然界和思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B.思维可以再现和综合自然界 C.自然界与思维是无关的 D.综合自然界变化的思想是具体的 4.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 .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客观的 B. 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 C. 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个变化过程 D. 个人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然界的一部分 5.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 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生产。”这句话表明: A. 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发展的测量器 B. 劳动资料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C. 劳动资料与社会形态密切结合、不可分割 D. 劳动资料与社会分配、公平有直接联系 6. 资本主义工资: A. 从实质上看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 从形式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 从实质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 从形式上看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00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卷面100分) 7.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B.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C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D.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8.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有: A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B.对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的掠夺 C.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 D.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分配 9.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 A生产全面社会化 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 D.资本日益社会化 10.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有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B.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C.国家开始消亡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辨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2,认识事物的量认识的起点,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深化。 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周转 方式不同。 4.垄断消灭了竞争。 5.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上也必然是落后的。 四、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任选2题,3题都作,以前2题计分。 1.【材料1】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 自身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
20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B(卷面 100 分) 5 7.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B.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C.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D.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8. 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有: A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B. 对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的掠夺 C.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 D. 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分配 9.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 A.生产全面社会化 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 D.资本日益社会化 10.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有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B.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C.国家开始消亡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辨析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1.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2.认识事物的量认识的起点,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深化。 3.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周转 方式不同。 4. 垄断消灭了竞争。 5.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上也必然是落后的。 四、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任选 2 题,3 题都作,以前 2 题计分。 1. 【材料 1】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 自身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