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宋词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莫海涛 教学设计思想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 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 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 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 术享受。第四单元以“宋词集萃”为主题,和六年级的“唐诗精华”单元遥相呼应,无论是 唐诗还是宋词,为的都是抒发情感,或慷慨激昂,或沉郁婉约。本单元选取了豪放派代表人 物苏轼的三首词,同时选取了李清照的两首婉约词。学生应该通过品读出词人在诗词中寄托 的情感,并通过品读宋词体会出自然的美、人间的情同时品味自己的人生经历 教学目标 回顾自己读过的宋词,体会宋词中的“情”,感受宋词中的“美”,并通过恰当的语句表 达出自己读词的经历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把自己读宋词后的感受通过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 2.难点:对宋词的积累不多,用诗化的语言来表达比较困难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审题指导出示写作题目:我读宋词, “我”、“读”、“宋明确命题者的命题 思考:(1)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 意图,明晰自己的 哪一个?明确“读” 写作方向 是这个题目的关键 词。明确体会词人的 感情并表达自己的感 受是这篇作文的重 思路指导回顾自己读宋词的经历并初步形认真思考、回顾有宋词积累的同学 成自己的思路和写作框架 此时会在头脑中收 集整理遇到的宋词 作品:缺乏积累的 同学至少可以在头 脑中构建写作框架 和思路 思路指导 写出宋词的美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初一的学生刚刚接 1四季美景(春夏秋冬)际情况选择其中的触宋词,心中对宋 2山水画卷 点来构思。 词的积累不多,所 3.白花争艳 以老师一定要给出 4.日月星辰 定的方向和思 写出宋词的情 路,学生再进行自 1.亲情、友情、爱情 己的创作和发挥
- 1 - 我读宋词 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 莫海涛 一、教学设计思想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 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 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 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 术享受。第四单元以“宋词集萃”为主题,和六年级的“唐诗精华”单元遥相呼应,无论是 唐诗还是宋词,为的都是抒发情感,或慷慨激昂,或沉郁婉约。本单元选取了豪放派代表人 物苏轼的三首词,同时选取了李清照的两首婉约词。学生应该通过品读出词人在诗词中寄托 的情感,并通过品读宋词体会出自然的美、人间的情同时品味自己的人生经历。 二、教学目标 回顾自己读过的宋词,体会宋词中的“情”,感受宋词中的“美”,并通过恰当的语句表 达出自己读词的经历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能把自己读宋词后的感受通过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 2. 难点:对宋词的积累不多,用诗化的语言来表达比较困难。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审题指导 出示写作题目:我读宋词, 思考:(1)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 哪一个?明确 “读” 是这个题目的关键 词。明确体会词人的 感情并表达自己的感 受是这篇作文的重 点。 “我”、“读”、“宋 词” 明确命题者的命题 意图,明晰自己的 写作方向。 思路指导 回顾自己读宋词的经历并初步形 成自己的思路和写作框架。 认真思考、回顾 有宋词积累的同学 此时会在头脑中收 集整理遇到的宋词 作品;缺乏积累的 同学至少可以在头 脑中构建写作框架 和思路 思路指导 一、写出宋词的美。 1.四季美景(春夏秋冬) 2.山水画卷 3.白花争艳 4.日月星辰 二、写出宋词的情。 1.亲情、友情、爱情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选择其中的 一点来构思。 初一的学生刚刚接 触宋词,心中对宋 词的积累不多,所 以老师一定要给出 一定的方向和思 路,学生再进行自 己的创作和发挥
2对家人、对社会、对自然的 爱或愁 爱国主题(通过几个著名词人如 岳飞、陆游、辛弃疾等人来表 现) 、以名言佳句串联出自己生活 中的某些经历。 名句展示四季美景:(附后)(幻灯片展示)挑选符合自己需要拓展知识面,为文 山水画卷:(附后)(幻灯片展示)的诗句 章增色。 百花争艳:(附后)(幻灯片展示) 日月星辰:(附后)(幻灯片展示) 亲情:(附后)(幻灯片展示) 友情:(附后)(幻灯片展示) 爱情:(附后)(幻灯片展示) 对家人、社会、自然的爱或愁:(附 后)(幻灯片展示) 爱国主题:(附后)(幻灯片展示) 写作实践|让学生上网搜索自己喜爱的宋词查阅资料 初一的学生刚刚接 作品。 当堂写作 触宋词,心中对宋 题目:我读宋词 词的积累不多,所 要求:1、体会作者在词中的豪放 以老师一定要给出 或细腻的情感,感受出 定的方向和思 宋词中的“情”和自己 路,然后学生再进 的经历。 行自己的创作和发 2、600字左右 3、能够使用宋词中恰当的 句子来串联、表现 4、语言优美 附:四季美景:①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山水画卷:①春涨一蒿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范成大《蝶恋花》 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父》 百花争艳:①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一晏几道《鹧鸪天》 ②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黄庭坚《虞美人》 ③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一秦观《江城子》
