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原子半径变化基本规律 二.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和特例(N,P等) 三.电子亲合能E的变化规律和特例(F小?) 四.电负性 五.镧系收缩造成的后果,如一些元素的分离 的困难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一 .原子半径变化基本规律 二.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和特例(N, P等) 三.电子亲合能E的变化规律和特例(F小?) 四.电负性 五.镧系收缩造成的后果,如一些元素的分离 的困难
第二章分子结构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简单分子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简单分子和一些配 合物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情况和空间构型: 分子轨道理论: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填 充情况。如:O2F2 N2及以前的分子: 会计算键级和比较稳定性键长等的大小
第二章 分子结构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简单分子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简单分子和一些配 合物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情况和空间构型 : 分子轨道理论: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填 充情况 。如:O2 F2 N2及以前的分子: 会计算键级和比较稳定性,键长等的大小
N2分千轨道图分子轨道能级图为B图 Px 分子轨道式 tpz 2 2 个个个2p(2y)2(m2,)2(2p2)2 p 2 p 得兀2p2 或简写成: IBe2l(T2D)2(兀2n) p N 2s p 4个 2 p 2s 个 键级=(6-0)/2=3, 个1s 键一个σ键,两个π键 个 o1s问题:N2+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如何? MOAO并比较N2+、N2其稳定性。键级?
N2 分子轨道图 分子轨道能级图为B 图 键级 = ( 6 - 0 ) / 2 = 3 , 三 键 一个 键,两个 键 2p 2p * 2 px * 2 z * 2 py p 2 y p 2 pz 2 px 1s 1s 1s * 1s 2s 2s 2s * 2s AO MO AO 或简写成 : [ Be 2 ] ( ) 2 ( ) 2 ( ) 2 2 y p 2 pz 2 px 分子轨道式 ( 1s ) 2 ( * 1s ) 2 ( 2s ) 2 ( * 2s ) 2 ( ) 2 ( ) 2 ( ) 2 2 y p 2 pz 2 x p 问题:N2 + 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如何? 并比较N2 + 、N2其稳定性。键级?
O2分轨道图分子轨道能级图为A图 分子轨道式: 个个*2p (σ1)2(*1)2(023) 个个2p σ*2)2(02(元291 (兀2n)2(兀*2D.)1(兀2D.) 2p p p /2p 或简写成 p 、 IBe2l(o2p、)2(x2p.) 2s 付2s (2p )2(兀*2D.)1(兀2D) 2 键级=(6-2)/2=2 双键个σ键 σ1s 两个3电子兀键 MoAo每个3电子键的键级为12
O2 分子轨道图 分子轨道能级图为 A 图 每个 3 电子 键的键级为 1/2 。 键级 = ( 6 - 2 ) / 2 = 2 一个 键 两个 3 电子 键 双键 2p 2p 2s 2s 2s * 2s 1s * 1s MO 1s 1s AO AO * 2 x p * 2 pz * 2 y p 2 y p 2 z p 2 px 分子轨道式: ( 1s ) 2 ( * 1s ) 2 ( 2s ) 2 ( * 2s ) 2 ( ) 2 ( ) 2 ( ) 2 ( ) 1 ( ) 1 2 x p 2 y p 2 pz * 2 y p * 2 z p 或简写成 : [ Be 2 ] ( ) 2 ( ) 2 ( ) 2 ( ) 1 ( ) 1 2 px 2 y p 2 z p * 2 y p * 2 z p
分子间作用力一范德华力 取向力:指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 诱导力: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之间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之间 键能小,只有几个至几十个kJmo-1, 比化学键小1-2个数量级。氢键的形成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取向力: 指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 诱导力: 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 - 极性分子之间 色散力: 非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 - 极性分子之间 键能小,只有几个至几十个kJ·mol-1, 比化学键小1-2个数量级。氢键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