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广义含古代口语,也包括古代书面语,现一般只指书面语。 书面语的两个系统: 1.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即平常所说的“文言”。 2.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4KB页数: 5
第十二章 巴金 第十三章 沈 从 文 第十四章 30年代诗歌 30年代的散文创作 国统区文学的三个时期 第十九章 40年代诗歌 第二十章 40年代戏剧---概述 第二十一章 解放区文学思潮 第二十二章 解放区文学创作/概述
文件格式: PPT大小: 6.15MB页数: 197
第一章 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第四节 20年代文学论争 第五节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文化巨人——鲁迅 ❖ 大视野下概述对鲁迅的评价 ❖ 鲁迅的创作道路及《呐喊》、《彷徨》 ❖ 说不尽的阿Q ❖ 故事新编 ❖ 《野草》与《朝花夕拾》 第三章 20年代的小说(二)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第二节 “问题小说”作家 第三节 主观抒情小说家—郁达夫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第一节 概述 •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 胡适《尝试集》及早期诗人 • 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 象征派诗歌 第二节 徐志摩 闻一多 第六章 20年代的戏剧 第七章 20年代丰富绚烂的散文 第八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 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 ◼ 文学论争 ◼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第九章 三十年代小说 第十章 茅盾
文件格式: PPT大小: 6.21MB页数: 159
第一节文学与科学的联系 一、文学与科学的共生性 文学和科学的分野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在古代,世界以整一的方式呈现,科学同哲学、文学、宗教等混杂在一起伽利略首先把实验知识与数学结合起来,被视为现代科学之父。18世纪以后,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日臻完善,西方逐步形成体系严密的各种专业领域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20.5KB页数: 40
比较文学已走过百年,在这百年中 ,比较文学有过辉煌,也有过沉寂,并不时响起危机的警报。但比较文学总是顽强地在否定中发展,不断将危机变为自我更新的契机。 21世纪的今天,如何为比较文学定 位
文件格式: PPT大小: 76KB页数: 20
第一节文学与宗教 一、共同点 二、起源 三、关注对象 四、表现方式 五、宗教经典中的文学因素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25KB页数: 32
媒介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产生联系和影响的具体途径和手段,也就是说,它研究的重心是作品在交流中的“中间环节”,即研究一国文学是怎样传播到另一国去的
文件格式: PPT大小: 74KB页数: 34
文学与其他姊妹艺术在起源、思维方式、情感因素乃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共同点。各门艺术之间彼此又拥有各自的媒介手段和发展历史,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和功能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13.5KB页数: 25
文类学(英文 Genology,法文 Genologic)是专门研究文学类型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理论的分支学科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41.5KB页数: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