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80分) 1.教材分析:正确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并 参照课文与课程标准,进行取材的分析与处理。(25分) 2.目的分析:说明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学生的认知 特点,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的思考与分析。(15分) 3.过程分析:说明教学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如何有机结合的 安排设计过程的构思。(10分) 4.教法分析:说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包括必要的教学手段的 利用)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 最优化地达到教学目的的思考与分析。(20分) 5.评价分析:说明教学评价反馈与调节措施的构想与教学措 施的设计。(10分) 说课评价体系指标:教材分析清楚、学情介绍具体;教学方法 先进;学法指导正确;教学程序科学;板书设计合理;教师功底 扎实
二、说课(80分) 1.教材分析:正确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并 参照课文与课程标准,进行取材的分析与处理。(25分) 2.目的分析:说明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学生的认知 特点,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的思考与分析。(15分) 3.过程分析:说明教学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如何有机结合的 安排设计过程的构思。(10分) 4.教法分析:说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包括必要的教学手段的 利用)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 最优化地达到教学目的的思考与分析。(20分) 5.评价分析:说明教学评价反馈与调节措施的构想与教学措 施的设计。(10分) 说课评价体系指标:教材分析清楚、学情介绍具体;教学方法 先进;学法指导正确;教学程序科学;板书设计合理;教师功底 扎实
说课存在的问题 1.说课内容不全、不得要领; 2.说课条理不清、结构混乱; 3.没有理论深度、内容肤泷; 4.说课语言贫乏、不够流畅; 5.说课语速过快、无节奏感; 6.表情不够自然、神态紧张; 7.只顾自说自话、没有交流
说课存在的问题 1.说课内容不全、不得要领; 2.说课条理不清、结构混乱; 3.没有理论深度、内容肤浅; 4.说课语言贫乏、不够流畅; 5.说课语速过快、无节奏感; 6.表情不够自然、神态紧张; 7.只顾自说自话、没有交流
说课技巧 1.处理好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2.处理好说课和备课的关系; 3.处理好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4.说课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5.说课的内容要有可操作性;
说课技巧 1.处理好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2.处理好说课和备课的关系; 3.处理好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4.说课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5.说课的内容要有可操作性;
《威尼斯商人》说课实例 了解《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 课程总目标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 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 秀文化的营养。 2.课程阶段目标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 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课程阶段目标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 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 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威尼斯商人》说课实例 一、了解《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 1.课程总目标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 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 秀文化的营养。 2.课程阶段目标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 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 .课程阶段目标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 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 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威尼斯商人》说课实例 4.教学建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 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 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 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 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 械地割裂开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 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5.评价建议: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 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威尼斯商人》说课实例 4.教学建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 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 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 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 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 械地割裂开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 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5.评价建议: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 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