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0R;PedPNi0PHi图11-4往复惯性力图11-4往复惯性力连杆力分量Pe传向曲柄销后,分解成曲柄切向力Pr及曲柄法向力PNi,〖它们的方向与图11-3中气体力法向分量PN及气体力切向分量PT的方向正好相反;即在图示位置由于往复惯性力的存在,会减小曲柄销上切向合力及法向合力。连杆力分量P。传向主轴承后,分解成气缸轴线方向分量及水平分量;气缸轴线方向分量的大小就与活塞往复惯性力P相等,而水平分量的大小与气缸套上的水平分量PH相等。也就是说,活塞往复惯性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传到了机体上。综合上述往复惯性力的传递过程,可知:(1)在主轴承上作用着不平衡往复惯性力P,它将引起柴油机上下振动。(2)往复惯性力使得柴油机颠覆力矩、气缸侧推力及曲柄销的法向力在气缸压力较大时有所减小。(3)往复惯性力虽使柴油机输出力矩在上止点附近有所减少,但是在下止点附近又使其有所增大,故总体不影响输出功率。(4)柴油机的颠覆力矩是输出扭矩的反作用力矩,与输出扭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图 11-4 往复惯性力 连杆力分量 Pcj 传向曲柄销后,分解成曲柄切向力 PTj 及曲柄法向力 PNj,〖它们的方向与 图 11-3 中气体力法向分量 PN 及气体力切向分量 PT 的方向正好相反;即在图示位置由于往 复惯性力的存在,会减小曲柄销上切向合力及法向合力。〗 连杆力分量 Pcj 传向主轴承后,分解成气缸轴线方向分量及水平分量;气缸轴线方向分 量的大小就与活塞往复惯性力 Pj 相等,而水平分量的大小与气缸套上的水平分量 PHj 相等。 也就是说,活塞往复惯性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传到了机体上。 综合上述往复惯性力的传递过程,可知: (1)在主轴承上作用着不平衡往复惯性力 Pj,它将引起柴油机上下振动。 (2)往复惯性力使得柴油机颠覆力矩、气缸侧推力及曲柄销的法向力在气缸压力较大 时有所减小。 (3)往复惯性力虽使柴油机输出力矩在上止点附近有所减少,但是在下止点附近又使 其有所增大,故总体不影响输出功率。 (4)柴油机的颠覆力矩是输出扭矩的反作用力矩,与输出扭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往复惯性力计算至于往复惯性力的计算,由于已经知道了往复运动的加速度,因此只要把它再乘上参与往复运动部件的质量,就得到了往复惯性力。即:-m,x=(11-19)式中:P,一一往复惯性力;一参与往复运动部件的质量。在箱式发动机中,它包括活塞及其附件的质量,以mj及连杆小端质量;而在十字头式发动机中,则包括活塞、活塞杆、十字头及其附件质量以及连杆小端质量;戈——活塞加速度。由于惯性力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因此在公式(11-19)中右边前面加一个负号。将活塞加速度的傅里叶级数公式(11-9F)代入往复惯性力公式,得P, = m, (a,Ro~ cosα + a, R(2o) cos2α + a4 R(4o)? cos4α +....(11-19F)令Pi, = mjafRo? cosα(称一次往复惯性力)Pj2 = m;a2 R(20) cos2α(称二次往复惯性力)Pj4 = m;a4R(40)2 cos4α(称四次往复惯性力)P, = Pji + Pj2 + Pj4 + ..则加越多级越精确,越接近真实的往复惯性力。我们知道越高次,其变化幅度越小,即其系数α越小。我们来考察四次往复惯性力,33512532>a4(642564096如由式(11-4F)查得:1124096=0.0002441(万分之2点4)。四次入=1/4,则其第一项(最大一项)64往复惯性力约为一次往复惯性力的1/256(千分之4)。所以工程上不必考虑。考察二次往复
