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一、概述 三、提取分离的方法 四、结构研究方法 二、生物合成 第二章 糖和苷 carbohydrates 一、概述 二、单糖的立体化学 三、糖和苷的分类 四、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五、苷键的裂解 六、糖的核磁共振性质 七、糖链的结构测定 八、糖和苷的提取分离 第三章 苯丙素类 Phenylpropanoids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Quinonoid 一、概述 二、 结构类型 三、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四、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五、醌类化合物的光谱特征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与颜色反应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terpenoids and volatile oils 一、萜的含义和分类 二、萜类的结构类型及代表性化合物 三、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四、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五、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六、挥发油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triterpenoids 一、概述 二、四环三萜 三、五环三萜 四、理化性质 五、提取分离 六、结构测定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steroids 一、概述 二、 C21甾类化合物 三、强心苷类化合物 四、甾体皂苷类化合物 第九章 生物碱 alkaloids 一、生物碱概述 二、生物碱的分布 三、生物碱的分类 四、生物碱的性质 五、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 六、生物碱的结构鉴定 七、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24MB页数: 488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是利用物质在 紫外、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对物质进行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的方法。按所 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 (60-400nm)和可见分光光度法(400-750nm), 合称为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36.22KB页数: 51
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某一溶液,组成一个化学 电池,电池的电动势应等于: E=E右-E大+E;-iR 如果用盐桥消除液体接界电位E,再使用高阻抗的电 位差计,采用三电极系统使电池的电流接近于零,电 池内阻产生的电位降识R可以不计,则电池的电动势可 简化为两个电极的电位差值:
文件格式: PDF大小: 874.34KB页数: 40
电分析化学是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 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以 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电化学参数与 被测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的基 础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32.7KB页数: 13
将自旋核放入磁场中,用适宜频率的电磁 波照射,它们会吸收能量,发生原子核能 级的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 核磁共振谱,这种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 法。(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88.31KB页数: 37
利用物质的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得到与分子结构相 应的红外光谱图,从而来鉴别分子结构的方法,称为红 外吸收光谱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metry,IR)
文件格式: PDF大小: 316.88KB页数: 48
2.1基本原理 2.1.1谱线的产生(与定性相关联) 在通常温度下,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基态,在激 发能量作用下,原子获得足够能量,外层电子由基态跃 迁到不同的激发态。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处于激 发态时是不稳定的,当它跃迁回到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 时,就要释放出能量,若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出现,即得 到发射光谱,其为线光谱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98.53KB页数: 35
流动相:气体 固定相:液体气一液分配色谱。 固体气一固吸附色谱。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32.54KB页数: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