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液压缸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是液压缸的类型和工作原理,液压缸的典型结构,液压缸的密封及液压缸的设计计算等 通过本章学习应做到:①熟知液压缸的类型及性能参数,掌握各类液压缸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双作用单 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压力、速度的计算。②了解液压缸的设计过程,特别是设计中应考虑的 主要问题。 一、填空题 1液 红的 效率是缸的实际运动速度和理想运动速度之比。 (答:容积) 2.工作行程很长的情况下,使用油缸最合适。 (答:柱塞) 3.柱塞缸的运动速度与缸筒内径 (答:无为) 4.液压缸在低速运动时,由于 特性,常发生周期性的停顿和跳越运动,称为一。 (答:摩擦力的降落”,“粘着 -滑脱”现象或称爬行现象) 5液压缸按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 液压红和 液压缸:按运动方式又可分为液压 红和液压缸。 (答:单作用,双作用,移动式,摆动式) 二、简答题 1.多级伸缩缸在外伸、内缩时,不同直径的柱塞以什么样的顺序运动?为什么? 答:当活塞上的负载不变时,多级伸缩缸按先大活塞后小活塞的顺序伸出,而按先小后大的顺序缩回。 这是由于大活塞运动所需压力较低,故伸出时大活塞先动。但一般大活塞(及活塞杆)上的摩擦力比小活 塞大的多,故空载缩回时推动小活塞所需的压力较低,小活塞先动。 2.试述柱塞式液压缸的特点 答:1)准塞式液压缸是单作用液压缸,即靠液压力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运动,回程要靠自重(当液压缸 垂直放置时)或其它外力,为此柱塞缸常成对使用: 2)柱塞和缸筒内壁不接触,缸筒内孔只需粗加工,甚至不加工,故工艺性好,行程液压缸: 3)工作时柱塞总是受压,因此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 4)柱塞重量往往比较大,水平放置时容易因自重而下垂,造成密封件和导向件单边磨损,故柱塞式 液压缸垂直使用更为有利。 3液压缸为什么要设置缓冲装置?通常采用什么样的缓冲装置? 答:液压缸当活塞运动速度很高和运动部件质量很大时,为防止活塞在行程终点处与缸盖或缸底发生 机械碰撞,引起噪声和冲击,甚至造成液压缸的损坏,则必须设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按其缓冲原理可分为节流缓冲装置和卸压缓冲装置。 4液压缸为什么要设置排气装置? 答:液压系统往往会混入空气,使系统工作不稳定,产生振动、噪声及工作部件爬行和前冲等现象, 严重时会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设计液压缸时必须考虑排除空气。 5.差动液压缸的原理如何?若输入的油压及流量完全相同,差动与非差动对所承受的负载、运动速度 有何不同? 答:当单活塞杆液压缸进、出油口同时通入液压 即接成差动缸。由于液压缸左,右腔的有效面积 不等,活塞左侧的作用力大于右侧的作用力,若缸体周定不动,活塞在左右两侧作用力差值作用下,向有 运动,液压缸右侧排出的油液也进入左侧,增加了进入左腔的流量,此时相当于活塞的有效作用面积为活 塞杆的面积,所以液压缸差动联结时活塞的移动速度比非差动时大大提高。但由于作用面积的减小,差动 液压缸的所能承受的负载比非差动液压缸大大减小。 11
