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冠gun军冠guin冕堂皇复辟bi精辟pi角jue色角jue力 B、干劲jng苍劲jng有力弹tan泪弹dan弓供gong应供gong销 C、曲q牌曲q意逢迎亲qin人亲qmg家症 zheng状症 zheng结 D、载zi体载zi歌载舞给gi以给j予隽jn秀隽jun永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淡薄芸芸众生英雄倍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B休憩徇私舞弊刻骨铭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伎俩怙恶不悛各行其事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D遐迩与时俱进正襟危坐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3.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名望(好的名声、声望)一文不名(一个钱也不值)名利(个人的名位和利 益)莫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B.微词(隐晦的批评)谨小慎微(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微贱(社会地 位低下)微言大义(语言虽然隐晦,但道理很明确) C.功德(功劳和恩德)好大喜功(喜欢立大功)功利(功名利禄)功成不居 (成功以后就不隐居起来了) D.盈利(获得利润)恶贯满盈(作恶极多,已到末日)丰盈(富裕;丰富)沸 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一段时间,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美国和英法德三个盟国正在考虑对伊 朗实施三个层面的制裁,中东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B.明星有出书的权利,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 卒读。 C.字义丰富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掌握了常用字的字义有利于理解词语,汉语中很多 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 D.法律是刚性的,它遵循“丁是丁,卯是卯”原则;法律上并没有“暂缓起诉” 说,检察院此举便有悖于法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九七一年七月七日晚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在金碧辉煌、富于伊斯兰风格的 总统府宴会厅设宴招待执行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秘密特使基辛格的秘密任务的中国朋 B.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 语文1试卷
语 文 1 试 卷 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 42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冠.guàn 军 冠.guàn 冕堂皇 复辟.bì 精辟.pì 角.jué色 角.jué力 B、干劲.jìng 苍劲.jìng 有力 弹.tán 泪 弹.dàn 弓 供.gōng 应 供.gōng 销 C、曲.qǔ牌 曲.qū意逢迎 亲.qīn 人 亲.qìng 家 症.zhèng 状 症.zhēng 结 D、载.zǎi 体 载.zài 歌载舞 给.gěi 以 给.jǐ予 隽.jǜn 秀 隽.juàn 永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淡薄 芸芸众生 英雄倍出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B.休憩 徇私舞弊 刻骨铭心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伎俩 怙恶不悛 各行其事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D.遐迩 与时俱进 正襟危坐 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3.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名望(好的名声、声望) 一文不名(一个钱也不值) 名利(个人的名位和利 益)莫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B.微词(隐晦的批评) 谨小慎微(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 微贱(社会地 位低下)微言大义(语言虽然隐晦,但道理很明确) C.功德(功劳和恩德) 好大喜功(喜欢立大功) 功利(功名利禄) 功成不居 (成功以后就不隐居起来了) D.盈利(获得利润) 恶贯满盈(作恶极多,已到末日) 丰盈(富裕;丰富) 沸 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一段时间,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美国和英法德三个盟国正在考虑对伊 朗实施三个层面的制裁,中东和平面临空前绝后 ....的威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B.明星有出书的权利,出书本无可厚非 ....,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 ....,简直让人不堪.. 卒读..。 C.字义丰富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掌握了常用字的字义有利于理解词语,汉语中很多 词可以望文生义 ....,望文知义 ....。 D.法律是刚性的,它遵循“丁是丁,卯是卯 .......”原则;法律上并没有“暂缓起诉”一 说,检察院此举便有悖于法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九七一年七月七日晚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在金碧辉煌、富于伊斯兰风格的 总统府宴会厅设宴招待执行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秘密特使基辛格的秘密任务的中国朋 友。 B.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
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 C.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五周年招待 会十月二十五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国务委员唐家璇发表致词。唐家 璇指出,中国在发展,世界在变化,联合国也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历史时期 D.在朝鲜核爆之后,中国特使已于昨天抵达朝鲜首都平壤,向朝鲜高层官员传达中 和国际社会对核试验的强烈遗憾,并说服朝鲜不要继续进行核试验。美国国务院发言 人凯西说,通过中国的努力,使国际社会看到朝鲜回到六方会谈的希望。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 。汤武因 为有残暴的桀纣为敌而获得了拥护者 ,最后得到了天下。换个角度讲,真正 使罗马帝国灭亡的正是因为没有了强大的对手。在东方的古老秦帝国 ,可以说 也是同样的原因。 ①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大自然中的这一悖论②大自然中的这一悖论在人类社会 也同样存在③刘邦因为谨小慎微而打败项羽④刘邦因为项羽而谨小慎微 ⑤建立不久就迅速覆灭⑥能够强盛统一天下 A.①④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③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两百多年前,富兰克林曾说:“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 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新事物。”想 想“新事物”有哪些:火车、轮船、飞机、高楼、自来水、电话、电灯、电影、电视、 手机、电脑、器官移植、核能发电、人造卫星等等,几乎无穷无尽。 为什么这两百年产生了这么多新事物?是因为工业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百年前全球农业人口占总数的80%以上:现在,美国 农业人口仅占全国1%-2%,粮食不仅可供全国食用,还可大量出口。我再举一例,去 年《财富》杂志称,近30年来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近1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与日 俱增。 这两百年,尤其是近百年、近50年来,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界的前进:首 先是科学,科学带动工业;工业则带动经济: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科技发展,如20世纪出 现的统计学,在农、工、医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科技、工业、经济三个互相连锁 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这会对将来产生什么影响很难讲。前些时候有个惊人的消息说,有生物学家估计, 到2050年,人均寿命可达150岁。我不知道是否会这样,但我希望这件事不要发生,否 则影响实在是不可想象 再看过去50年的发展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就是从基本原理转变为工业速度在这50 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了。例如半导体方面,1965年提出的摩尔定律指出,芯片 容量每18个月就加倍;现在已由1971年每个芯片上103个晶体管增加到107个,没有 人知道极限在哪里 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 语文2试卷