- 2 - 2.对家人、对社会、对自然的 爱或愁 3.爱国主题(通过几个著名词人如 岳飞、陆游、辛弃疾等人来表 现) 三、以名言佳句串联出自己生活 中的某些经历。 名句展示 四季美景:(附后)(幻灯片展示) 山水画卷:(附后)(幻灯片展示) 百花争艳:(附后)(幻灯片展示) 日月星辰:(附后)(幻灯片展示) 亲 情:(附后)(幻灯片展示) 友 情:(附后)(幻灯片展示) 爱 情:(附后)(幻灯片展示) 对家人、社会、自然的爱或愁:(附 后)(幻灯片展示) 爱国主题:(附后)(幻灯片展示) 挑选符合自己需要 的诗句。 拓展知识面,为文 章增色。 写作实践 让学生上网搜索自己喜爱的宋词 作品。 题目:我读宋词 要求:1、体会作者在词中的豪放 或细腻的情感,感受出 宋词中的“情”和自己 的经历。 2、600 字左右 3、能够使用宋词中恰当的 句子来串联、表现 4、语言优美 查阅资料 当堂写作 初一的学生刚刚接 触宋词,心中对宋 词的积累不多,所 以老师一定要给出 一定的方向和思 路,然后学生再进 行自己的创作和发 挥。 附:四季美景:①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 轼《定风波》 山水画卷:①春涨一蒿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范成大《蝶恋花》 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 父》 百花争艳:①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晏几道《鹧鸪天》 ②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黄庭坚《虞美人》 ③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秦 观《江城子》
日月星辰: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亲情: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友情:①憔悴天涯,故人相逢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赵彦端《点绛唇》 ②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 顾梁汾《金缕曲》 爱情: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②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③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爱或愁:①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冯延巳《谒金门》 ②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浣溪沙》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爱国主题: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一岳飞《满江红》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我读宋词写作讲评教学设计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莫海涛 教学目标: 1、明确如何叙写读词经历 2、明确如何恰当引用,串起个人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选择若干篇优秀的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来学习品读和修改作文 2.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尝试修改改进
- 3 - 日月星辰: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亲 情: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 轼《江城子》 友 情:①憔悴天涯,故人相逢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赵彦端《点绛唇》 ②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 ——顾梁汾《金缕曲》 爱 情: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 永《蝶恋花》 ②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③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 观《鹊桥仙》 爱 或 愁:①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冯延巳《谒金门》 ②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 璟《浣溪沙》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 煜《虞美人》 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 煜《乌夜啼》 爱国主题: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 飞《满江红》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 轼《江城子》 我读宋词 写作讲评教学设计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 莫海涛 教学目标: 1、 明确如何叙写读词经历。 