11 第二章 液压缸 本 章 提 要 本章主要内容是液压缸的类型和工作原理,液压缸的典型结构,液压缸的密封及液压缸的设计计算等, 通过本章学习应做到:①熟知液压缸的类型及性能参数,掌握各类液压缸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双作用单 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压力、速度的计算。②了解液压缸的设计过程,特别是设计中应考虑的 主要问题。 一、填空题 1.液压缸的_效率是缸的实际运动速度和理想运动速度之比。 (答:容积) 2.工作行程很长的情况下,使用_油缸最合适。 (答:柱塞) 3.柱塞缸的运动速度与缸筒内径_。 (答:无关) 4.液压缸在低速运动时,由于_特性,常发生周期性的停顿和跳越运动,称为_。 (答:摩擦力的“降落”,“粘着——滑脱”现象或称爬行现象) 5.液压缸按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_液压缸和_液压缸;按运动方式又可分为_液压 缸和_液压缸。 (答:单作用,双作用,移动式,摆动式) 二、简答题 1.多级伸缩缸在外伸、内缩时,不同直径的柱塞以什么样的顺序运动?为什么? 答:当活塞上的负载不变时,多级伸缩缸按先大活塞后小活塞的顺序伸出,而按先小后大的顺序缩回。 这是由于大活塞运动所需压力较低,故伸出时大活塞先动。但一般大活塞(及活塞杆)上的摩擦力比小活 塞大的多,故空载缩回时推动小活塞所需的压力较低,小活塞先动。 2.试述柱塞式液压缸的特点。 答:1)柱塞式液压缸是单作用液压缸,即靠液压力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运动,回程要靠自重(当液压缸 垂直放置时)或其它外力,为此柱塞缸常成对使用; 2)柱塞和缸筒内壁不接触,缸筒内孔只需粗加工,甚至不加工,故工艺性好,行程液压缸; 3)工作时柱塞总是受压,因此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 4)柱塞重量往往比较大,水平放置时容易因自重而下垂,造成密封件和导向件单边磨损,故柱塞式 液压缸垂直使用更为有利。 3.液压缸为什么要设置缓冲装置?通常采用什么样的缓冲装置? 答:液压缸当活塞运动速度很高和运动部件质量很大时,为防止活塞在行程终点处与缸盖或缸底发生 机械碰撞,引起噪声和冲击,甚至造成液压缸的损坏,则必须设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按其缓冲原理可分为节流缓冲装置和卸压缓冲装置。 4.液压缸为什么要设置排气装置? 答:液压系统往往会混入空气,使系统工作不稳定,产生振动、噪声及工作部件爬行和前冲等现象, 严重时会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设计液压缸时必须考虑排除空气。 5.差动液压缸的原理如何?若输入的油压及流量完全相同,差动与非差动对所承受的负载、运动速度 有何不同? 答:当单活塞杆液压缸进、出油口同时通入液压油,即接成差动缸。由于液压缸左,右腔的有效面积 不等,活塞左侧的作用力大于右侧的作用力,若缸体固定不动,活塞在左右两侧作用力差值作用下,向右 运动,液压缸右侧排出的油液也进入左侧,增加了进入左腔的流量,此时相当于活塞的有效作用面积为活 塞杆的面积,所以液压缸差动联结时活塞的移动速度比非差动时大大提高。但由于作用面积的减小,差动 液压缸的所能承受的负载比非差动液压缸大大减小
三、计算题 L.已知液压缸活塞的有效面积为A,运动速度为,有效负我为F,供给液压缸的流量为g,压力为 ,液压缸的总漏量为 摩擦阻力为F试根据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定义,求液压 的容积效和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解:1)液压缸的容积效率 液压缸入口输入流量(相当于液压马达入口实际流量)为q,液压缸产生速度ⅴ所需流量(相当于液 压马达理论流量)为Aw,则由容积效率定义有 w="=9-9=1-4 q 式中,q,为液压缸的泄漏量。 2病压缸的机械效率 液压缸的供油压力为户、 产生的推力为PA(相当于液压马达的理论转矩),液压缸的有效负载为F (相当于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出转矩),则由机械效率定义有 F pA-FL=1- F PA 式中,F为液压缸的摩擦负载 2如图2所示,一单杆活塞缸,无杆腔的有效工作面积A,有杆腔的有效工作面积为4,且A=24: 求1)当供油量为g=30Lmin时,回油量g=?2)若液压缸 差动联接,其它条件不变,则进入液压缸无杆腔的流量为多 少? 解:1)回油流量gq 液压缸运动速度为 aa 9=受q=×30L/min=151/mm 2)液压缸差动联接时进入无杆腔流量q” 此时液压缸的速度为 是初号 v.FL g=29=2q=2×30L1mm=60L/mn 3.图3所示为一柱塞液压缸,其柱塞固定,缸筒运动。压力 油从空心柱塞通入,压力为P,流量为q柱塞外径为d,内径 图3