语 文 2 试 卷 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 C.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五周年招待 会十月二十五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国务委员唐家璇发表致词。唐家 璇指出,中国在发展,世界在变化,联合国也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历史时期。 D.在朝鲜核爆之后,中国特使已于昨天抵达朝鲜首都平壤,向朝鲜高层官员传达中 国和国际社会对核试验的强烈遗憾,并说服朝鲜不要继续进行核试验。美国国务院发言 人凯西说,通过中国的努力,使国际社会看到朝鲜回到六方会谈的希望。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_______。汤武因 为有残暴的桀纣为敌而获得了拥护者, _______,最后得到了天下。换个角度讲,真正 使罗马帝国灭亡的正是因为没有了强大的对手。在东方的古老秦帝国, ______,可以说 也是同样的原因。 ①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大自然中的这一悖论 ②大自然中的这一悖论在人类社会 也同样存在 ③刘邦因为谨小慎微而打败项羽 ④刘邦因为项羽而谨小慎微 ⑤建立不久就迅速覆灭 ⑥能够强盛统一天下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10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两百多年前,富兰克林曾说:“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 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新事物。”想一 想“新事物”有哪些:火车、轮船、飞机、高楼、自来水、电话、电灯、电影、电视、 手机、电脑、器官移植、核能发电、人造卫星等等,几乎无穷无尽。 为什么这两百年产生了这么多新事物?是因为工业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百年前全球农业人口占总数的 80%以上;现在,美国 农业人口仅占全国 1%-2%,粮食不仅可供全国食用,还可大量出口。我再举一例,去 年《财富》杂志称,近 30 年来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近 1 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与日 俱增。 这两百年,尤其是近百年、近 50 年来,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界的前进:首 先是科学,科学带动工业;工业则带动经济;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科技发展,如 20 世纪出 现的统计学,在农、工、医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科技、工业、经济三个互相连锁 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这会对将来产生什么影响很难讲。前些时候有个惊人的消息说,有生物学家估计, 到 2050 年,人均寿命可达 150 岁。我不知道是否会这样,但我希望这件事不要发生,否 则影响实在是不可想象。 再看过去 50 年的发展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就是从基本原理转变为工业速度在这 50 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了。例如半导体方面,1965 年提出的摩尔定律指出,芯片 容量每 18 个月就加倍;现在已由 1971 年每个芯片上 103 个晶体管增加到 107 个,没有 人知道极限在哪里。 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
将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更蓬勃地发展;科学、工业、经济 的连锁发展将持续下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有很大的自信心讲的话。在这种情形下, 个人、学校、国家,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多用“科”,还是多用“技”?国家注入 资源时,该对“科”多一点,还是该对“技”多一点?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挠头的问题, 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节选自杨振宁《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有删改) 7.作者说“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不能体现“非常惊人”的一项是() A.20世纪出现了“几乎无穷无尽”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的新事物。 B.农业人口数量的巨幅缩减体现了农业生产质量的大幅提升 C.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在2050年达到150岁。 D.芯片的容量提升速度十分迅速,超越了人们的想象 8、通读前四段,下面不属于20世纪科学发展的特点的一项是() A.20世纪的科学发展,在近两百年历史中,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B.近百年来,人类生活中出现了诸如火车、轮船、电话、电灯、电视、手机、电脑 等大量的新产品 C.近百年来,科技、工业、经济互相连锁的因素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D.20世纪的科技的大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正面影响,但作者认为也有负面 效应 9、下面不属于作者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将来会有更多更新的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B未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今天的人们拥有更大的自信心。 C.人类的生产力还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大大提高。 D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的趋势将在未来持续地表现出来 10、下面的说法与原文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富兰克林的话既是他那个时代科学发展趋势的概括,又预测了未来的科学发展状 B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有极大的提高,而且还会不断提高 C科学促进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工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科学的进步 D科学与技术关系十分密切,但科学比技术重要,因为有了科学,才有技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12分,每小题3分) 记旧本韩王后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 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 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 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 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 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 语文3试卷
语 文 3 试 卷 将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更蓬勃地发展;科学、工业、经济 的连锁发展将持续下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有很大的自信心讲的话。在这种情形下, 个人、学校、国家,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多用“科”,还是多用“技”?国家注入 资源时,该对“科”多一点,还是该对“技”多一点?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挠头的问题, 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节选自杨振宁《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有删改) 7.作者说“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不能体现“非常惊人”的一项是( ) A. 20 世纪出现了“几乎无穷无尽”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的新事物。 B. 农业人口数量的巨幅缩减体现了农业生产质量的大幅提升。 C. 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在 2050 年达到 150 岁。 D. 芯片的容量提升速度十分迅速,超越了人们的想象。 8、通读前四段,下面不属于 20 世纪科学发展的特点的一项是( ) A. 20 世纪的科学发展,在近两百年历史中,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B. 近百年来,人类生活中出现了诸如火车、轮船、电话、电灯、电视、手机、电脑 等大量的新产品。 C. 近百年来,科技、工业、经济互相连锁的因素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D. 20 世纪的科技的大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正面影响,但作者认为也有负面 效应。 9、下面不属于作者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的一项是( ) A.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将来会有更多更新的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B.未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今天的人们拥有更大的自信心。 C.人类的生产力还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大大提高。 D.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的趋势将在未来持续地表现出来。 10、下面的说法与原文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富兰克林的话既是他那个时代科学发展趋势的概括,又预测了未来的科学发展状 况。 B.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有极大的提高,而且还会不断提高。 C.科学促进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工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科学的进步。 D.科学与技术关系十分密切,但科学比技术重要,因为有了科学,才有技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一 14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记旧本韩王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 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 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 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 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 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
