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实验是依据药物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定,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合成药物的基本方法;掌握对药物进行结构修饰的基本方法,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巩固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术及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实验一 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二 扑炎痛的合成 实验三 水杨酰苯胺的合成 实验四 阿司匹林铝的合成 实验五 苯妥英锌的合成 实验六 苯妥英钠的合成 实验七 苯佐卡因的合成 实验八 磺胺嘧啶锌和磺胺嘧啶银的合成 实验九 琥珀酸喘通的合成 实验十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实验十一 巴比妥的合成 实验十二 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 实验十三 盐酸普鲁卡因稳定性实验 实验十四 对氨基水杨酸钠稳定性实验 实验十五 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的合成 实验十六 氯霉素的合成 实验十七 氟哌酸的合成 实验十八 地巴唑的合成 实验十九 亚胺-154 的合成的合成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44KB页数: 77
一、A型选择题 1.维生素A理论上有几种立体异构体 A.4种 B.8种 C.16种 D.32种 E.64种 2.已经得到的维生素A立体异构体有几种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E.10种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70.5KB页数: 12
一、A型选择题 1.最早发现的磺胺类抗菌药为 A.百浪多息 B.可溶性百浪多息 C.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 D.对氨基苯磺酰胺 E.苯磺酰胺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87.5KB页数: 12
J.Am.Chem.Soc.2001,123,12232-12237 Photochromic Atropisomer Generation and Co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in a Ruthenium Bis(bipyridine)Phosphonite y-Cyclodextrin System Dusan Hesek, Guy A. Hembury, Michael G. B. Drew, Victor V. Borovkov, and Yoshihisa Inoue*t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11KB页数: 2
◼ 喹诺酮类抗菌药 ◼ 抗结核病药 ◼ 磺胺类抗菌药 ◼ 抗真菌药物 ◼ 抗病毒药 ◼ 抗寄生虫病药物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 ◼ 喹诺酮类药物按化学结构分类 ◼ ①萘啶酸类(Naphthyridinic acids) ◼ ②噌啉羧酸类(Cinnolinic acids) ◼ ③吡啶并嘧啶羧酸(Pyridopyrimidinic acid) ◼ ④喹啉羧酸类(Quinolinic acids)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第三节 抗结核药物 (Tuberculostatics) ◼ 抗结核药物分类 ◼ 合成抗结核药 ◼ 抗结核抗生素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 (Antifugal Drugs) ◼ 抗真菌药物按结构分类为 ◼ ①作用于真菌膜上麦角甾醇的药物 ◼ ②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唑类抗真菌药物 ◼ ③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烯丙基胺和鲨烯环氧化酶抑制剂 ◼ ④不影响膜上麦角甾醇的药物。 第五节 抗病毒药物 Antiviral Agents ◼ 抗病毒药物分类: ◼ 三环胺类(金刚烷胺) ◼ 核苷类(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 其它类(膦甲酸钠) 第六节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 Drugs ◼ 抗肠虫药 ◼ 抗血吸药 ◼ 抗疟原虫药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95MB页数: 163
1 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心绞痛药物 Cardiac Glycosides, Antianginal, and Antiarrhythmic Drugs 1 强心药物(Cardiac agents) 2 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s) 3 抗心绞痛药物(Antianginal Drugs) 2 抗高血压药物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3. 抗高脂蛋白血药物和胆固醇生合成抑制药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44MB页数: 67
一、药物相互作用定义 二、联合用药与相互作用 三、药物的相互作用分类和发生机制 四、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五、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预防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78KB页数: 52
一、掌握本类药物质量检验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类型。 二、掌握HPLC法和酶活力测定法在本类药物测定中的应用。 三、熟悉本类药物的范围、种类、质量控制的要点。 四、了解本类药物含量测定的其他方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6KB页数: 7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生物活性稳定性、疗效稳定性、毒性稳定性五种稳定性。本章只限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尤其对易水解、易氧化、易互变、易聚合的药物进行重点讨论。包括化学降解途径、化学动力学基础、影响降解的因素与稳定化措施、预测稳定性的方法,为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药物的化学动力学理论只作衔接性的复习,详细参看物理化学教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 第四节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第五节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降解动力学 第六节 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第七节 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系统稳定性研究
文件格式: PPS大小: 931KB页数: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