12 三、计算题 1.已知液压缸活塞的有效面积为 A,运动速度为 v,有效负载为 FL,供给液压缸的流量为 q,压力为 p。液压缸的总泄漏量为 ql,总摩擦阻力为 Ff,试根据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定义,求液压缸 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解:1)液压缸的容积效率 液压缸入口输入流量(相当于液压马达入口实际流量)为 q,液压缸产生速度 v 所需流量(相当于液 压马达理论流量)为 Av,则由容积效率定义有 q q q q q q Av l l V = − − η = = 1 式中, ql 为液压缸的泄漏量。 2)液压缸的机械效率 液压缸的供油压力为 p、产生的推力为 pA(相当于液压马达的理论转矩),液压缸的有效负载为 FL (相当于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出转矩),则由机械效率定义有 pA F pA pA F pA FL f f m = − − η = = 1 式中,Ff 为液压缸的摩擦负载。 2.如图 2 所示,一单杆活塞缸,无杆腔的有效工作面积 A1,有杆腔的有效工作面积为 A2,且 A1=2A2。 求 1)当供油量为 q=30L/min 时,回油量q′=?2)若液压缸 差动联接,其它条件不变,则进入液压缸无杆腔的流量为多 少? 解:1)回油流量 q′ 液压缸运动速度为 1 A2 q A q v ′ = = 则 30 / min 15 / min 2 1 1 2 q L L A A q′ = = × = 2)液压缸差动联接时进入无杆腔流量 q′′ 此时液压缸的速度为 1 2 1 2 1 / A q A q A A q v ′′ = = − = 2 2 30 / min 60 / min 1 / 2 1 q q L L A A q′′ = = = × = 3.图 3 所示为一柱塞液压缸,其柱塞固定,缸筒运动。压力 油从空心柱塞通入,压力为 p,流量为 q。柱塞外径为 d,内径 图 2 图 3
为d山,试求缸筒运动速度v和产生的推力。 解: F-p 此愿主要考查对有效承压面的概念是否清楚,即有效承压面为而不是-4 4.图4中用一对柱塞实现工作台的往复运动。若两个柱塞直径分别为d和山,供油流量和压力分别为 g和P,求其两个方向运动的速度和推力,又如两柱塞缸同时通以压力油时将产生怎样运动? 解: 设d>d,工作台向左运动的速度为,推力为F:向右运动的 速度位,推力为F 1)压力油从A管进入时(B管回油) 49 14 R-tp 图4 2)压力油从B管进入时(A管回油) 3)两柱塞缸同时进油时,形成差动联接,设其速度为(方向向左),推力为F(方向向左) 4a v,adid3)d) F=i(di-di)p 4 5.某一差动液压缸,要求快进速度”,是快退速度2的两倍,试判定直径为D的活塞面积A与直径为 d的活塞杆面积a的大小关系。 解:依题意有 =2y2 设进油管路流量为q,则 = 9 v=x(D2-d)14 华 13
13 为 d0,试求缸筒运动速度 v 和产生的推力。 解: 2 2 4 / 4 d q d q v π π = = p d F = • 4 2 π 此题主要考查对有效承压面的概念是否清楚,即有效承压面为 4 2 πd 而不是 4 ( ) 2 0 2 π d − d 。 4.图 4 中用一对柱塞实现工作台的往复运动。若两个柱塞直径分别为 d1和 d2,供油流量和压力分别为 q 和 p,求其两个方向运动的速度和推力,又如两柱塞缸同时通以压力油时将产生怎样运动? 解: 设 d1>d2,工作台向左运动的速度为 v1,推力为 F1;向右运动的 速度位 v2,推力为 F2。 1)压力油从 A 管进入时(B 管回油) p d F d q d q v 4 4 / 4 2 1 1 2 1 2 1 1 π π π = = = 2)压力油从 B 管进入时(A 管回油) p d F d q d q v 4 4 / 4 2 2 2 2 2 2 2 21 π π π = = = 3)两柱塞缸同时进油时,形成差动联接,设其速度为 v3(方向向左),推力为 F3(方向向左) p d d F d d q d d q v 4 ( ) ( ) 4 ( )/ 4 2 2 2 1 3 2 2 2 1 2 2 2 1 3 − = − = − = π π π 5.