2、 明确如何恰当引用,串起个人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 选择若干篇优秀的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来学习品读和修改作文 2. 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尝试修改改进
教学过程: 匚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写作讲评|出示《我读宋词(一)》 讨论、交流:语言从学生的写作现状 请作者自己朗读 优美,写出了自己上来看,同学们对 请同学们点评:对照写作要求,对宋词从接触到深宋词有了一定的兴 这篇作文最成功之处是什么?「爱的过程,能巧用趣,也被宋词中那 所学词句来表达自或豪放或凄婉的风 己的感受。如:“我格所感染,所以此 为追求她们“衣带次作文应以鼓励为 渐宽终不悔,为伊主,主要讲解学生 消得人憔悴”。 作文中的成功之 出示《我读宋词(二)》 讨论、交流:本文处。还有一些学生 请作者自己朗读 的可贵之处在于作心中也有感慨,只 请同学们点评:对照写作要求,者能够通过品读/是不知道该怎样表 这篇作文最成功之处是什么?词去体会词人的心 达,通过学生之间 的相互评价,可以 情。正应合《我读 宋词》的要求。此|很好的找出问题 外本文语言优美、并有效的改正 能够引用、排比等 修辞手法。 出示《我读宋词(三)》 讨论、交流:作者 请作者自己朗读 在本文中体现了自 请同学们点评:对照写作要求,己对宋词的理解 这篇作文最成功之处是什么?不论是豪放派的 《满江红》还是婉 约派的《声声慢》 作者都有独到的理 解,引用词句恰当、 准确,可见作者有 不错的文学功底。 出示《我读宋词(四)》 讨论、交流:本文 请同学们点评:对照写作要求,作者对宋词有自己 这篇作文的问题是什么?如何修的领会,不足之处 在于思路不够清晰 如第③、④两段的 位置有些不妥当, 调换一下位置也许 更好 比较《我读宋词(一)》和《我读两篇文章都使用了 宋词(三)》有何共同之处 小标题,使文章思 路更清晰 修改作文对照写作要求,同桌的两位同学修改作文。 通过互改,加强训 交换修改作文。 练与实践
- 4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写作讲评 出示《我读宋词(一)》 请作者自己朗读。 请同学们点评:对照写作要求, 这篇作文最成功之处是什么? 讨论、交流:语言 优美,写出了自己 对宋词从接触到深 爱的过程,能巧用 所学词句来表达自 己的感受。如:“我 为追求她们“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得人憔悴”。 从学生的写作现状 上来看,同学们对 宋词有了一定的兴 趣,也被宋词中那 或豪放或凄婉的风 格所感染,所以此 次作文应以鼓励为 主,主要讲解学生 作文中的成功之 处。还有一些学生 心中也有感慨,只 是不知道该怎样表 达,通过学生之间 的相互评价,可以 很好的找出问题, 并有效的改正 出示《我读宋词(二)》 请作者自己朗读。 请同学们点评:对照写作要求, 这篇作文最成功之处是什么? 讨论、交流:本文 的可贵之处在于作 者能够通过品读宋 词去体会词人的心 情。正应合《我读 宋词》的要求。此 外本文语言优美、 能够引用、排比等 修辞手法。 出示《我读宋词(三)》 请作者自己朗读。 请同学们点评:对照写作要求, 这篇作文最成功之处是什么? 讨论、交流:作者 在本文中体现了自 己对宋词的理解, 不 论 是 豪 放 派 的 《满江红》还是婉 约派的《声声慢》 作者都有独到的理 解,引用词句恰当、 准确,可见作者有 不错的文学功底。 出示《我读宋词(四)》 请同学们点评:对照写作要求, 这篇作文的问题是什么?如何修 改? 讨论、交流:本文 作者对宋词有自己 的领会,不足之处 在于思路不够清晰 如第③、④两段的 位置有些不妥当, 调换一下位置也许 更好 比较《我读宋词(一)》和《我读 宋词(三)》有何共同之处。 两篇文章都使用了 小标题,使文章思 路更清晰 修改作文 对照写作要求,同桌的两位同学 交换修改作文。 修改作文。 通过互改,加强训 练与实践
注:“我读宋词”这是一个挑战,唐诗和宋词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既是精髓,必 是经过长久的积淀才形成的,她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刚刚 接触宋词,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可能能用比较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美 中等的学生只是能感受到而已,要想准确、细腻地表达出来有一定困难。所以我在设计 中第一次允许学生在作文之前査找资料,其实,学生在搜索诗词的时候必然也会搜索 些对这首词的赏析,我觉得这对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是有好处的。在充分理解了诗词 的基础上,学生便可以引用,使文章增色。我把它当作一个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手段。 我读宋词(一) 当历史的浪潮慢慢退去之时,美妙绝伦的宋词与唐诗犹如一只只精巧的贝壳,布满 了时空的沙滩。虽说唐诗与宋词都是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的明珠,各极其美,各臻其盛, 但我更偏爱于词。