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 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 《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 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 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 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皙而终耀于无穷 者,其遒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虚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 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巳矣。故予之仕,于进 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剥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 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 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 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游:交往 B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悉:全,都 C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素:朴素、平淡 D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缪:通“谬”,谬误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 A.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B.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 C.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D.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没弃 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 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 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 书 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 语文4试卷
语 文 4 试 卷 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 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 《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 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 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 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皙而终耀于无穷 者,其遒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虚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 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巳矣。故予之仕,于进 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剥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 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 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 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游:交往 B 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悉:全,都 C 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素:朴素、平淡 D 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 缪:通“谬”,谬误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 A.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B.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 C.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D.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 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 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没弃 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 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 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 书。 C 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
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没弃虚”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D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 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 博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因乞李氏以归。(2分) (2)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2分 (3)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1分)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并从内容、形式、语言方面进行比较,谈谈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5分) 九日杜甫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 17.根据课文填写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8分)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4)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牧《过华清宫》) (5)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 铃》) (8)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8分)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 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 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 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 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语文5试卷
语 文 5 试 卷 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没弃虚"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D 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 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 博。 第Ⅱ卷(共 108 分) 四、(18 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因乞李氏以归。(2 分) (2)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2 分) (3)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1 分)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并从内容、形式、语言方面进行比较,谈谈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5 分) 九日 杜甫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 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 17.根据课文填写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姜夔《扬州慢》 (4)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牧《过华清宫》) (5)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6)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 铃》) (8)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8 分)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 ..............., 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 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 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 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