某一差动液压缸,要求快进速度 v1 是快退速度 v2 的两倍,试判定直径为 D 的活塞面积 A 与直径为 d 的活塞杆面积 a 的大小关系。 解:依题意有 1 2 v = 2v 设进油管路流量为 q,则 / 4 1 2 d q v π = ( ) / 4 2 2 2 D d q v − = π 故 图 4
274=2x 得出 D2=3d2 年D32=3x4d 所以 A=3a 6.图6所示一与工作台相联的柱塞缸,工作台质量为98Okg,如缸筒与柱塞间的摩擦阻力为F=196ON, n-10 -70 d30mm,求工作台在0.2s时间内从静止加速到最大稳定速度v=7m/min时,系 的供油压力和流量各为多少 解:1)求泵的供油压力p 使工作台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最大稳定速度v=7m/min时,所需的惯性力 (负载)为 E.=a=m×4=980x7/60N=571.7N U.4 式中,Fm是质量为980kg的工作台的惯性力,m为工作台的质量,1/为工作 台从静止到稳定运动的速度变化量,△v为与△1/相应的时间变化量。 工作台向上运动时要克服惯性阻力、自重和摩擦阻力三者之合,因柱塞缸 有效承压面积为d/4,故液压泵的供油压力为 p=+Fa+E.571.7+980x9.81+1960N 图6 =31.6×103Pa d-/4 π(70×10-3/4m 2)求泵的供油流量q =a70x10-Yx7x102/mn=2692/mm 9= 7.如图,液压缸中充满了油液,设活塞与液压缸筒同心,忽略活塞杆与缸盖间的摩擦力,油液粘度刀 =2x10Pas,活塞直径D=95.5mm,活塞有效工作面积为A=50cm2,活塞宽度(厚度)为L=100mm, 活塞与缸筒的间隙8=1mm。求为使活塞移动速度为v=l0mms时所需推力F的大小。 解:设活塞在F力的作用下以v=1Omms的速度运动时,液压缸右腔油压为P1,如图7所示。现在 水平方向上列出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式为 F+p:A=PA 或 F=(p-p2)A=ApA 由同心环形缝隙流量公式 g82如-2
14 ( )/ 4 2 / 4 2 2 2 D d q d q − = × π π 得出 2 2 D = 3d 即 2 2 4 3 4 D d π π = × 所以 A=3a 6.图 6 所示一与工作台相联的柱塞缸,工作台质量为 980kg,如缸筒与柱塞间的摩擦阻力为 Ff=1960N, D=100mm,d=70mm,d0=30mm,求工作台在 0.2s 时间内从静止加速到最大稳定速度 v=7m/min 时,泵 的供油压力和流量各为多少? 解:1)求泵的供油压力 p 使工作台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最大稳定速度 v=7m/min 时,所需的惯性力 (负载)为 N 571 7N 0 2 7 60 980 . . / t v Fm = ma = m× = × = Δ Δ 式中,Fm是质量为 980kg 的工作台的惯性力,m 为工作台的质量,Δt/为工作 台从静止到稳定运动的速度变化量,Δv 为与 Δt/相应的时间变化量。 工作台向上运动时要克服惯性阻力、自重和摩擦阻力三者之合,因柱塞缸 有效承压面积为 πd2 /4,故液压泵的供油压力为 31 6 10 Pa m N 70 10 4 571 7 980 9 81 1960 4 5 2 3 2 2 = × × + × + = + + = − . ( ) / . . d / F F F p m G f π π 2)求泵的供油流量 q 7 10 / min 26.9 / min 4 (70 10 ) 4 2 2 2 v L L d q × × = × = = − π π 7.如图,液压缸中充满了油液,设活塞与液压缸筒同心,忽略活塞杆与缸盖间的摩擦力,油液粘度 η =2×10-2Pa·s,活塞直径 D=95.5mm,活塞有效工作面积为 A=50cm2 ,活塞宽度(厚度)为 L=100mm, 活塞与缸筒的间隙 δ=1mm。