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决()拒( 4.按查 班级…娃名“:等级 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汉字识辨写。(共20分) 负”用阴虚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查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部,这个字在字典里的义项有:1背2承担3失败4享有5 jie jian ju sang dao qie you fang you 遭受6亏欠7依靠……请为下面各词中的“负”字选择恰当的释义。 填写序号)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身负重伤 颇负盛名()负荆请罪()难分 解剖( pao pou)应和(hehe)瓜蔓( man wan) 间隔( jian Jian) 二、词语积学用。(共13分)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括号内用上适当的成语。(2分) 秉()誊()抉()柜()
双沟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班级---------------姓名------------------等级 ---------------- 一、汉字识辨写。(共 20 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 分) jiè jiàn jǔ sànɡ dào qiè yōu fānɡ yóu yù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 分) 解剖(pāo pōu)应和(hé hè)瓜蔓(màn wàn) 间隔(jiān jiàn)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 分) 秉( ) 誊( ) 抉( ) 柜( ) 乘( ) 眷( ) 决( ) 拒( ) 4.按查 字典的要求填空。(3 分) “负”用阴虚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 __________部,这个字在字典里的义项有:1 背 2 承担 3 失败 4 享有 5 遭受 6 亏欠 7 依靠……请为下面各词中的“负”字选择恰当的释义。 (填写序号) 身负重伤( ) 颇负盛名( ) 负荆请罪( ) 难分 胜负( ) 二、词语积学用。(共 13 分) 1.在括号内用上适当的成语。(2 分)
(1)他这个人平日有点 别人喜欢干的事他 (1)一阵()的疼痛,使他差点昏了过去 偏不喜欢 (2)我们向敌人的阵地发起了()的进攻。 (2)老师们为了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材在 (3)我们对那些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表达出 )的不满。 忘我地工作着 句子万花筒。(15分) (3)这段曲子太美妙了,同学们一个个听得 1.写出符合要求的名句格言。(2分) (4)老师的故事太有趣了,同学们一个个听得 (1)有关读书学习的 2.按要求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3分) 近义词:报偿()依附()欺凌() (2)有关信赖的 反义词:分裂 柔和()急促() 3.选词填空。(3分) 2.将诗句补写完整,并与作者连线。(6分) 强烈猛烈剧烈 明月有情应识我 安石
(1)他这个人平日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别人喜欢干的事他 偏不喜欢。 (2)老师们为了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材在 ____________________忘我地工作着。 (3)这段曲子太美妙了,同学们一个个听得__________。 (4)老师的故事太有趣了,同学们一个个听得__________的。 2.按要求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3 分) 近义词:报偿( ) 依附( ) 欺凌( ) 反义词:分裂( ) 柔和( ) 急促( ) 3.选词填空。(3 分) 强烈 猛烈 剧烈 (1)一阵( )的疼痛,使他差点昏了过去。 (2)我们向敌人的阵地发起了( )的进攻。 (3)我们对那些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表达出( )的不满。 三、句子万花筒。(15 分) 1.写出符合要求的名句格言。(2 分) (1)有关读书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信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诗句补写完整,并与作者连线。(6 分) 明月有情应识我,__________。 王安石
,春生江上几人还?刘著 (3)在新型玻璃的硏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变换 江南几度梅花发, 秦观 语序) 明月何时照我还。 卢纶 洛阳城里见秋风 袁枚 (4)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 自在飞花轻似梦, 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仿写句子) 句子加工厂。(5分) 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恰似 (1)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美丽的村庄。(缩 也似 句) (1)老师问明明:“我的板书,你能抄下来吗?”(改为转述 (2)桂花飘落。(改成比喻句) 句) 四、课文梳理间。(12分)
__________,春生江上几人还? 刘著 江南几度梅花发,__________。 秦观 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卢纶 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_____。 袁枚 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 张籍 3.句子加工厂。(5 分) (1)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美丽的村庄。(缩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飘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变换 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 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仿写句子) 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恰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老师问明明:“我的板书,你能抄下来吗?”(改为转述 句)------------------------------------- 四、课文梳理间。(12 分)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填空。(6分) (2)信赖 (1)《长相思》是一首 作者是清代的 其 3、《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 一句点明了作者身在行军途中 则写出 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等,表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2)“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 4.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 这句话在本期学习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曾经被话,就会获得 的( 提到过。 5、瞧,我会默写《泊船瓜洲》这首古诗。(4分) (3)《松鼠》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他的著名的作品是 《》 2.按照课文原文,完成默写填空。(4分 五、理解与感悟。(20分) (1)人要做的人,不要做 )(7分)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填空。(6 分) (1)《长相思》是一首__________,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___。其 中“__________”一句点明了作者身在行军途中,“__________”则写出 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2)“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 __________。”这句话在本期学习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曾经被 __________提到过。 (3)《松鼠》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著名的作品是 《》。 2.按照课文原文,完成默写填空。(4 分) (1)人要做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的人。 (2)信赖,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 ), ( )。”“( ),( )。” 等,表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4、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 话,就会获得( )的( )和( )。 5、瞧,我会默写《泊船瓜洲》这首古诗。(4 分) 五、理解与感悟。(20 分) (一)(7 分)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1.将下面几个表达语气的的词语,准确地用到文中的[]处 “干吗要回去[]? (2分)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 呀呢吗吧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文中的外祖父是一位旅居在 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的老华侨。(1分) 可是,我马上想起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 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意思。(1分) “外公年纪太大了… 4.除了这里外公的流泪之外,课文中还有两次写到了外公的流泪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 次是 次是 文中外公的三次流泪,让人从中 回祖国去[]! 感受到一位旅居海外的老华侨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1分) 想不到外祖父像小孩子一样,“呜鸣鸣”地哭了起来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 ]?”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 ]!”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 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 [ ]?”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 回祖国去[ ]!” 想不到外祖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1.将下面几个表达语气的的词语,准确地用到文中的[ ]处。 (2 分) 呀 呢 吗 吧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文中的外祖父是一位旅居在 __________的老华侨。(1 分) 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意思。(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这里外公的流泪之外,课文中还有两次写到了外公的流泪: 一次是__________,一次是__________。文中外公的三次流泪,让人从中 感受到一位旅居海外的老华侨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