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膜与菌落形态 光滑(Smooth,S-)型菌落——产荚膜的细菌在固体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湿润、有光泽、呈粘液状, 称S-型菌落。 粗糙(Rough,R-)型菌落——不产荚膜的细菌形成的 菌落表面干燥、粗糙、称R-型菌落
荚膜与菌落形态 光滑(Smooth,S-)型菌落——产荚膜的细菌在固体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湿润、有光泽、呈粘液状, 称S-型菌落。 粗糙(Rough,R-)型菌落——不产荚膜的细菌形成的 菌落表面干燥、粗糙、称R-型菌落
荚膜的形成条件 (1)荚膜的形成是微生物的遗传特征之一,是“种” 的特征。但不是细菌的必要结构,失去荚膜的菌株照样能 够生活。 (2)荚膜的形成与组成明显受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 的影响(与环境密切相关)。 如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 mesenterondes)以蔗糖 为碳源时合成葡聚糖成分的荚膜
荚膜的形成条件 (1)荚膜的形成是微生物的遗传特征之一,是“种” 的特征。但不是细菌的必要结构,失去荚膜的菌株照样能 够生活。 (2)荚膜的形成与组成明显受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 的影响(与环境密切相关)。 如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 mesenterondes)以蔗糖 为碳源时合成葡聚糖成分的荚膜
1.3.7 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 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螺旋形的附属 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 鞭毛的长度: 一般为15—20 µm,最长可达 70 µm 。 鞭毛的直径:为0.01—0.02 µm. 鞭毛的观察: 1)从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判断 2)光学显微镜(悬滴法) 3)光学显微镜 特殊鞭毛染色 4)电镜 5)半固体穿刺培养
1.3.7 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 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螺旋形的附属 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 鞭毛的长度: 一般为15—20 µm,最长可达 70 µm 。 鞭毛的直径:为0.01—0.02 µm. 鞭毛的观察: 1)从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判断 2)光学显微镜(悬滴法) 3)光学显微镜 特殊鞭毛染色 4)电镜 5)半固体穿刺培养
鞭毛的有无和着生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单端鞭毛 端生丛毛 两 端 生 鞭 毛 周生鞭毛 鞭毛的着生方式
鞭毛的有无和着生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单端鞭毛 端生丛毛 两 端 生 鞭 毛 周生鞭毛 鞭毛的着生方式
鞭毛的结构 由鞭毛丝.鞭毛钩.基体三部分组成: 鞭毛丝:中空螺旋状、丝状结构, 球蛋白亚基螺旋排列。 鞭毛钩:又称钩形鞘,是连接鞭毛 丝和基体的一个弯曲筒状部分,蛋 白质亚基组成。 G–菌:L环、P环、S环、M环 G+菌:S环,M环 基体:由若干个盘状物即环组成
鞭毛的结构 由鞭毛丝.鞭毛钩.基体三部分组成: 鞭毛丝:中空螺旋状、丝状结构, 球蛋白亚基螺旋排列。 鞭毛钩:又称钩形鞘,是连接鞭毛 丝和基体的一个弯曲筒状部分,蛋 白质亚基组成。 G–菌:L环、P环、S环、M环 G+菌:S环,M环 基体:由若干个盘状物即环组成