求为使活塞移动速度为 v=10mm/s 时所需推力 F 的大小。 解:设活塞在 F 力的作用下以 v=10mm/s 的速度运动时,液压缸右腔油压为 p1,如图 7 所示。现在 水平方向上列出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式为 F + p2 A = p1A 或 F = ( p1 − p2 )A = ΔpA 由同心环形缝隙流量公式 v D p L D q 12 2 3 π δ η π δ = Δ − 有 题 7 图 图 6 图 7
4p=9+Dm/2x12L D83 -4+m/2x12L -10x1050x10-+×95.5x10x1k10x10x10/212×2x102×10010 π×95.5×10-×1×10- =4122Pa 所以 F=4pA=4122×50×10-N=20.6N 8.如图8所示,两个结构相同的液压缸串联起来,无杆腔的有效工作面积A=100cm2,有杆腔的有效 工作面积4=80cm2,缸1输入的油压p=18×10Pa,流量q1=16 L/min,若不考虑一切损失,试求: 1)当两缸的负载相同(F1F2)时,能承受的负载为多少?两缸运动的速度各为多少? 2)血1不承受负载( 1=0)时,缸2能承受多少负载? 3)又若缸2不承受负载(F2=0)时,则缸1能承受多少负载?哪个大?为什么? A2 Fu 解:1)解答本题第一问时,往往最容易出错的是直接用压力乘以41求出,这实际上是忽略了2,亦 即缸2的工作压力,现在F0,所以p0,因而必须从缸2开始列方程从而求出F=F=F的负载值。 F=pP2·A F=P1·A-P2·A 因为 Fu=F=FL 所以 P:=FL/A 则 p,A-F·A2/A,=F E=P4_18×10×100x10N=100N 1+3 80 A 1+100 所以 .9.16×10-3 y=4=10x10=1.6mmm 所以两液压缸推力相同而速度不等。 2)当F1=0时 15
15 4122Pa 95 5 10 1 10 10 10 50 10 95 5 10 1 10 10 10 2 12 2 10 100 10 2 12 2 12 3 3 3 3 4 3 3 3 2 3 3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 vA D v / ) L D ( q D v / ) L p π π π δ π δ η π δ π δ η Δ 所以 4122 50 10 N 20 6N 4 F = pA = × × = . − Δ 8.如图 8 所示,两个结构相同的液压缸串联起来,无杆腔的有效工作面积 A1=100cm2 ,有杆腔的有效 工作面积 A2=80cm2 ,缸 1 输入的油压 p1=18×105 Pa,流量 q1=16L/min,若不考虑一切损失,试求: 1)当两缸的负载相同(FL1=FL2)时,能承受的负载为多少?两缸运动的速度各为多少? 2)缸 1 不承受负载(FL1=0)时,缸 2 能承受多少负载? 3)又若缸 2 不承受负载(FL2=0)时,则缸 1 能承受多少负载?哪个大?为什么? 解:1)解答本题第一问时,往往最容易出错的是直接用压力乘以 A1 求出 FL1,这实际上是忽略了 p2,亦 即缸 2 的工作压力,现在 FL2≠0,所以 p2≠0,因而必须从缸 2 开始列方程从而求出 FL1=FL2=F 的负载值。 2 2 1 1 1 1 2 A2 F p A F p A p L L = • = • − • 因为 FL1 = FL2 = FL 所以 2 1 p = FL / A 则 A FL A A FL p1 1 − • 2 / 1 = 所以 1 6m/min 1 28m/min 100 80 1 6m/min 100 10 16 10 N 10000N 100 80 1 18 10 100 10 1 1 1 2 1 1 2 2 4 3 1 1 5 4 1 2 1 1 v . . A A A v A v . A q v A A p A FL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两液压缸推力相同而速度不等。 2)当 FL1=0 时 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