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光光度法是基于被测物质的分子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一、特点 1.灵敏度高:测定下限可达10-5~10-6mol/L, 10-4%~10-5% 2.准确度:能够满足微量组分的测定要求: 3.相对误差小:2~5%(1~2%) 4.操作:简便快速 5应用广泛:有色物质和能显色的物质
文件格式: PPT大小: 661.5KB页数: 25
8-1 概述 8-2 化学电池(Chemical cell) 8-3 参比电极及其构成 8-4 金属指示电极及其构成 8-5 膜电位与离子选择性电极(Membrane potential and ISE)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44MB页数: 50
一、色谱的发展 色谱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01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提纯植物色素时首次发现了色谱。(液相色谱) 2、1952年,英国科学家马丁首次用气体作流动相开发商用色谱仪(色谱仪成完整的仪器)
文件格式: PPT大小: 534KB页数: 65
一、定义: 芳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芳卤化合物。 二、分类: 1.侧链取代的芳卤化合物2.芳环上取代的芳卤化合物
文件格式: PPT大小: 542.5KB页数: 21
一、想办法得到各种信息 1 向同行了解是否做过此类样品,或有否类似 2 样品的分析方法 3 查文献,如CA(化学文摘) 二、对色谱柱有足够的了解 1 掌握分离机理,自己开发方法 三、充分了解您自己的样品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31.5KB页数: 17
一、鉴别每个色谱峰 二、通过比较保留值(通常是保留时间)的方法, 三、找到各色谱峰所对应的组份 四、多数情况下用比较保留时间来定性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05KB页数: 11
一、流动相的转换 二、流速(压力)的变化幅度 三、温度的变化幅度 四、专用色谱柱:样品及溶剂的要求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87.5KB页数: 31
液相色谱的分离机理 一、正相 二、反相 三、体积排除 四、离子交换 五、其他 不同的分离模式是不同的机理
文件格式: PPT大小: 779.5KB页数: 18
5.1引言 5.2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5.3相律 5.4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5.5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5.6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5.7*二级相变
文件格式: PPT大小: 7.61MB页数: 174
13.1胶体及其基本特性 13.2溶胶的制备与净化 13.3溶胶的动力性质 13.4溶胶的光学性质 13.5溶胶的电学性质 13.6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13.7乳状液(见十二章) 13.8大分子概说 13.9大分子的相对摩尔质量 13.10 Donnan平衡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MB页数: 147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