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原生质体培养
第五章 原生质体培养
教学内容 1.掌握原生质体的概念,了解原生质体培养的 发展史 2.掌握原生质体的分离途径和纯化方法;掌握 原生质体活力测定方法; 3.掌握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原生质体融合方 法、杂种细胞筛选及杂种植株鉴定方法
教学内容 1.掌握原生质体的概念,了解原生质体培养的 发展史 2.掌握原生质体的分离途径和纯化方法;掌握 原生质体活力测定方法; 3.掌握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原生质体融合方 法、杂种细胞筛选及杂种植株鉴定方法
第一节原生质体(Protoplast)概述 原生质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人为去 掉细胞壁,由质膜(细胞膜)包裹的具有 生活力的裸露细胞。 细胞壁 田胞膜 细胞质 原生质体 液泡 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立体结构
第一节原生质体(Protoplast)概述 原生质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人为去 掉细胞壁,由质膜(细胞膜)包裹的具有 生活力的裸露细胞
原生质体培养发展简史 。l880年,Hanstein首次起用原生质体(protoplast)一词。 。l892年,Klereker首次采用机械法进行原生质体的分 离,但分离的完整的原生质体较少。 。1960年,Cocking首次应用酶法制备番茄根原生质体 获得成功。 。1971年,Takebe et al.首次得到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培 养的再生植株。 ·1985年,Fujimura et al.第一例禾谷类作物一水稻原 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1986年,Spangenberg et al.原生质体融合再生植株在 甘蓝型油菜上获得成功
1880年,Hanstein首次起用原生质体(protoplast)一词。 1892年,Klereker首次采用机械法进行原生质体的分 离,但分离的完整的原生质体较少。 1960年,Cocking首次应用酶法制备番茄根原生质体 获得成功。 1971年,Takebe et al.首次得到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培 养的再生植株。 1985年,Fujimura et al.第一例禾谷类作物-水稻原 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1986年,Spangenberg et al.原生质体融合再生植株在 甘蓝型油菜上获得成功。 原生质体培养发展简史
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全世界已有49个科, 160个属的367种植物经原生质体培养得到了再生 植株。其中成功报道最多的是茄科,其次是豆科、 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伞形科等。 我国的发展概况: 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植株:烟草、胡萝卜、矮牵牛 原生质体融合:小麦×蚕豆、小麦×玉米、水稻 X豌豆
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全世界已有49个科, 160个属的367种植物经原生质体培养得到了再生 植株。其中成功报道最多的是茄科,其次是豆科、 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伞形科等。 我国的发展概况: 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植株:烟草、胡萝卜、矮牵牛 原生质体融合:小麦×蚕豆、小麦×玉米、水稻 ×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