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Atom Absorption Spectroscopy)。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瓦尔什(A.Walsh)提出,而在六十年代发展起来 的一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1.5KB页数: 10
紫 外 - 可 见 分 子 吸 收 光 谱 法 (ultraviolet-visible molecular absorption spectrometry,UV-VIS ), 又 称 紫 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它是研究分子吸收 190~750nm 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紫 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产生与分子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是研究物质电子 光谱的分析方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04.5KB页数: 22
某些原子化器不仅能将试样转变成原子或简单的元素离子,而且也能将部分 试样激发到较高电子能级。被激发的这些物质通过发射紫外和可见光区的谱线迅 速地完成弛豫。原子发射光谱(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AES)则是利用这 些谱线出现的波长及其强度进行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1KB页数: 18
1-1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方法 分析化学是提供物质中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科学和技术。它是通过测量与待 测组分有关的某种化学与物理性质获得物质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定性分析方法是 获得试样中原子、分子或功能基的有关信息。而定量分析方法是获得试样中一种 或多种组成的相对含量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8KB页数: 11
从分析的对象来看,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可分为原子质谱法(atomic mass spectrometry)和分子质谱法(molecular mass spectrometry),本章我们仅讨 论质谱法在无机元素分析中的应用,有关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将留待第 13 章 讨论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8.5KB页数: 14
一、红外光区的划分及主要应用 红外光谱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其波数范围约为 12 800~10cm-1 (0.75~1 000μm)。根据仪器及应用不同,习惯上又将红外光区分为三个区:近 红外光区;中红外光区;远红外光区。每一个光区的大致范围及主要应用如表 10-1 所示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03KB页数: 24
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 Fischer 投影式,注明其 R 或 S: (1)L-丙氨酸 (2)甘氨酸 (3)L-丝氨酸 (4)L-组氨酸 (5)L-半胱氨酸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27.5KB页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