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感受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的 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难点分析 本节难点是对新中国初期制定“一边倒”外交方针原因 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一边倒”的方 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 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 的难度 【教学过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了解建国后的外交形势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亚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感受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的 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难点分析 本节难点是对新中国初期制定“一边倒”外交方针原因 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一边倒”的方 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 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 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了解建国后的外交形势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亚
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 立、包围。 2、思考分析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 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一一新中国人民政府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3、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三项基本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 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 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 立、包围。 2、思考分析: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 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3、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三项基本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 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外交成就1:同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关系 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 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思考: 为什么首先与苏联建交? A美国与一系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不与中国建交; B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愿同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 c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2、与苏联结盟有何重大意义? A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 B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 外交成就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内容: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关系 949 年 10 月 2 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 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949 年 12 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950 年 2 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思考: 、为什么首先与苏联建交? A 美国与一系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不与中国建交; B 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愿同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 c 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2、与苏联结盟有何重大意义? A 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 B 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 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内容:
2、提出过程: 思考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 互关系, 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 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 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外交成就3:参加日内瓦会议 思考 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挥的怎样的作用?中国参加日 内瓦会议有何意义? 外交成就4、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思考分析: 、万隆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 功? 3、“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存异”的“异” 指的是什么? 同: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任务和要求。 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 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4、万隆会议的直接影响是什么?万隆精神是什么?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 2、提出过程: 思考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 互关系, 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 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 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外交成就 3:参加日内瓦会议 思考: 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挥的怎样的作用?中国参加日 内瓦会议有何意义? 外交成就 4、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思考分析: 、万隆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 功? 3、“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存异”的“异” 指的是什么? 同: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任务和要求。 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 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4、万隆会议的直接影响是什么?万隆精神是什么?
小结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中国坚 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建国初期就与一大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20世纪50 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亚非国 际会议并在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本节知识结构: 国际环境 与苏联等国建交 国家性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 国家利益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 小结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中国坚 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建国初期就与一大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亚非国 际会议并在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本节知识结构: 国际环境 与苏联等国建交 国家性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 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