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中文网 www.rbook.net 序 濮之珍 《咬文嚼字》于1995年问世,至今已经走过十一个年头。回 想办刊初期的艰辛,那一幕幕如在眼前,让人在亲切之中颇为 感慨。常言道“十年树木”,《咬文嚼字》在期刊界、在读者中“树” 起来了。这要归功于办刊思想明确,坚持以规范祖国语言文字 为使命;归功于编者恪尽职守、谦虚谨慎,又能时时创新;归功 于扎根读者,以读者为本,从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正是这 些原因,《咬文嚼字》已从一份冷门小刊物变成了大品牌,根深 叶茂,生机勃勃,可喜可敬。 《咬文嚼字》走过了十一年的路,但前面的路还很漫长;《咬 文嚼字》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新的挑战又出现在我们面 前。比如近期以来,学校教育偏重外语、电脑、经济,就是不重视 语文;受中考、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也是重视外文、数学, 把语文置诸脑后。这样做的恶果,现在已充分显现出来:社会语
观者制作 20071230
读书中文网 vw.rbook.net 文应用中出现了大量混乱现象,如写错别字、生造词语、不讲 语法规则等。前不久,报上刊登了由《咬文嚼字》编辑部整理的 《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引起社会热烈反 响,就因为这份字表是具有很强的社会针对性的。可见,在社会 语文应用中,不规范问题比较严重。这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志 于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我们并不排斥学 习外语,恰恰相反,外语能力是现代人的文化素质之一。但是, 我们不能把外语和母语对立起来,更不能为了学习外语而轻 慢母语。事实上,不学好祖国语文,外文也是学不好的。记得报 上报道过,在外语译成中文的翻译比赛中,由于汉语没有学 好,受到汉语水平的限制,中国人输给了外国人。这还不值得 我们反思吗?又如报刊上的文章,不管有无必要,到处夹用“洋 文”,尤其是夹用“英语缩简词”,又不加注释,令人既看不惯, 又看不懂,人为地设置了阅读障碍。每当想到这些现象,我总 觉得《咬文嚼字》犹如大海中的一条船,它不但要和差错搏击, 而且要和人们头脑中的错误观念搏击,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汉语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 载体。多年来,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中间也吸收一 些外来词。汉语是按汉语的规律吸收外来词语的。吸收方法有 音译、意译、音意合译等。.如“电话”开始音译为“德律风”,后来 意译为“电话”。“邮票”开始音译为“士坦”,后来改用意译“邮 票”。其他如火车、飞机、轮船,都是按汉语的规律意译构词,并 2
观者制作 20071230
读书中文网 ww.rbook.net 同化在汉语中,使汉语的词汇更加丰富。这说明汉语有着强大 的包容性和整合能力。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快餐是英语 fast food的意译,保龄球是英语bowling音意合译词。科技方面 如电脑、信息、网络、克隆、基因、纳米等,有的是音译,有的是 意译。现在报刊上滥用外文和外语缩简词,这是对我们已经 形成的传统的漠视,是缺乏语言自信心的一种表现。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我国自古以来重视语 文学习,讲究炼字、遣词。为什么唐诗宋词流传千古,就因为其 语言优美和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表 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则把人们的思乡之情,渴望 与家人团聚的情感,含蓄而优美地表达了出来。汉语有着极强 的表现力,我们是不应该妄自菲薄的。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 们要热爱母语,要下功夫学习语文,要重视语文的规范和谐,为 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咬文嚼字》月刊,经过十一年努力,在规范祖国语言文字 方面,已经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路。刊物虽小,贡献很大;文 章虽短,影响不可低估。但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比较复杂。 语文规范化道路漫长,刊物也要与时俱进。愿《咬文嚼字》百尺 竿头,更进一步。 2006.2.26 3
观者制作 20071230
读书中文网 ww.rbook.net 《咬文嚼字》2005年第1一12期(总第121一132期) 总日录 (斜线后的数字,前为期数,后为页数) 序 濮之珍1 “人货混装”? 姜洪水麦荣邦10.1 卷首 幽 默 “出售大?”… 马小卫麦荣邦111 厕所还是厨房? 圣旦?… 郭 炜 麦荣邦/1.1 ……王 静 麦荣邦12.1 “猛男酬宾”? 郑 阳 麦荣邦2.1 语林漫步 逼嫁… 蔡起迪 麦荣邦/3.1 “金不如锡” 由“认知症”想到的… 黄兆基/1.4 凌大 麦荣邦4.1 三个“大嘴巴”… 汪惠迪/1.6 “不谦虚”… 王书强 麦荣邦/5.1 字痴告大侠的启示… 汪惠迪2.4 青年妇女零售部? 朱德熙先生如是说…田小琳2.6 钱家鑫麦荣邦6.1 网络语言,别忘了回家…陈琳B4 耗油豆腐煲?…毕桢麦荣邦71 “三绝碑”和“唐驼”… 熊家国3.6 公薪消费?…张化夷麦荣邦8.1 以“海上升明月”为鉴…叶才林44 连“袜”献艺?…杨昌长麦荣邦9.1 呼唤语言的个性化…朱华贤/4.5
观者制作 20071230
读书中文网 w.rbook.net “战天斗地”不足夸… 郑祖林5.4 三“饼”齐飞… 汪惠迪/5.5 众矢之的 怪哉,“钱衷书”】… 徐吉仁7.4 你有“二房”吗… 汪惠迪7.6 “咬”定晚报不放松 如果我是考生… 董令全8.4 目标一:《北京晚报X2004年9月) “床第”错案… 楚山孤/8.6 …/18 纪校长“用典”面面观…仇海辉94 爷爷奶奶年届“不惑”?…凌梦18 两条标语…李小丽 陈智峰/9.6 “食色性”一锅煮…童志宏1.9 墓碑风波… 吴 岘/10.4 谁走进了“误区”.…凌云木1.10 该是“没”“设”分清时…劳飞106 “金香玉"是啥东东…栾溪.l1 秀色可餐? 谭云庐/11.4 谁是“喋血”者…纪珉112 有话说李敖…… 陈章/11.6 莫名其妙的“就寝”…黄安玉/112 闲话“空少”… 陈两森/11.7 “且”字不是万能的… 邓普1.13 从“梦游城”说起…赵荣12.4 是“张国涛”还是“张国焘” 刘半农始料不及…宋玉柱/12.5 王勤玲/1.14 英雄露出“真面目”? 创刊十周年特辑 4+4+++…++,+4,+。,+ 曹 霞/1.14 手可蹈乎?足可舞乎? 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 …孙惠迪/1.15 个别字… 16.4 “咬”定晚报不放松 宣传语文规范的主阵地 关怀 目标二:《长沙晚报》(2004年10月) 篇… …/6.9 …/2.8 一朵小花却开得好看 后盾篇 “曾国潘”赏识左宗棠? /6.14 …凌云木/28 关于“存在”和“合理”的思考一 何物称“四绝”…王 文2.9 探讨篇…/6.18 怎可与天“比翼”…黄文雯/2.10 特殊的风格 特殊的团队 “死因”值得炫耀吗…赵之云2.10 祝君波16.25 “靓见”说不通…童强2.11 当之无愧的“领头羊”…阙宁辉627 “北京现代”何曾“亦步亦趋” 2
观者制作 200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