宋词,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使我无法抗拒… 初次邂逅 小学时,唐诗就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信手拈来几句是不成问题的,李白、杜甫等 大诗人更是再熟悉不过。孰不知,还有位“伊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等待我的驻临。 初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宋词初次见面。那天,我在同学家玩,无聊时随手翻开 本《宋词精选》,就这样,不经意间,我被她深深吸引住了。虽在此之前,我们素未 谋面,但一见到她就像见到了故人,一颦一笑,那么妩媚,那么动人,那么熟悉,那么 亲切 寻访名家 那次的邂逅,我迷上了宋词,我开始疯狂的寻找,疯狂的搜索名家的经典之作,踏 上了这条寻访名家的旅途……我感觉到我的血液在沸腾,整个人显得异常兴奋与激动! 苏轼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气概,体现了他满腔热血的爱国情 怀。李清照那“寻寻觅觅,冷冷淸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风格描绘了她淸丽娴柔的 才女气质。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辛弃疾的“少年不知愁滋味” 我为追寻她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点亮生命 在这条寻访的漫漫长路上,每一滴汗水都记录着我的努力,每一个脚印都见证了我 的成长 宋词,她的存在,使我的生命焕发出宝石般璀璨夺目的光彩! 从此,我的生活不再单调无趣,我的生命不再枯燥乏味,因为有宋词陪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点评:宋词是一个无形的场,我们被她深深的吸引着,从作者的阅读经历中我们看到了小作 者为词而执著,为词而疯狂的境界。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干古 传唱点亮了多少人的生命?小作者的语言虽然算不上精彩,但至少很精致,通过本文 我们仿佛看到了词人的内心,也看到了作者的内心
- 5 - 注:“我读宋词”这是一个挑战,唐诗和宋词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既是精髓,必 是经过长久的积淀才形成的,她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刚刚 接触宋词,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可能能用比较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美”, 中等的学生只是能感受到而已,要想准确、细腻地表达出来有一定困难。所以我在设计 中第一次允许学生在作文之前查找资料,其实,学生在搜索诗词的时候必然也会搜索一 些对这首词的赏析,我觉得这对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是有好处的。在充分理解了诗词 的基础上,学生便可以引用,使文章增色。我把它当作一个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手段。 我读宋词(一) 汤 婷 当历史的浪潮慢慢退去之时,美妙绝伦的宋词与唐诗犹如一只只精巧的贝壳,布满 了时空的沙滩。虽说唐诗与宋词都是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的明珠,各极其美,各臻其盛, 但我更偏爱于词。宋词,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使我无法抗拒…… 初次邂逅 小学时,唐诗就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信手拈来几句是不成问题的,李白、杜甫等 大诗人更是再熟悉不过。孰不知,还有位“伊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等待我的驻临。 初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宋词初次见面。那天,我在同学家玩,无聊时随手翻开 一本《宋词精选》,就这样,不经意间,我被她深深吸引住了。虽在此之前,我们素未 谋面,但一见到她就像见到了故人,一颦一笑,那么妩媚,那么动人,那么熟悉,那么 亲切…… 寻访名家 那次的邂逅,我迷上了宋词,我开始疯狂的寻找,疯狂的搜索名家的经典之作,踏 上了这条寻访名家的旅途……我感觉到我的血液在沸腾,整个人显得异常兴奋与激动! 苏轼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气概,体现了他满腔热血的爱国情 怀。李清照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风格描绘了她清丽娴柔的 才女气质。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辛弃疾的“少年不知愁滋味” 我为追寻她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点亮生命 在这条寻访的漫漫长路上,每一滴汗水都记录着我的努力,每一个脚印都见证了我 的成长。 宋词,她的存在,使我的生命焕发出宝石般璀璨夺目的光彩! 从此,我的生活不再单调无趣,我的生命不再枯燥乏味,因为有宋词陪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点评:宋词是一个无形的场,我们被她深深的吸引着,从作者的阅读经历中我们看到了小作 者为词而执著,为词而疯狂的境界。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千古 传唱点亮了多少人的生命?小作者的语言虽然算不上精彩,但至少很精致,通过本文 我们仿佛看到了词人的内心,也看到了作者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