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抑癌基因与相关肿瘤 基因名称 染色体定位 基因产物定位 主要相关肿瘤 APC 5a21 细胞膜 结肠癌 BRCA 17a21 细胞浆 乳腺癌、皮肤癌 DCC 18q21 细胞膜 结、直肠癌 E-Cadherin 细胞膜 乳腺癌、膀胱癌 FHIT 3P14 细胞浆 消化道肿瘤、肾癌 K-REV-1 细胞浆 纤维母细胞瘤 NFl 17q11 细胞浆 神经纤维瘤病 NF2 22q12 质膜 施万细胞瘤、脑膜瘤 P16 9p21 细胞浆 多种肿瘤 P15 9p21 细胞浆 多种肿瘤 P53 17pl3 细胞浆 细胞核 PTEN 10a23 细胞浆 胶质母细胞瘤 MTPG 3p21 细胞浆 肾细胞瘤 Rb 13a14 细胞核 视网膜母细胞瘤 3P25 细胞膜 肾癌、嗜铬细胞瘤 WTI 11p13 细胞核 wilm瘤 nm23 17q22 细胞核 抑制肿瘤转移
癌基因衰达产物在细胞增殖 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生长因子及其类似物 受体类:蛋白酪氨酸激酶 低分子量G蛋白 胞内蛋白激酶 胞浆调节蛋白 核内转录因子
癌基因表达产物在细胞增殖 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 生长因子及其类似物 • 受体类:蛋白酪氨酸激酶 • 低分子量G蛋白 • 胞内蛋白激酶 • 胞浆调节蛋白 • 核内转录因子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细胞周 期调控中的作用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细胞间期(G1期、S期、G2期)和有丝分裂期 两个调控点:G1S转折点、G2M转折点 从增殖角度,细胞可分为三类 *连续分裂的细胞:周期性细胞,如小肠绒毛上皮 隐窝细胞 *休眠细胞(G0期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 如肝、肾细胞 *终端分化细胞:如神经、肌肉细胞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细胞周 期调控中的作用 •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 细胞间期(G1期、S期、G2期)和有丝分裂期 – 两个调控点:G1 /S转折点、G2 /M转折点 – 从增殖角度,细胞可分为三类 * 连续分裂的细胞:周期性细胞,如小肠绒毛上皮 隐窝细胞 * 休眠细胞(G0期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 如肝、肾细胞 * 终端分化细胞:如神经、肌肉细胞
M期 小时 (分裂 G期 15 14 M期 分裂 13 G2期 G1期 S期 DNA合成) 图11-1一个细胞周期时间为16小时的哺乳类 胞,跨越前15个小时的3个时期,即G1期(第 间隙),S期(DNA合成期)和G2期(第二个 隙)为间期,此时期有DNA和其他细胞大分子的 成,其余时间为M期,在此期细胞进行分裂 (引自D. James)
原癌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有些原癌基因是细胞周期蛋白的成员 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抑制细胞周期于静止期,并使复制不完全或 受损伤的DNA不能进入分裂期。 Rb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P53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WT1基因
• 原癌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 有些原癌基因是细胞周期蛋白的成员 • 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 抑制细胞周期于静止期,并使复制不完全或 受损伤的DNA不能进入分裂期。 – Rb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 P53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 WT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