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2011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2011·滨州市) (一)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案】 (一)古诗词鉴赏。(3分) 7.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 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8.思念故乡评分:共1分 (2011·成都市)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题。(4分)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
第1页 2011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2011·滨州市) (一)古诗词鉴赏。(3 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 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 分) 【答案】 (一)古诗词鉴赏。(3 分) 7.略。评分:共 2 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 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8.思念故乡 评分:共 1 分。 (2011·成都市)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l~2 题。(4 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
第2页 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 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答案】 一、(4分) 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岀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2分)参考示例1: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 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 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2011·达州市) (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7—18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第2页 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 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 分) 答: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 分) 答: 【答案】 一、(4 分) 1.(2 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2 分)参考示例 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 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 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 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 1 分,分析恰当计 1 分;语意相近即可) (2011·达州市) (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 17——18 题(4 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 分) 上阕: 下阕: 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第3页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 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 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 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答案】 (三)(4分) 17.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 18.C(2分) (2011·大连市) (三)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5.结合三四句中景物的特点,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 (三)15.(2分)“竹深”“树密”“虫鸣”给诗人带来微凉的感觉(写出了环境的幽深 静谧)(1分),表达了诗人愜意(舒适、宁静)的心情(1分)。 (2011·德州市)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3分)
第3页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 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 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 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答案】 (三)(4 分) 17.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 分,意同即可) 18.C(2 分) (2011·大连市) (三)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5.结合三四句中景物的特点,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 【答案】 (三)15.(2 分)“竹深”“树密”“虫鸣”给诗人带来微凉的感觉(写出了环境的幽深 静谧)(1 分),表达了诗人惬意(舒适、宁静)的心情(1 分)。 (2011·德州市) (一)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3 分)
第4页 9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2分)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 8、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 有身临其境之感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 评分:2分,答出一点即可。 10.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2011·东营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24题。 (-)(分) 数浅原①见桃花 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7.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8.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7.答案: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 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 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 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评分:答对一种示例即得2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评分:情感、志趣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第4页 9.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2 分)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答案】 8、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 有身临其境之感。 评分:3 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 评分:2 分,答出一点即可。 10.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评分:2 分,意思对即可。 (2011·东营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24 题。 (一)(4 分)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7.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 分) 8.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 分) 7.答案: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 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 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 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评分:答对一种示例即得 2 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评分:情感、志趣各占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第5页 (2011·佛山市)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3、4题。 古离别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2)不那,同“不奈”,即无 3.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2分) 4.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分) 3、淡淡的烟岚弥漫睛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 4、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 (2011·广安市) 10.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 山野的矛盾心理
第5页 (2011·佛山市)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3、4 题。 古离别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2)不那,同“不奈”,即无 奈。 3.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 4、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 情。 (2011·广安市) 10.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 山野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