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和材料专业 考核方式:闭卷 总学时、学分:120学时6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 课程编码:53010015上课周数:30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等师范化学专业的一门主干 课程。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 制备、用途、反应历程以及化学变化规律。通过有机化学的教学,不仅要求 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学习前人提出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 究中碰到问题时,能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融入本学 科的最新成果及发展趋势,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学化学教师及高层次人才打下 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典型反应及制备方法:初步 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典型有机反应的历程;掌握各 类异构现象,初步掌握构象及反应中的立体化学: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 应,并能运用解释有关问题;初步掌握几类重要的有机反应活泼中间体:初 步掌握测定结构的物理方法,具备识辨简单图谱的能力:了解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油脂等几类重要天然产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三、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 课程难点:化学反应机理。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6
16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和材料专业 考核方式:闭卷 总学时、学分:120 学时 6 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 课程编码:53010015 上课周数: 30 一、 课程教学目的 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等师范化学专业的一门主干 课程。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 制备、用途、反应历程以及化学变化规律。通过有机化学的教学,不仅要求 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学习前人提出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 究中碰到问题时,能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融入本学 科的最新成果及发展趋势,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学化学教师及高层次人才打下 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典型反应及制备方法; 初步 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典型有机反应的历程;掌握各 类异构现象,初步掌握构象及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 应,并能运用解释有关问题;初步掌握几类重要的有机反应活泼中间体; 初 步掌握测定结构的物理方法,具备识辨简单图谱的能力;了解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油脂等几类重要天然产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三、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 课程难点:化学反应机理。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开展创造性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授课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外辅导(每周1次,每次2学时),参观,讨论, 小论文等。 六、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2)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2.重、难点提示 (1)杂化轨道理论 (2)分子轨道理论 第二章烷烃(2学时) 1.教学内容 (1)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2)烷烃的命名 (3)烷烃的构型 (4)烷烃的构象 (5)烷烃的物理性质 (6)烷烃的化学性质 (7)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8)过渡态理论 (9)甲烷和天然气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是烷烃的UPAC命名规则、构象和烷烃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是自由基取代历程和过渡态理论 公
17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开展创造性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授课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外辅导(每周 1 次,每次 2 学时),参观,讨论, 小论文等。 六、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1.教学内容 (1)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2)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2.重、难点提示 (1) 杂化轨道理论 (2) 分子轨道理论 第二章 烷烃(2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2) 烷烃的命名 (3)烷烃的构型 (4)烷烃的构象 (5)烷烃的物理性质 (6)烷烃的化学性质 (7)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8)过渡态理论 (9)甲烷和天然气 2.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是烷烃的 IUPAC 命名规则、构象和烷烃的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是自由基取代历程和过渡态理论
教学内容: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烷烃的命名,烷烃的构象,乙烷及正丁烷构象及 表示方法、扭转张力,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提示:教学重点是烷烃的IUPAC命名规则、环己烷优势构象。原子序数优先规则, 烯烃的ZE命名法。教学难点是自由基取代历程和构象。 第三章烯烃(6学时) 1.教学内容 (1)烯烃的结构 (2)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3)烯烃的物理性质 (4)烯烃的化学性质 (5)诱导效应 (6)烯烃的加成反应历程 (7)乙烯和丙烯 (8)烯烃的制备 (9)石油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是不饱和脂肪烃的的命名和化学性质以及烯烃的加成反应历程 (2)教学难点是加成反应历程。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6学时) 1.教学内容 (1)炔烃 (2)二烯烃 (3)共轭二烯烃 (4)速度控制与平衡控制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是炔烃的异构和命名,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共轭效应 (2)教学难点是共轭效应 第五章脂环烃(4学时) 伊
