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吸光光度法是基于被测物质的分子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 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特点 1.灵敏度高:测定下限可达10-5~10-6mo1/L, 10-4%~10-5% 2.准确度:能够满足微量组分的测定要求: 3.相对误差小:2~5%(1~2%) 4.操作:简便快速 5应用广泛:有色物质和能显色的物质
9.2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 一、特点 1.灵敏度高:测定下限可达10-5~10-6mol/L, 10-4%~10-5% 2.准确度 :能够满足微量组分的测定要求: 3.相对误差小 :2~5% (1~2%) 4.操作 :简便快速 5.应用广泛:有色物质和能显色的物质。 吸光光度法是基于被测物质的分子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 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 M+热 M+hv今M 基态 激发态 M+荧光或磷光 E1 E=E h v 2 202 2 量子化;选择性吸收; 当光子的能量=△E=hv=hC 400420440460480500520540560580600入 当光子的能量=被测物质电子跃迁需要的能量 时,此种波长的光子则被吸收,这就是物质对光 的选择性吸收。 分子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不同 光的互补:蓝<>黄
二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 M + 热 M + 荧光或磷光 E = E2 - E1 = h 量子化 ;选择性吸收; 当光子的能量= E = h =h 当光子的能量=被测物质电子跃迁需要的能量 时,此种波长的光子则被吸收,这就是物质对光 的选择性吸收。 分子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对不同波长 M + h ➔ M * 光的互补:蓝➢ 黄 基态 激发态 E1 (△E) E2 C 光的吸收程度不同
1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60 /mm颜色互补光 100 400-450 紫蓝 黄绿 650 450 450-480 480-490绿蓝 610 490-500蓝绿 480 500-560 绿 560-580黄绿 黄橙红紫蓝 580 490 580-610 黄 610-650 橙 绿蓝 550 500 650-760红蓝绿 互补色:两种波长的光按一定的比例形成无色的光,这两种波 长的光称互补光
/nm 颜色 互补光 400-450 紫 黄绿 450-480 蓝 黄 480-490 绿蓝 橙 490-500 蓝绿 红 500-560 绿 红紫 560-580 黄绿 紫 580-610 黄 蓝 610-650 橙 绿蓝 650-760 红 蓝绿 1 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互补色:两种波长的光按一定的比例形成无色的光,这两种波 长的光称互补光
2物质的颜色 当一束太阳光照射某一溶液时太阳光中某一颜色的光被吸收, 其互补色光透过溶液,刺激人的眼睛,使人感觉到它的颜色。 例:KMnO是紫红色,原因是KMnO吸收了紫红色的互补色 光(绿光),其互补色光紫红色透过溶液,刺激人的眼睛,使人 感觉到它的颜色是紫红色 根据溶液的颜色,可以估计该溶液吸收的光的波长
2 物质的颜色 当一束太阳光照射某一溶液时,太阳光中某一颜色的光被吸收, 其互补色光透过溶液,刺激人的眼睛,使人感觉到它的颜色。 例:KMnO4是紫红色,原因是KMnO4吸收了紫红色的互补色 光(绿光),其互补色光紫红色透过溶液,刺激人的眼睛,使人 感觉到它的颜色是紫红色。 根据溶液的颜色,可以估计该溶液吸收的光的波长
3吸收光谱曲线的实际意义和绘制 (1)吸收光谱曲线的意义: 吸收光谱曲线是吸光光度法选择测量波长的依椐,它表示物质对 不同波长光吸收能力的分布情况。由于每种物质组成的特性,只吸收 定波长的光,所以每种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都有一个最大吸收峰, 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在光度分析中,都以最大 吸收波长的光进行测量。 (2)吸收光谱曲线的绘法: 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配配制适当浓度的有色溶液和参比溶液, 分别注入吸收池中,让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照射此吸光物质,并测 量该物质在每一波长处对吸收程度的大小(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 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
3 吸收光谱曲线的实际意义和绘制 (1)吸收光谱曲线的意义: • 吸收光谱曲线是吸光光度法选择测量波长的依椐,它表示物质对 不同波长光吸收能力的分布情况。由于每种物质组成的特性,只吸收 一定波长的光,所以每种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都有一个最大吸收峰, 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在光度分析中,都以最大 吸收波长的光进行测量。 (2)吸收光谱曲线的绘法: • 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配配制适当浓度的有色溶液和参比溶液, 分别注入吸收池中,让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照射此吸光物质,并测 量该物质在每一波长处对吸收程度的大小(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 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