2)往复惯性力计算 至于往复惯性力的计算,由于已经知道了往复运动的加速度,因此只要把它再乘上参与 往复运动部件的质量,就得到了往复惯性力。即: P m x j j = − (11-19) 式中:Pj——往复惯性力; mj——参与往复运动部件的质量。在箱式发动机中,它包括活塞及其附件的质量,以 及连杆小端质量;而在十字头式发动机中,则包括活塞、活塞杆、十字头及其附件质量以及 连杆小端质量; x ——活塞加速度。 由于惯性力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因此在公式(11-19)中右边前面加一个负号。 将活塞加速度的傅里叶级数公式(11-9F)代入往复惯性力公式,得 = ( cos + (2) cos2 + (4) cos4 +) 2 4 2 2 2 Pj m j a1R a R a R (11-19F) 令 cos 2 1 1 Pj = mja R (称一次往复惯性力) (2) cos2 2 Pj2 = m ja2R (称二次往复惯性力) (4) cos4 2 Pj4 = m ja4R (称四次往复惯性力) . 则 Pj = Pj1 + Pj2 + Pj4 + 加越多级越精确,越接近真实的往复惯性力。 我们知道越高次,其变化幅度越小,即其系数 a 越小。我们来考察四次往复惯性力, 由式(11-4F)查得: 4 = + 3 + 5 + 7 + 4096 35 256 3 64 1 a ,如 =1/4,则其第一项(最大一项) 4096 1 64 1 3 = =0.0002441(万分之 2 点 4)。四次 往复惯性力约为一次往复惯性力的 1/256(千分之 4)。所以工程上不必考虑。考察二次往复
a2约为4惯性力,由式(11-4F)查得:,二次往复惯性力约为一次往复惯性力的1/4。所以考虑到二次往复惯性力。即P, = Pi +Pi1(11-21)福x=Ra+a,cosα+a,cos2α+a,cos4α+a.cos6α+...315322ag=1+一元+-642564a, =-1115a,-5124163135九252a.(6425640965125a5122048211-4F(1)一次往复惯性力P=-m,Ro~ cosα一次往复惯性力‘j1,可看成往复运动质量m在一次曲柄(半径为R,以角速度回转)产生的离心力在气缸中心线上的投影。也可以想象为两个回转质量为m;/2,回转半径为R的质点,自上止点起同步反向,以角速度回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如补图11-6(a)所示。这两个离心力的水平分力相互抵消,其合力为两个垂直分力之和。一次往复惯性力引起的振动是沿气缸中心线方向上、下振动。(平衡原理如图所示,也用两个质量为m/2,回转半径为R的质点,自下止点起同步反向,以角速度@回转。)
惯性力,由式(11-4F)查得: 2 a 约为 4 1 − ,二次往复惯性力约为一次往复惯性力的 1/4。所以考虑到二次往复惯性力。即 Pj = Pj1 + Pj2 (11-21) = ( + cos + cos2 + cos4 + cos6 +) R a0 a1 a2 a4 a6 x a1 = −1 2 = − + 3 + 5 + 512 15 16 1 4 1 a 4 = + 3 + 5 + 7 + 4096 35 256 3 64 1 a 6 = − 5 + 7 2048 5 512 1 a . 0 = + + 3 + 5 + 256 5 64 3 4 1 a 1 11-4F (1)一次往复惯性力 一次往复惯性力 cos 2 1 Pj = −mjR ,可看成往复运动质量 mj 在一次 曲柄(半径为 R,以角速度ω回转)产生的离心力在气缸中心线上的投影。也可以想象为两 个回转质量为 mj/2,回转半径为 R 的质点,自上止点起同步反向,以角速度ω回转,产生 的离心力的合力,如补图 11-6(a)所示。这两个离心力的水平分力相互抵消,其合力为两 个垂直分力之和。 一次往复惯性力引起的振动是沿气缸中心线方向上、下振动。(平衡原理如图所示, 也用两个质量为 mj/2,回转半径为 R 的质点,自下止点起同步反向,以角速度ω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