18 教学内容: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烷烃的命名,烷烃的构象,乙烷及正丁烷构象及 表示方法、扭转张力,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提示:教学重点是烷烃的 IUPAC 命名规则、环己烷优势构象。原子序数优先规则, 烯烃的 Z/E 命名法。教学难点是自由基取代历程和构象。 第三章 烯烃(6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烯烃的结构 (2) 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3)烯烃的物理性质 (4)烯烃的化学性质 (5)诱导效应 (6)烯烃的加成反应历程 (7)乙烯和丙烯 (8)烯烃的制备 (9)石油 2.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是不饱和脂肪烃的的命名和化学性质以及烯烃的加成反应历程 (2) 教学难点是加成反应历程。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6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炔烃 (2) 二烯烃 (3)共轭二烯烃 (4)速度控制与平衡控制 2.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是炔烃的异构和命名,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共轭效应 (2) 教学难点是共轭效应 第五章 脂环烃(4 学时)
1.教学内容 (1)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2)脂环烃的性质 (3)脂环烃的结构和稳定性 (4)环己烷优势构象 (5)多环烃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是脂环烃的命名,脂环烃的结构 (2)教学难点是脂环烃的结构 第六章对映异构 (8学时) 1.教学内容 (1)物质的旋光性 (2)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4)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5)构型R、S命名规则 (6)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7)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8)外消旋体的拆分 (9)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是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以及手性碳原子构型的表示 方法;旋光异构体的标记方法,含有二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现象。 (2)教学难点是旋光异构体的标记方法 第七章芳烃(8学时) 1.教学内容 (1)苯的结构 (2)单环芳烃的异构和命名 (3)单环芳烃的性质 (4)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效应 19
19 1.教学内容 (1) 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2) 脂环烃的性质 (3)脂环烃的结构和稳定性 (4)环己烷优势构象 (5)多环烃 2.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是脂环烃的命名,脂环烃的结构 (2) 教学难点是脂环烃的结构 第六章 对映异构(8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物质的旋光性 (2) 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4)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5)构型 R、S 命名规则 (6)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7)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8)外消旋体的拆分 (9)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2.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是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以及手性碳原子构型的表示 方法; 旋光异构体的标记方法; 含有二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现象。 (2) 教学难点是旋光异构体的标记方法 第七章 芳烃(8 学时) 1.教学内容 (1) 苯的结构 (2) 单环芳烃的异构和命名 (3)单环芳烃的性质 (4)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效应
(5)多环芳烃 (6)非苯芳烃Huckel规则 (7)富勒烯 (8)芳烃的来源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是命名、化学性质和亲电反应历程 (2)教学难点是定位规律和亲电反应历程 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8学时) 1.教学内容 (1)电磁波谱的一般概念 (2)紫外和可见光吸收光谱 (3)红外光谱 (4)核磁共振谱 (5)质谱 2.重、难点提示 (I)教学重点UV、IR、HNMR、M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是UV:电子跃迁类型及其吸收特征:R:原理及应用:HNMR:基本 原理、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和裂分:Ms:基本原理、分子结构与碎片离子的形成关系 第九章卤代烃(8学时) 1.教学内容 (1)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和同分异构 (2)物理性质、光谱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4)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 (5)卤代烃的制法 (6)重要的卤代烃 (7)有机氟化物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是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历程和消去反应历程 (2)教学难点是卤代烃取代反应历程和消去反应历程 20
20 (5)多环芳烃 (6)非苯芳烃 Huckel 规则 (7)富勒烯 (8)芳烃的来源 2.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是命名、化学性质和亲电反应历程 (2) 教学难点是定位规律和亲电反应历程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8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电磁波谱的一般概念 (2) 紫外和可见光吸收光谱 (3)红外光谱 (4)核磁共振谱 (5)质谱 2.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 UV、IR、HNMR、Ms 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是 UV:电子跃迁类型及其吸收特征;IR:原理及应用;HNMR:基本 原理、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和裂分;Ms:基本原理、分子结构与碎片离子的形成关系 第九章 卤代烃(8 学时) 1.教学内容 (1)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和同分异构 (2) 物理性质、光谱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4)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 (5)卤代烃的制法 (6)重要的卤代烃 (7)有机氟化物 2.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是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历程和消去反应历程 (2) 教学难点是卤代烃取代反应历程和消去反应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