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注意事项(一)作好试验前的准工作1.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方法步骤。2.弄清实验的有关基本原理。3.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实验前要了解清楚,不能违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4.明确本次实验需记录的数据项目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事先作好记录表格。5.同一实验,除实验指导书中规定的方案外;有否其它方案。(二)遵守规章制度1.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保持安静。2.爱护设备、仪器、遵守操作规程,如发生故障要及时报告。3.非本次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切勿任意动用。4.做完实验后,应将仪器、设备、工具、元器件、材料、试剂等加以整理、(三)认真做好试验1.注意听好教师对本次实验的讲解。2.清点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有关器材,如发现不足及时提出。3.要认真细致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中所需要的实验方法与步骤进行4.对一些大型、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在组成实验系统后,经有关教师检查无误方能开始实验。5.密切观察实验现象,随时进行分析,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总结。6.记录下所需测量数据,以及所用仪器的型号规格、试件种类、规格等;必要时记录下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对原始数据不得任意修改。7.学生在实验小组中如有一定的分工,但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己动手,完成所有的实验环节。8.如希望观察一些与实验有关的其它现象,或用另外方案进行实验,须在完成实验全部规定项目后,经同意始可进行。9.实验记录或数据如不符合要求,应当重做。(四)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以提高分析能力,因此必须由每个同学独立完成,报告要求整洁清楚,要有分析及自己的看法。实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者及同组人员。:1
2.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方法及步骤。3.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精度、量程,编号等。4.实验数据及其处理;实验数据应包括全部的测量原始数据,并注明测量单位。最好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数据的运算过程。并给出实验误差。5.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及观察到的现象,结合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讨论
、轧制原理实验一最大咬入角及摩擦系数的确定、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各种障擦条件(一般、润滑)对咬入角的影响,确定在这二种痒擦条件下的开始最大咬入角和稳定轧制时最大咬入角α,并分析和之间的关系。2.求此二种轧制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值的大小本原理L?三、咬人角的计算:AhH--hD一轧辊直径,式中,DAh一压下量,H—轧件轧前厚度;一轧件轧后厚度;0x一咬入角
四、实验设备、使用工具及试样1.设备:0170×250二辊轧机,2.工具:卡尺、外卡钳、锉刀3.试样:铅试样(楔形、见图);4.辅助材料:润滑油、绵纱、汽油7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将铅试样端部进行修整、测量其原始厚度H(测三次,取平均值),记人表中。2.根据摩擦条件的不同,可采用轧辊在一般状态和涂润滑油两种摩擦条件。测量开始咬入的最大角αm及确定各条件对m的影响,3.实验时先将辊缝调到2一3mm左右,将铅试样放在料台上,用木棒将试件慢慢慢推向轧撬。如不能咬入应将轧辊抬高,直到轧辊将轧件咬入为止。咬入后,试件厚度随轧件前进而不断地增加,当增加到一定厚度时,轧件被卡在轧辊之间,发生打滑现象,此时立即停车,抬高轧辊,取出轧件,测量此时之h、H,及D,按公式求αmaxaarccosAh又按α与β求出各轧制条件下的摩系数。【=tgp。1mD六、实验记录试件号实验条件HH材质4hcosamu05七、结果分析1.通过实验数据讨论各种摩擦对咬入角的影响之值的变化原因及可能波动的范围。 (一般h=2.分析h=5-1.9)Bamw
实验二轧制时前、后滑值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用实验验证轧制时前、后滑现象的存在,并测定其数值的大小,分析在不同条件下(摩擦条件、轧件厚度、相对压下量)对前后滑的影响。并绘制在轧制过程中,轧辊表面一般状态和加润滑两种状态下,Ah=常数时,压下率对前滑的影响曲线。%A%H图 1二、基本概念与前滑值的确定轧件在轧制时,高度方向受压下的金属一部分流向纵向,使轧件伸长,另一部分流向横向,使轧件展宽。一般情况是轧件进入轧辊的速度V小于轧辊在该点处的线速度V的水平分量VCOSa,这种现象叫后滑;而轧件的出口速度V,大于轧辊在该点处的线速度V,即V.>V、这种现象叫前滑。前滑值按下式计算:V,-VSh-X100%V式中S前滑值V,-一轧件出口速度V-一轧辊园周线速若用刻痕法计算前滑,如图2所示,前滑可以用长度表示,即V·t=LV,.t-V.tL-LH则,Sh=V.tLH式中L轧件表面留痕代度LH轧辊表面刻衰长度-如用E·Fink(芬克)前滑公式(简化的)计算前滑,则y2Dy2Sh=1)武S2T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