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 上此表以求闻达。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值。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 门户的僮 《项脊轩志》 虚词 以 (1)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接, 可译为“来”) (3)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4)以手掩门(介词,用) 2.而 (1)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 (2)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3)客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
6.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 上此表以求闻达。 7.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 门户的僮仆。 《项脊轩志》 一. 虚词 1. 以 (1)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接, 可译为“来”) (3)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4)以手掩门(介词,用) 2. 而 (1)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 (2)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3)客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
(4)而母立于兹(代词,你,你的) (5)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 3.之 (1)顷之,持一象笏至(语助词,调整音节)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语助词,调整音节) (3)他日汝当用之(代词,代象笏)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实词 1.通假字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的) 古今异义 (1)人至不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2)吾妻来归 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还给 (3)墙往往而是 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4)比去,以手阉门 古义:及、等到、并排的今义:较量、紧靠
(4)而母立于兹(代词,你,你的) (5)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 3. 之 (1)顷之,持一象笏至(语助词,调整音节)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语助词,调整音节) (3)他日汝当用之(代词,代象笏)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二. 实词 1. 通假字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的) 古今异义 (1)人至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2)吾妻来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还给 (3)墙往往而是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4)比去,以手阉门 古义:及、等到、并排的 今义:较量、紧靠
2.一词多义 得 不能得日(动词,得到,获得) 得不焚(助动词,能,能够) 日 日过午已昏(动词,指时间超过) 不能得日(名词,阳光) 过 大母过余曰(动词,探望,看望) 人往,从轩前过(动词,经过) 归 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动词,返回。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书 借书满架(名词,书,书籍) 或凭几学书(名词,字,文字) 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自,由) 从余问古事(介词,向) 自 余自束发(介词,从,由) 自语曰(代词,自己
2. 一词多义 得 不能得日(动词,得到,获得) 得不焚(助动词,能,能够) 日 日过午已昏(动词,指时间超过) 不能得日(名词,阳光) 过 大母过余曰(动词,探望,看望) 人往,从轩前过(动词,经过) 归 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动词,返回。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书 借书满架(名词,书,书籍) 或凭几学书(名词,字,文字) 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自,由) 从余问古事(介词,向) 自 余自束发(介词,从,由) 自语曰(代词,自己)
置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 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 当 以当南日(动词,挡住) 他日汝当用之(副词,理当,该当) 3.词类活用 (1)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的前面) (2)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朝西)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 (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 (5)明月半墙(名词作动词,月儿明亮地照着) (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 朝) (7)垣墙周庭(形容词作动词,围绕着) (8)亦遂增胜(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 (9)时至轩中(名词作状语,时常) (10)客逾庖而宴(名词作动词,吃饭)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置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 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 当 以当南日(动词,挡住) 他日汝当用之(副词,理当,该当) 3. 词类活用 (1)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的前面) (2)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朝西)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 (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 (5)明月半墙(名词作动词,月儿明亮地照着) (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 朝) (7)垣墙周庭(形容词作动词,围绕着) (8)亦遂增胜(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 (9)时至轩中(名词作状语,时常) (10)客逾庖而宴(名词作动词,吃饭)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吾祖太常公宜德间执此以朝(直接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去主语“余”) (2)日过午(室内)已昏(省去主语“室内”) (3)使(之)不上漏(省去动词宾语“之”) (4)读书(于)轩中(省去介词“于”) 3.变式句 (1)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于此居,介宾后置) (2)其制稍异于前(于前稍异,介宾后置) 4被动句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不焚”,即不被焚毁) 四.重点语句翻译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文: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 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枝影摇动,煞是可 爱 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直接表示判断) 2. 省略句 (1)(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去主语“余”) (2)日过午(室内)已昏(省去主语“室内”) (3)使(之)不上漏(省去动词宾语“之”) (4)读书(于)轩中(省去介词“于”) 3. 变式句 (1)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于此居,介宾后置) (2)其制稍异于前(于前稍异,介宾后置) 4 被动句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不焚”,即不被焚毁) 四. 重点语句翻译 1.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文: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 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枝影摇动,煞是可 爱。 2.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