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2连锁遗传的解释和验证 玉米粒色、粒型的遗传交换 一、解释(包括互斥组、相引组) 二、验证 3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 挂图:染色体的互换图 (实测之后利用)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26.5KB页数: 41
遗传学中把染色体基因组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称为核遗传,把由 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基因组控制的遗传现象及规律称为胞质遗传。 我们知道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由核基因所决定的 遗传方式叫“核遗传”,随着遗传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细胞核的遗传并不 是生物唯一的遗传方式,生物的某些遗传现象并不决定于核基因或不完全决定 于核基因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6.5KB页数: 23
1生物进化的概念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及其发展 3进化的机理 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综合性的进化机理学说 (一)突变学进化提供的原料 (二)种群中的基因频率与遗传平衡 (三)自然选择与基因频率的改变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4.5KB页数: 20
生命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因而生命过程中的性状的形成和变化必须有其物质基础。主导生命的遗传物质基础是什么呢?无数的事实证明:做为遗传物质必须至少满足下列的几个条件 1.在细胞的繁殖过程中能精确的复制自己。(生命的连续性) 它的结构必然是相对稳定的。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之下,才能发生遗传 变异。(变异性) 3.它具有携带生物一切必要的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4.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在细胞分裂时,它可以把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5.5KB页数: 22
大多数的动植物都是有性繁殖的。由于产生雌雄配子的来源和交配的方式 的不同,其后代表现的遗传动态显然也有所不同。我们现在来谈一下,根据雌 雄配子的遗传组成来谈自交、杂交、回交后代的遗传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文件格式: DOC大小: 70KB页数: 25
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都是相对稳定的并且 一般的情况之下,以整倍的方式复制自身,从而使每条染色体及上 面负载的基因能稳定的传递,即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然而染色体 结构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则是绝对的,在自然及人工诱变的情况下 染色体会发生与亲本相比较具有明显不同的缺失,重复,倒位,易 位四种结构的变化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1KB页数: 19
一、数量性状的特征: 遗传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类。 质量性状:在可以遗传的性状中,性状在后代的变异中是表现为不连续的 变异,在它们之间可以明显的分组,进行频率的统计。是由一对或少数n对基 因所控制的遗传方式一般能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原则
文件格式: DOC大小: 90KB页数: 20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遗传学三大规律中的第一条规律:分离规 律,学习三大规律是了解遗传变异的基础。在前面的结论中我们曾 提到孟德尔在经过8年(1856-1864)的豌豆杂交试验之后,经过细 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于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 文,首次提出了分离和独立分配这两个遗传的基本规律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2.5KB页数: 23
染色体组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而且体细胞内 的染色体数目等于性细胞的两倍,但细胞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得之, 每个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并不是零乱的无序的排列,而是分成若 干个组。每个组内包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在各组内每条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种不相同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12.5KB页数: 40
第三章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1 二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其特点孟德尔在研究一对性状提出分离规律之后又进行了两对性状的杂交试 验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8KB页数: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